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青海湖

时间:2022-03-09 05:48:56

西海神的封号

唐以前,历代对四海只有祭祀而无封号。对于四海的封号,始于唐玄宗天宝十年(751年):“十载正月三日,封东海为广德王,南海为广利王,西海为广润王。北海为广泽王”。宋仁宗康定二年(即庆历元年,1040年),加封东海为渊圣广德王,南海为洪圣广利王,西海为通圣广润王,北海为冲圣广泽王。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春二月,加封东海为广德灵会王,南海为广利灵孚王,西海为广润灵通王,北海为广泽灵佑王。分封四海的始作俑者,是唐玄宗李隆基。宋承唐制,元承宋制,均将四海加封为多种头衔的王号。然而到了明太祖朱元璋平定诸雄、定都南京之后,在明洪武三年(1370年)亲自诏定了岳镇海渎的名号。他一反常规,以复古为名,来了一番标新立异,尽去唐宋元以来各朝对岳镇海渎的封号爵位,认为岳镇海滨诸神本为上帝的司命,如用人间的爵位去授给神灵,定属不敬之举。清袭明制,在雍正朝平息罗卜藏丹津反清事件以后,只称“灵显青海之神”,也没有对西海以及其他三海给予封号。

古代的遥祭

原始的自然崇拜在人类进入初级的文明社会之后,便变成了祭祀。天地山川江海,无不是膜拜的对象,特别是最高统治者对这种膜拜就更加重视。

对于天地山川江海的祭祀,历代大都进行遥拜祭祀,即设祭坛望而祭之,行四望或三望礼。所谓“望祭”,即面向该神的方位行礼致祭。汉魏以前祭海渎时,“海”特指东海即今之渤海、黄海、东海,没有南、西、北海。“渎”则指四渎:东渎大淮(淮河)、南渎大江(长江)、西渎大河(黄河)、北渎大济(济水)。在京城郊区(因水质尚黑,水居北方,故一般是北郊)设坛祭祀,五岳共祭牛一头,东海及四渎共祭牛一头。晋成帝咸和八年在北郊祭地祗时,则以五岳、四海、四渎等从祀。唐玄宗天宝十年,四海并封为王,遣太子中允李随祭东海广德王;义王府长史张九章祭南海广利王:太子中允柳奕祭西海广润王.太子洗马李齐荣祭北海广泽王。根据唐玄宗开元礼,规定诸岳镇海渎每年一祭,各以五郊迎气日祭之。就是说,对五岳(泰、衡、华、恒、嵩山)、四镇(沂、会稽、吴、医无闾山)、四海(东、南、西、北海)、四渎(淮河、长江、黄河、济水),分别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及季夏土王日5个节令日,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予以祭祀。按此仪规定,对大河(黄河)和西海(青海湖)的祭祀,定在立秋日设坛遥祭或由京城派大员到同州府(今陕西大荔县)河神庙,先祭大河,后祭西海。宋、金、元、明对河渎、西海的祭祀,由同州改为河中府,即今之山西永济县蒲州镇,行望祭礼。

对于海渎的这种遥祭所表达的含义,当然是非常清楚的:通过敬神的具体仪式,把人(统治者)的意志先转化成为神的意志,再由神的意志还原成为人(统治者)的意志。

近祭与会盟

对西海的祭祀,如前所述,在唐宋元明各朝,都是遥祭,即在京城设祭坛望祭或在同州、河中府的河渎庙,从京城派大员致望祭礼。但到了清代,特别在清雍正初年,平定萝卜藏丹津反清事件之后,将遥祭改为近海祭,即在青海湖滨由清廷派钦差大臣或由驻西宁大臣主持隆重的祭祀仪式。这一近祭的礼仪,一直延续了220年,即民国38年(1949年)最后一次祭海会盟为止。

通过祭海、会盟,体现朝廷(中央)掌握着行政任命权(任命盟长、扎萨克)和司法权(处理纠纷),有利于中央的统治和地方的安定。

祭海会盟的礼仪

从清朝雍正年间到民国38年的200多年中,祭海的礼仪随着政治、社会、文化的变化而变动。

清代,由“钦差办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即“青海办事大臣”(乾隆时又称为“西宁办事大臣”)主祭,并经陕甘总督照例委派甘肃西宁府总兵官(或西宁府知府、或丹噶尔厅同知等)陪祭。民国以来,或由中央派员主祭,或由青海省政府主席主祭。

祭祀仪式清代是在海神位前献“太牢”(牛、羊、豕各一)、香楮、蜡烛、帛(哈达一条)、五谷粮食、酒、茶、果品以及龙旗一对,御杖4根,并由理藩院送来由满、汉、蒙古3种文字的祭文一纸,经过初献、亚献、终献3项程序,行三跪九叩礼,始告完毕。

中华民国时期,在海神位之后,悬挂孙中山先生遗像,龙旗改为的党旗和中华民国国旗;“太牢”中的“豕”,因穆斯林成员的参祭而改成“羊”,即一牛两羊;三跪九叩礼从民国16年(1927年)起,由当时主祭人甘肃省教育厅厅长马鹤天改为三鞠躬礼。礼成之后,群众纷纷涌向祭坛,将龙旗、御杖、“太牢”及其他祭品抢夺一空。与此同时,由专人还向海中投放活羊一只,并用哈达包裹银元若干枚,向海中投放,表示直接向海神致敬之意。

关于宴会、会盟情况,清代与民国时期大同小异。清代大多在祭海之次日,在湟源县东科尔寺的大经堂内举行,上设“皇帝万岁万岁”的牌位,钦差大臣和总兵官坐主位,各王公等按品入席,左翼盟和各王公坐左列,右翼盟的坐右列。根据1957年8月由青海文史馆整理的“祭海与会盟”的材料说:“会宴规定了今年一大宴,明年一小宴。逢大宴的一年,每位王公的座前,设点心糖果,每桌汤羊一只,还有绸缎袍褂衣料以及马蹄胸、小刀、火镰、鼻烟等物品,按爵职大小分配;小宴的一年,每个王公宴前只设肉菜八碗,没有羊只,其他礼品和大宴相同。入宴就座后,钦差大臣举杯请各王公共同饮酒,酒过三巡,会宴完毕。在宴毕后,另准备肉菜两桌,抬到院心,由各王公千百户的随从们进行抢取,名日‘抢宴’。参加宴会的人们各自收拾物品,并在皇帝牌位前顶礼谢恩而退。”“宴会完毕以后,蒙古王公由盟长领导,谒见钦差大臣,奉送哈达、马匹、氆氇等物,然后报告一年来各族内发生的纠纷事件及王公病故(出缺)呈请袭职等一切要案,若能及时处理则即时处理,不能处理则定期调查处理或派员到当地处理。”

沙陀寺祭海

沙陀寺又称尕旦寺,藏语全称“沙陀贡尕旦扎西群科林”,汉意为“沙陀寺具喜吉祥洲”。沙陀寺始建于康熙四年(1665年),属藏传佛教的宁玛派。该寺的现址位于青海省海北州刚察县治西南46千米处、泉吉乡境内布哈河畔的单龙沟。

沙陀寺湖滨的祭海活动,据说源于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在顺治九年(1652年),五世达赖应清帝之邀进京,清廷于德胜门外敕建黄寺隆重接待,次年被封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途经内蒙、青海湖返回。于顺治十年(1653年)农历五月四日,曾到湖滨颂经祭海。五世达赖喇嘛在该寺故址,即今泉吉乡西南6千米、南距青海湖1千米

的年乃索马地方宿营时,发现了山梁上有一座曾作祭祀山神的“俄博”,认为是一块吉祥宝地。于是在这年(清顺治十年,1653年)农历五月初四日上午,亲自主持举行了隆重的“转果拉”,即“转经轮”的祈祷海神、福佑地方人畜平安的佛事活动。从此每年的这一天由该寺举行祭海的佛事活动成为定例。虽然在20世纪60、70年代一度中断,但到80年代以后又恢复了。

五世达赖喇嘛在祭海前还发现了湖滨的一眼清泉,并以此泉水献祭海神。从此八方群众到此拜佛煨桑,形成了一座帐房寺院。后来经过同德县郎家高僧尕日旦(被尊为该寺的一世活佛,1820年圆寂)苦心经营,这座寺院遂成为青海湖畔较有影响的寺院。至1941年鼎盛时期已建经堂30间,僧舍300多间,有僧众130多人。以后在1958年~1981年间,几经兴废、开闭,直到1982年9月,于新址新建经堂一座25间,僧舍87间。

民间敖包祭海

20世纪80年代以来,居住在青海湖周围的农牧民群众,逐渐恢复了从前以“敖包祭”为形式的祭祀青海神的活动。笔者在1994年5月18日去青海省畜牧厅属湖东种羊场考察中了解到,该场所属的牧业队的牧民在每年农历四月初五日上午11时至13时期间,以煨桑、转敖包、拜经幡、吹螺号、放风马、念经文以及向海神投献礼包的形式,在湖滨祭祀海神。1995年5月10日(农历四月十一日)笔者随喜了共和县海滨湖东种羊场属牧业二队(曲科村)牧民的祭海活动:1995年6月1日(农历五月四日)又随喜了由青海湖布哈河附近的沙陀寺在湖滨主持的祭海活动。前者规模较小,约有百多人参加;后者规模较大,上千人云集。祭海的仪式基本相同,大致如下:

首先由喇嘛或长者高声颂念经文、真言。由一位长者登上“磉台”点燃侧柏枝。“磉台”是由石块砌成的边长约5米、高约1.5米的实心台子,上面堆放松柏树枝、牛粪、青稞、酥油、茶叶等物。点燃时,螺号(由海螺做的号角)声声。人声鼎沸,烈焰蒸腾,香烟缭绕。人们按顺时针方向边转边念经文、边向磉台投献哈达、青稞、白酒、糖果等物,也有的人投放名叫“龙什达”的小纸片。这种小纸片有红、黄、蓝、白、绿五色之分,象征“五行”,一般约6~8厘米见方,正中印有一匹奔马,环眼、竖耳、扬鬃、腾蹄,样子颇为神俊;四周则印有虎、狮、龙、鸟形的神物及宝贝的图形等。投放时口呼“阿嘉罗”(欢呼“胜利”之意)!投放的“龙什达”或被烈焰腾空而起,人们则更为欣喜,认为神祗会保佑人畜两旺、五谷丰登。转磉台一般是顺时针方向绕行三匝,也有的长者在行到磉台的正南即朝大海的一面时,磕3个长头,以祈求神灵保佑。

转拜完礤台之后,在长者的带领下,人们纷纷涌向磉台右侧(面向大海分左右侧)约40多米远处的“敖包”。“敖包”又可写作“鄂博”、“俄博”、“脑包”,意为用石块或沙土堆积而成的小丘,可以在包内埋入铜佛象以及箭杆、金银、珊瑚、珍珠、玛瑙、海贝、宝瓶等吉祥宝物。有人考证垒敖包源于对高山峻岭的原始崇拜,带有萨满文化的浓厚因子。

这里敖包的格局是:基座用白石垒筑成边长约4米、高约2米的方台,台上将松柏枝、沙柳枝用羊毛绳、经布捆成高约3米的圆锥形物,锥形物的中央插一根4米多高的木质金刚杵。在树枝上还插上弓箭、刀剑、火枪、长矛、三叉戟等兵器组成的“法器”,据说有降魔伏邪的功能;还在树枝上挂上各色的哈达、彩旗、经布等。在敖包正面,用白石垒成若干个高约33厘米的圆堆,每堆由13块白石组成,其中1个大的为母石,12个较小的为子石。堆与堆的距离为5米左右,一直通向海边,似为敖包引向神祗的路标。人们围绕庄严肃穆、装饰一新的敖包,顺时针方向再转三匝如轻转磉台状。这时有骑马的年轻骑手,欢呼雀跃,策马跑来,围绕磉台、敖包、“麻尼经杆”顺时针方向转三大圈,人们看到他们英俊剽悍的样子,精神不禁为之振奋。这里再补说一下“麻尼经杆”,这种经杆,蒙语叫“苏律定”,竖于敖包之前方,乃是地方保护神――敖包的标志;而在藏语中叫“达里康”,是用来悬挂经布的。“达里康”,是一根高约6米的木质杆子,上端刻饰成宝塔顶状,下端植入约1.5立方米的石台中,周围用羊毛搓成的经绳若干根,上端栓在经杆上,下端固定到土地上;经绳上挂着印有经文的各色经布。经绳和经布都是群众自动奉献的,目的是祈求福佑。

转毕敖包,大家在长者的带领下,又纷纷走向湖岸,人们先蹲在湖水边的石块上,掬起清澈的湖水沐头、洗面,洗沐干净后再向海神颂经叩拜,然后恭恭敬敬从怀中取出名叫“代日则”的奠仪礼包,用力投向湖中。这种“代日则”是用哈达、氆氇、彩色布或绸子等,将各色粮食、酥油、茶叶、钱币乃至金银珠宝等包裹,用五彩毛线绳扎紧而成的小包,是给海神的奠仪礼包。投向海中的礼包沉得越快越好,认为是神祗接受莫仪、将降福佑的表示。这时,勇敢的青年骑手往往跃马入湖,让湖水浸及马腹和马尾,以求海神保佑人强马壮。

祭海仪式结束之后,文娱、体育、物资交流活动开始,有赛马、射箭、拔河、摔跤、打靶、歌舞等,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广袤的草原上一派欢腾的青春气息。另外,祭海的先一日,各路商贩纷纷云集湖滨祭地,扎好帐幕,设好摊位,升起炉灶,给参祭、观礼人员准备好各种布匹、器皿、杂货、烟酒、糖果、食品及各种菜肴和饭食,以备顾客选用。因此祭地往往形成一个临时的“白云帐城”。人们熙往攘来,各得其乐,各购所需,宛如内地的大型庙会一样。

沙陀寺湖滨祭海活动由最初的纯宗教仪式,演变成今日融祭礼、文体、经贸于一体的活动,是人们社会、文化、思维方式进步的表现,今后还可把旅游也加进去,因为这里距著名的沙陀寺、青海湖鸟岛、布哈河桥、青海湖宾馆都很近,赏雁观鸥、临溪观鱼,都是个大好去处。

民间对西海神朝拜还有一种形式就是“转海”,即按顺时针方向,或骑马,或步行,绕青海湖一周,约需半月之久。如遇“羊年”,则有更多的人去“转海”,认为可祈祷神祗,福佑牛羊兴旺、人畜平安。(文章代码:1830)

上一篇:保健品市场的“陷阱” 下一篇:保健品到底该不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