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美术素描教学策略与方法

时间:2022-03-10 02:17:42

试论高职美术素描教学策略与方法

[摘要]素描教学以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观察能力、认识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为主要目的,是学生在美术领域里继续深入研究的知识和技能基础。文章探讨了高职美术教育中素描教学的五种策略和方法:注重“临摹”的教学方式;注重静物写生的练习;注重简笔画的教学练习;注重审美能力的提高;让学生更多地走进美术馆。

[关键词]高职院校 素描教学 审美标准 综合素质

[作者简介]谢笑添(1973- ),男,四川南部人,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河北 秦皇岛 06631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2-0159-02

素描不仅是一门美术基础课,更是高职美术专业基础课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高校的扩招使得高职美术专业的招生数量急剧增加,也给素描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必须去探索有效的素描教学策略和方法,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素描。文章将对高职美术教育中素描教学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探讨。

一、注重“临摹”的教学方式

高职院校不同于专业的美术院校,学生入学时绝大多数没有受过专业的美术教育,缺乏造型能力的基础。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础,是学习美术不可忽视的基本功。然而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又不可能进行过多的专业训练,所以我们必须采取与专业美术教育不同的教学方式,应把素描教学的“临摹”作为一项非常必要的手段。“临摹”艺术家完成的艺术作品,是相对比较容易的,具体的课程内容包括几何形体和静物两个方面。首先,我们应鼓励学生建立更强的学习艺术的信心,告知他们简单的艺术实践,不同于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在技术、技巧方面是相对比较容易做到的,从而打消学生对于学习艺术的顾虑。其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遵循艺术规律,要在构图、造型、画面的黑白灰等方面,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原作的艺术特点,并尽量尊重原作的艺术特点。即便他们从没有拿起过画笔,也一定能够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可以把作品临摹得很接近。这是学生最初的接触艺术实践的课程,教学效果的好与坏,将成为下一步教学的重要基础,所以,我们必须要给予足够的认识。

二、注重静物写生的练习

通过一段时间的临摹学习后,学生必将对艺术作品产生更大的兴趣,在内心世界中渴望能够真正地进行艺术实践。因此,我们应安排学生进行适当的写生练习。几何形体是学生学习艺术的基础课,所以我们要安排学生进行此项内容的训练。此时,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最大感受是他们的艺术实践是从“临摹”阶段进展到“写生”阶段的重大转变。在教学中,我们不必要求学生表达的准确性和专业性,不必刻意追求造型的精准、线条的考究等画面的效果,而是应该更加注重学生表达感受的真实性。此阶段的教学,我们应把更大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他们用自己的眼光去真实地观察客观对象、概括对象,最终实现表达对象的能力,让他们在绘画中找寻到更大的艺术快乐与美感。这一阶段的学习对学生的影响,将不仅仅是绘画本身,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独立观察外部自然的习惯与方法,将更加有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简笔画的教学练习

绘画不管处于哪个阶段、甚至是对于不同学科方向的学习者,在学习艺术的实践中,最终目的就是能够更好地培养他们观察世界的方式与方法,进而融入他们的生活中,影响他们未来的生活,使其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就像我们通常所讲的“眼见为实”一样,用视觉来观察世界,是人们认识世界最重要的方式。因此,应注重培养学生在自然界与社会生活中,用自己独特的观察角度与方法,找寻它们内在的“美”。所以我们在高职美术教学体系中,应更多地考虑到学生毕业后,能够首先以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进行艺术实践。笔者认为进行简笔画的训练与学习,将使学生有可能保持艺术实践的习惯,并伴随其一生的生活。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肯定不可能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对比较专业的国画、油画等画种进行学习与实践,因此要坚持素描教学的方法与手段,进行简笔画的训练。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拿起画笔去表达眼前所看到的所有事物。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室外,来到大自然中,培养他们随身携带一个小速写本的习惯,随时进行创作。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画面中去表达他们想表现的事物。此时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尽量用概括而简单的线条,表达诸如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楼房、建筑等,甚至是野外郊区的山山水水等自然风光。当然,我们可以预见学生所表达的画面,尽管学生们绘画水平高低不齐,但是作为教师应该肯定学生这种感知和表达世界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实现对于艺术的自由表达,这也是教师为之努力的目标。为此教师应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建立一种绘画的自信。如果在所有非艺术类的高校坚持这样的教学方式,那么我们将有理由相信若干年后,中国的普通民众将能够像传统的欧洲热爱艺术的民族和国家一样崇尚艺术,并且都有着或高、或低的艺术表达能力,这必将是我们民族极大的幸事之一。如果这样,大家都可以拿起画笔来表达他们用视觉感知的世界。这必将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会对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注重审美能力的提高

通过“美育”,将对完善学生人格等方面产生重大的作用。

正如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所言:“我们做人的责任,就是发展我们健全的人格,在创造向上的新人格,永进不息,向着‘超人’的境界做去。我们对于小己的智慧日进于深广,对于感觉要日进于优美,对于意志要日进于宏毅……或是流连美术,以陶冶性情……总使现在的我,不复是过去的我,今日的我,不是昨日的我,日日进化,自强不息……”①高职院校的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美术学习,必将会提高他们的审美标准和综合素质,这将使以往国民认为只有在高雅的殿堂中才能感受到的艺术形式,能够更多地走进他们的生活,使更多的人感受艺术之美,享受艺术给他们心灵所带来的慰藉。我们可以设想一个人一生中,总能找到世界中美好的事物与景象,他必将远离庸俗和低级趣味的事物,建立一个积极、乐观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五、让学生更多地走进美术馆

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美术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的习惯,而是让艺术如何更好地走进他们的生活。目前,国家已经实现了省级美术馆的免费开放,其实,去免费美术馆观看经典艺术作品的方式,比那些动则几百元、甚至几千元的音乐演出,有着更加实际的意义,我们也已经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人走进美术馆来欣赏艺术作品。但在国民的生活与旅游习惯中,欣赏艺术作品还并没有真正地成为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现在大多数人去北京、上海等大都市旅游时,他们并没有把去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观看美术作品,作为自己行程的一部分。这种与经典艺术作品擦肩而过的遗憾,使他们失去了感受高雅艺术的最好机会。因此,我们应该在他们的学生时代,就让他们养成观看艺术作品的习惯。我国的大多数高职院校集中在大中型城市,这些城市每年都要举行一定场次的专业美术展览和经典艺术作品的陈列与展示,这就为我们高职院校的美术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教学环境和全新的教学条件,使教师完全可以把课堂延伸至真正的、高雅的艺术殿堂。教师完全可以带领学生去各级各类的美术馆,感受美术馆整体的艺术氛围,欣赏更多的艺术作品原作。那种走进高雅殿堂的视觉盛宴与震撼,是我们可以想象的。学生的思绪将徜徉于艺术的海洋之中,为之动容。同时经过教师细心、周到的专业讲解,他们将会更加痴迷于艺术的表现力,必将被艺术家在作品中所展现的精湛的艺术魅力所折服。

总之,如果能够在今天的高职院校教学体系下,进行以上的艺术实践活动,我们将有信心让美术这种高雅的艺术形式走进学生的生活,影响他们的生活品位,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如果我们坚持这种教学的方式,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艺术,改变我国现有的、单一的“专业”美术教育模式,实现一种更加广泛的艺术教育方式,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艺术之美,让艺术最大限度地走入人们的生活。

[注释]

①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一册)[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98.

上一篇:工学结合模式下职业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下一篇:心存感恩、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