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儿童中毒的意外发生

时间:2022-03-08 03:29:09

减少儿童中毒的意外发生

因为中毒引起的儿童意外伤亡事件不在少数,家庭是孩子居留的一个重要场所,眼看着要过年了,寒假又要来临,保护和提醒孩子预防中毒,减少一些意外事件的发生非常重要。

一位朋友当做笑话讲给我听这样一件事,说她有一天用可乐瓶装了点汽油回家,就搁在厨房里,女儿放学回来,正渴呢,也没问一声,打开盖就灌了一大口,这才发现喝的是汽油;一个一年级小学生,放假时老师给发了一瓶据说是预防肺结核的药,要求是每天一粒,到假期结束正好吃完。这名学生要开学了才想起老师布置的这项任务没完成,怕老师责怪,一口气吃下去大半瓶,家长下班回家后竟发现孩子口吐白沫躺在床上;还有一家,本是爷爷治病用的一大瓶药丸,因为外面裹着糖衣,竟被家里的三个小孙子分吃了,结果只有最小的一个因为抢到的少幸而存活……

这样的例子要举起来真是不少,家庭是孩子居留的一个重要场所,眼看着要过年了,寒假又要来临,保护和提醒孩子预防中毒,减少一些意外事件的发生非常重要。

随着科学的发展,化学合成品及药品层出不穷,农药污染蔬菜、水果;催长素、抗生素污染牲畜、牛奶;有的食品添加剂混有干扰孩子生长发育的成份;灭鼠药、食物中毒、减肥药、化妆品中毒等屡有发生。儿童中毒比成人急、重,尤其群体中毒事件常有报道,数十例、成百例同时出现,且多发生在幼儿园、小学校等集体机构内,使社会受到很大冲击,妨碍了儿童健康成长。为有效防治中毒,除全社会各环节要严格遵守有关法令法规外,家长应保护儿童,防止其受到伤害。

常见中毒的早期识别

农药中毒

农药是中毒最常见的原因,多属误服,极少数投毒及自服。据农业部权威人士报道,每年有15万人服农药自杀身亡,50万人服农药自杀未遂。有机磷类农药中毒最常见:多在12小时内发病,皮肤接触毒物者发病较缓慢。孩子出现流涎、出汗、肌肉颤动、瞳孔缩小、呕吐物有特殊蒜臭味。

灭鼠药中毒

灭鼠药种类繁多,有的灭鼠药毒性特强,又无特异性解药,抢救困难。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孩子相继出现嗜睡、头痛、抽风、昏迷、肢瘫,甚至视听障碍。多为幼儿误服带毒食饵,极少数投毒、自服。

食物中毒

是由于吃了被细菌、细菌毒素、毒物污染或含有毒性物质的食物后引起。其特点为同一场所、用相同食品、群体发病且来势凶、发病快、症状相似。多半以消化道症状开始,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继而出现头痛、头晕、全身不适及其他症状。

药物中毒

由于药物种类不同,中毒症状各异。多为家庭常备药或某一亲人患病所用药。误服居多,也有少数年长儿因学习压力过大、父母希望值过高或受某种强烈刺激,一时想不开,服药寻短见。少儿每年自杀夭折者约为13.5万人。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对疑有中毒的孩子,家长怎么做

家长一旦见到孩子有异常表现:原来活泼好动的孩子突然精神不振了,躺床睡觉了;不明原因突然恶心、呕吐、呼吸急促、面色难看了,要警惕是否有中毒的可能。询问孩子,寻找毒源,迅速携带毒物(调查毒物种类及数量),去医院急救。在急救运输工具未到以前,家长可用手指或匙把压孩子舌根及咽后壁催吐(但服腐蚀类药物如强酸、强碱,及过氧乙酸等例外),如毒物过稠,也可令患儿服适量微温清水,然后再催吐。催吐时患儿应左侧卧位,头低臀略抬高;幼儿应俯卧,头向上、臀稍高,防呕吐物吸入气管。催吐后可给孩子灌适量鸡蛋清或者牛奶,以保护消化道黏膜。

到医院后要配合医生进行洗胃、导泻、洗肠、利尿、应用解毒剂、静滴,必要时实行高压氧及血液净化。

预防中毒,重在安全教育

家长要加强安全意识,合理摆放物品。药品要放到儿童够不到的地方;千万勿将饮料瓶装消毒液、止咳药等,以防误服。非典时期,有的患儿将装在饮料瓶中的过氧乙酸原液误作饮料服用,造成食道、胃严重灼伤,留下终生后遗症,教训深刻。

提高成人及保托机构工作人员对中毒的警觉性和责任心,加强监护意识。不买、不卖、不使用剧毒灭鼠药,妥善保管好家庭灭鼠、灭蝉、灭蟑、灭蝇等毒物,必须贴上毒物标签;如用毒饵要告示每个家人,严禁幼儿接触。

注意孩子素质教育,关心孩子身心健康,摒除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培养孩子开朗乐观的性格。总之,预防中毒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很多行政部门监督,才能有成效地做好此项工作。

上一篇:四十、五十,买套瓷器过三十 下一篇:团团圆圆年夜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