幼儿生活能力养成途径探索

时间:2022-03-10 03:30:50

幼儿生活能力养成途径探索

内容摘要: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但现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赖性强,生活能力差。所以,我们要克服大人无条件的包办代替,给幼儿创造条件和机会,让他们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去做,形成家园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幼儿 生活能力 养成 途径

一.幼儿生活能力养成的现状及意义

有些家长对子女望子成龙,学习上不断加大压力,生活上关怀备至,却将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置之脑后,听之任之。成人的错误观念会折射到孩子的心灵中,变成孩子的观念。个别家长公开宣称孩子到幼儿园一要吃饱睡好,二要多学点东西,其他方面无所谓。这种将良好行为形成置若罔闻的做法,明显影响了老师在幼儿生活能力和习惯养成方面的教育效果。家长过度保护、包办代替,使孩子到了该长大的年龄却总是让人觉得他长不大,单向的爱使他们该有的生活能力都退化了,因此.孩子必须学会基本生活技能,对幼儿进行生活教育也是儿童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幼儿生活能力养成教育的内容

幼儿阶段的年龄特点,决定了生活活动成为幼儿在幼儿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晨间锻炼、用餐、就寝、散步、日常劳动等都是与生活直接有关的活动。对于幼儿来说,身体的发展、基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的形成是最为重要的目标,在整个幼儿园课程中占重要的地位。幼儿园生活活动既要重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又要重视日常生活之为幼儿创设“做力所能及的事”的条件与环境,让幼儿能充分的自我服务。幼儿生活是一种综合性活动,它包含着多领域、丰富的教育内容。幼儿生活能力的养成不是孤立的,它必须与幼儿的一日生活整合,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结合;幼儿生活能力的养成是在做中学,在养成中培养,在游戏中体验,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习得;幼儿生活是和家庭、社会紧密相连,家庭是幼儿生活的港湾,社会是幼儿生活的基础,和家庭社会紧密相连才是完整的幼儿生活教育。

三.幼儿生活能力养成教育的实施途径

1.应用各种灵活的方式,激发幼儿生活自理的兴趣和意识形成。(1)利用提问、讨论、行为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为自己会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高兴。(2)通过分辨不同行为,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可以为幼儿准备不同行为表现的各种图片、录像等,让幼儿在比较重提高对自理行为的认识。(3)环境对幼儿的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创设良好的环境应和幼儿的年龄特点相适应,增强幼儿自信心,形成生活自理意识。

2.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和提高幼儿各项生活自理能力。(1)自力教育融入幼儿的集体活动。一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注重活动过程而不是结果,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二是通过简单易懂的儿歌形式及设计饶有趣味的情节,提高幼儿练习生活技能的兴趣,让幼儿在歌曲的愉悦里轻松自主的学习生活技能。三是通过讲“别说我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故事以及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让幼儿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自己做,激发孩子参与做的欲望。(2)自理教育融入幼儿的生活活动。入厕、盥洗、用餐无处不体现着幼儿生活自理的水平,指导、监督幼儿的自理行为,使其形成习惯。(3)自理教育融入幼儿的主题活动。主题活动进行时,与生活实践内容结合起来,让孩子通过实践、积累、交流、展现等形式,用多种语言与同伴分享自己收集的多种生活信息,拓展孩子的生活知识和经验。

3.给孩子肯定,树立其信心。对孩子的点滴进步给予极大的肯定,让孩子品尝成功快乐,获得成功的愉是推动幼儿生活自理的动力。当幼儿取得点滴进步时,“你真棒”、“你真能干”……都会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成为激励幼儿自觉掌握自理能力的强大推动力,进一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桂霞.如何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陕西教育(理论版),2006(9)

2.安粉玉.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科技信息 2010(19)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民勤街幼儿园)

上一篇:以读促写的意义与策略 下一篇:论《麦田的守望者》中的象征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