霾之过 第2期

时间:2022-03-09 03:20:57

从1月11日开始的雾霾天气横行6天、肆虐我国中东部17个省市后,终于消散了。天公露出了小脸,压抑了一周的人们,心情似乎开始苏醒了。

石家庄500,邯郸500,保定500,北京498,长春375,全国17省市遭遇“十面霾伏”。北京各个地区PM2.5监测的结果,基本上都达到了小时浓度七百微克立方米左右这么高的浓度值。北京首次实施了急重污染天气应对措施。咳嗽、流涕、打吊瓶,雾霾下的“北京咳”使就医的患者暴增。学生体育课改在室内,广播电视不断提醒人们减少户外活动,尽量“宅”在家中。“北京咳”、“厚德载雾自强不吸”、“我拉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等热词、流行语一下多了起来,虽是调侃全国近半数的城市出现的大面积的重度空气污染的现状,更多的是对自身健康和安全的担心。

1月14日,一份《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之中,有7个在中国。环境空气污染使得肺功能下降、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住院及门诊病人增加,缺勤以及过早死亡。报告有关空气污染的章节称,中国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机动车数量以及工业的迅速扩张,导致空气质量严重恶化,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了负面影响。此外,在我国局部地区,污染物相互作用,并且与来自附近城市和工业区的污染叠加,形成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区域。随着烟雾、阴霾和酸雨发生频率增加,这些区域的环境质量总体在下降。雾霾肆虐期间公布环境分析报告是否是时间巧合也未可知。

2008年北京奥运期间的蓝天白云曾经让人自豪骄傲,而奥运后这几年,北京灰霾天出现频率增多已成事实。事实上,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的以PM2.5浓度所代表的大气细粒子污染已在中国大城市徘徊了20多年,它已经取代了早期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10粗粒子为代表的一次污染阶段,我国中、东部地区早已相继进入了更加复杂的大气复合污染时代。而PM2.5却长期未能纳入国家空气质量评价体系。

2010年9月,美国NASA的科学家们了一张全球空气质量地图,展示了长期来全球低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分布状况。在这张2001-2006年间平均全球空气污染形势图上,全球PM2.5最高的地区是北非和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全部。世界卫生组织认为,PM2.5小于10是安全值,中国的这些地区全部高于50接近80。据相关监测数据,北京PM2.5的污染源中,机动车排放污染占22%,煤炭污染占16.7%,工业喷涂污染占16.3%,城市扬尘污染占16%。

该有所作为了。人们在破坏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在破坏自己的生存环境。“你是否一边乱扔垃圾,一边抱怨污浊的环境;一边闯红灯,一边对追尾痛心疾首;一边琢磨着缺斤短两,一边却对豆腐渣工程大声痛斥;一边对关系户送红包,一边对腐败愤怒谴责,就像今天严重污染的空气,我们每个人呼吸着它,许多人也在制造着它,要想明天中国更好,不妨从今天的自己开始。”这条被称为“中国好声音”的微博真正是好声音。

上一篇:阿伦特与海德格尔 下一篇:两代人的童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