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仲裁第三人

时间:2022-03-08 02:37:06

试探仲裁第三人

自1995年颁布《仲裁法》以来,仲裁作为一种非诉讼的纠纷解决机制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仲裁实践的展开也对仲裁法理论的深入和仲裁规则的完善不断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仲裁实践中会遇到申请人或被申请人出于某种理由要求仲裁庭追加第三人,或者案外人要求以第三人身份参与仲裁的情况,虽然理论界对仲裁第三人制度是否应该以及如何成为仲裁体系的制度之一仍争论不休,但从世界范围来看,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立法及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相继确立了仲裁第三人制度。在此,作者想以仲裁实践工作者的身份,将在办案过程中看到的、听到的一些案件整理和归纳一下,希望能从中找出一条属于仲裁第三人之路。

1 仲裁案件中的第三人

下面,将列举几个案例,并逐一分析每个案例中涉及的非仲裁协议的当事人,即第三人的情况:

例一、甲乙共有一套房子,甲在未告知乙的情况下把房子卖给了丙,甲丙之间的购房合同中有仲裁条款,后因房屋买卖合同发生纠纷,一方申请仲裁。如果共有人乙知道了上述情况想参加到仲裁程序中来,有没有办法?

那么让我们分析一下:首先看房产证上是否有共有人的名字,一般来说,如果房产证上写明了是共同共有,未经共有人同意擅自出卖房屋的,合同无效。如果是夫妻共有,且在房产证上只写了一方的名字,那么买受人就可能构成善意第三人,合同有效。不管合同是否有效,仲裁的结果与共有人乙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到乙对房屋的所有权。但乙不是买卖合同的当事人,与买卖双方没有订立仲裁协议,乙不能参加到仲裁活动中来。即使甲丙双方都同意乙参加仲裁,但因为仲裁制度中没有第三人,乙也只可能以证人的身份参加到仲裁活动中来,而乙如果只是证人的话,仲裁裁决中也不会涉及乙,也就是说乙无法通过仲裁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利,而只能向法院另案。这样不仅会给当事人带来诉累,也会降低当事人对仲裁制度的信赖。此外,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设想这样一种情况(当然这是一种可能性非常小的情况),如果甲丙串通想侵占乙的房屋,并使仲裁庭相信乙是知情并同意的,仲裁庭又不可能依职权追加第三人,其结果就会是仲裁庭在没有乙参加的情况下,处分了乙的所有权。

例二、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了一批电脑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该批设备出现质量问题,经查为假冒商品,甲乙的购货合同中约定了仲裁条款,甲据此提起仲裁申请,要求乙进行赔偿,乙答辩称该批电脑设备是向丙公司购买的,如果质量有问题也是丙公司的原因,要求把丙追加进来,是否可以?

这是一个典型的涉及第三人的案例,如果是在诉讼程序中,毫无疑问是可以把丙作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追加进来的,但在仲裁程序中却受到仲裁协议的限制,只能是乙赔偿后再去找丙承担责任,这样本来一次可以解决的问题就分割成了两次,大大增加了诉讼的时间和成本,也给当事人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例三、A公司股东甲、乙、丙与B公司签订了一份股权转让合同,后双方就股权转让价款产生纠纷申请仲裁,丁、戊得知后要求参加到仲裁程序中来,丁、戊称自己是A公司的隐名股东,虽然没有进行工商登记但有公司的出资证明,他们要求参加仲裁程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是否可以?

如果丁、戊是具有合法资格的公司股东,他们就享有优先购买权,就会影响到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由于仲裁未设第三人,丁、戊又不是股权转让合同的当事人,无法进入到仲裁程序中来,只能转而向法院寻求救济。这样就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仲裁在不知道法院审理的情况,裁决股权转让合同有效。而法院判决丁、戊有优先购买权,这样就会形成两个互相矛盾的处理结果;第二种是在法院做出裁决之前中止仲裁程序,待法院的审理结果出来后再恢复仲裁,但法院一审、二审甚至再审,可能要进行半年、一年甚至更长,而仲裁的一个显著优势就是高效、快捷,但这种完全排斥第三人的做法却极大的影响了仲裁的高效和快捷性。

例四、甲与保险公司签订了一份保险合同,合同中指定乙作为车辆全损或推定全损时的受益人,并约定了仲裁条款。后甲发生交通事故死亡,车辆全毁,甲的家属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合同给付了保险金,受益人乙知道后提出仲裁,请求保险公司将保险金赔付给乙,乙是否可以作为保险合同纠纷的当事人提起仲裁?

这是我们办案过程中遇到的一个真实案例,对于乙能否作为合同的当事人提起仲裁大家争论不休。一种意见认为,既然保险合同中指定了乙作为受益人,那么乙当然继受合同的权利义务,有权申请仲裁;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只有人身保险中才有受益人,财产保险中没有受益人,而且乙没有在保险合同上签字,不是合同的当事人,不能成为仲裁申请人。如果把案件变一下,甲的家属提起仲裁要求保险公司给付保险金,乙知道后要求参加到仲裁程序中来,是否可以?这就又涉及到第三人的问题了。

随着市场经济活动的多样化、复杂化,仲裁案件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涉及第三人的情形,也对我国仲裁法的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仲裁程序中第三人的缺失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2 仲裁第三人的概念

既然在仲裁实践中存在不少涉及第三人的情形,那么什么是仲裁第三人呢?首先,仲裁程序中的第三人与仲裁第三人是两个有所区别的概念,仲裁程序中的第三人范围要大于仲裁第三人。仲裁程序中的第三人,其主体地位取决于作为仲裁标的的三角关系,而仲裁标的上的三角关系来源于实体法上的三方主体关系。但仲裁标的上的三角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实体法三角关系一一对应的镜像反映,相反,实体法三角关系在仲裁程序中经常发生折射、扭曲、变形甚至湮灭(即实体法三角关系在仲裁中消失,演变成双边关系),进而导致仲裁前后实体法上的当事人和第三人与程序法上的当事人和第三人的主体错位、转换以及合并。[1]也就是说,因实体法律关系的不同,仲裁程序中的第三人可能成为仲裁当事人,也可能成为仲裁第三人,两者并非同一主体,也不存在一一对应的主体关系。

其次,仲裁第三人是仲裁协议非表面签字人,仲裁协议效力扩张论解决了一些仲裁协议非表面签字人参加仲裁的问题,但这部分人中并不包括仲裁第三人。仲裁协议效力扩张是指仲裁协议的效力及于非仲裁协议表面签字人,使其受仲裁协议的约束。仲裁协议效力的扩张可以说是契约相对性原则的例外在仲裁领域中的反映。[2]如公司合并或分立的原仲裁协议对合并或分立后的公司依然有效、人订立的仲裁协议可约束委托人或被人、代位求偿中的代位权人可依据原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提起仲裁、合同转让后仲裁条款对受让人有效等。我国仲裁法司法解释二中第 条主债的仲裁协议对连带保证人的约束,是仲裁协议效力扩张论中的非表面签字人,而不是仲裁第三人。两者的区别在于:①参与仲裁的原因不同。仲裁协议效力扩张中的非表面签字人因实体法律关系而取得仲裁协议当事人的地位参与仲裁;而仲裁第三人是基于一种与仲裁裁决权益的牵连,即像诉讼第三人一样与案件处理结果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②在仲裁中的地位不同。仲裁协议效力扩张使仲裁协议非表面签字人成为了仲裁协议的一方当事人;而对仲裁第三人来说,他取得的不是仲裁协议当事人的地位,而是仲裁程序当事人的地位。③参加仲裁的时间不同。仲裁协议效力扩张中的非表面签字人可以按照正常仲裁程序参与仲裁;而仲裁第三人只能在仲裁程序开始后再参加进来。

最后,我们在论及仲裁第三人时,往往会借鉴诉讼第三人。仲裁第三人与诉讼第三人在与原案件当事人的实体法上的牵连关系上应该是一样的,这也是仲裁第三人得以借鉴诉讼第三人的基础。但是,仲裁与诉讼毕竟是两种不同的纠纷解决机制,其自身属性的不同决定了制度设定的不同。相较于诉讼而言,仲裁制度更注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所以在仲裁第三人制度的运作上同样会给予仲裁当事人较大的自治权,而诉讼不会;在仲裁第三人制度中,仲裁庭一般无权直接通知仲裁第三人参加仲裁,而诉讼第三人可以由法院通知参加到已经开始的诉讼程序中去;仲裁第三人的范围比诉讼第三人的范围窄。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等与自然人的身份相关的纠纷,仲裁不能受理。第三人参加仲裁与第三人参加诉讼尽管存在共同的实体法基础,但两者在程序要求上存在实质差别,在确立仲裁第三人制度时,不能照搬诉讼第三人,而应另辟蹊径,在考量仲裁自身特征的前提下形成有仲裁特色的仲裁第三人制度。

综上,对于仲裁第三人的定义,其内涵与诉讼第三人基本一致,是指对仲裁标的有独立的请求权或者虽然无独立请求权,但与案件处理结果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人;外延比诉讼第三人要窄,仅限于民商事纠纷。仲裁第三人的特殊之处,就在于第三人参加的方式,因为仲裁的契约性和意思自治性,第三人进入到已开始的仲裁程序中来就必然要受到诸多限制。

3 国内外关于仲裁第三人规定

3.1 国内关于仲裁第三人的规定。目前虽然还没有正式采用仲裁第三人这一提法,但在立法草案中已初见端倪。2004年初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稿中第1条第3款规定“第三人行使订立仲裁协议的一方在仲裁事项中的权利的,仲裁协议对第三人有效。”2004年12月的修改稿中第1条第3款改为“仲裁协议当事人之外的第三人行使订立仲裁协议的一方在仲裁事项中的权利或者承担仲裁事项中的义务的,仲裁协议对第三人有效。”而正式稿出来以后却删去了仲裁第三人的一般性条款,仅审慎地采纳了仲裁协议效力扩张论,保留了主债的仲裁协议对连带保证人的约束力条款。

仲裁第三人确实是对仲裁存在基础的重大突破,当事人之所以采用仲裁这一纠纷解决方式就是因为双方之间存在仲裁协议,仲裁约定是仲裁存在的基础,但引入第三人就是让非仲裁协议人参加到程序中来,这就违背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也就是反对仲裁第三人最重要的原因。但是,自由并不是绝对的,而是要受到限制的,不受限制的自由就是对自由的破坏。我国法律的基本原则除了意思自治外,还有公平、正义,我们不仅要维护仲裁协议当事人的权利,也要保障非仲裁协议人的权利,给予他们维护自己权利的机会,同时也是出于司法成本经济性和司法救济风险性的考量。

3.2 国外关于仲裁第三人的规定。由于仲裁第三人制度的现实需要,已有国家或仲裁机构将仲裁第三人付诸于具体的法律条文或仲裁规则,以解决实践中碰到的问题。在具体的规则制定上,我结合上文对仲裁第三人概念的定义,从程序角度和实体角度来分析国外对仲裁第三人的界定方法。

3.2.1 从实体角度对仲裁第三人的范围予以界定,也就是通过考察仲裁第三人与仲裁协议的联系、以及在包括有仲裁条款的合同中的权利义务来确定仲裁第三人的条件。《荷兰仲裁协会仲裁规则》要求第三人是“与适用本规则的仲裁程序的结果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法国认为仲裁第三人是指“……那些因其表现和行为足以令人断定他们知道仲裁条款的存在和范围的人,虽然他们不是合同的签字一方。”英国《1999年合同第三人权利法》规定,仲裁第三人包含两种情况:一是第三人有权强制执行含有仲裁条款的合同的实体条款,并且该强制执行合同实体条款的权利属于仲裁条款约定事项的范围;二是非仲裁协议当事人的第三人有权强制执行仲裁条款(仲裁协议),该条款约定其与债权人之间的纠纷提交仲裁。

3.2.2 从程序角度对仲裁第三人的范围予以界定。所谓程序性角度,是指对规定第三人加入仲裁的程序要求。荷兰仲裁法规定在三种情况下第三人可以参加仲裁:①第三人自行申请并经仲裁庭同意参加仲裁程序;②仲裁当事人中一方当事人向第三人索赔,可以申请第三人参与仲裁;③第三人与仲裁协议当事人达成书面协议,可以参加仲裁,是否同意第三人参加仲裁程序最终由仲裁庭决定。比利时对仲裁庭引入第三人的条件十分苛刻,不仅要求仲裁庭对于第三人的加入须一致同意,而且要求第三人和原仲裁程序当事人均同意,且第三人须与原仲裁程序当事人重新签订仲裁协议。在伦敦国际仲裁院,仲裁第三人加入仲裁的条件是:一方当事人提出申请、第三人同意、仲裁庭许可。《日本商事仲裁协会商事仲裁规则》规定,如果仲裁第三人参加仲裁,其必须满足:一、第三人同意;二、当事人同意;三、仲裁庭同意。只有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第三人才能参加仲裁。

4 对我国仲裁第三人制度的设想

在仲裁程序中设立第三人是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的,但如何具体到制度上来,这还需要精心设计,因为既要保证仲裁的意思自治,又要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要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这就需要在程序设计者苦心思考了。结合工作实践,我也时常在思考这一问题,越来越多的案件让我们不得不直面第三人缺失所带来的不便,我也有一些浅显的想法,可能会有些不合时宜,只希望能对我国仲裁事业的进步有所碑益。

我认为仲裁第三人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种是严格第三人,也就是目前许多国家都采用的,如果第三人想参加仲裁,就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即第三人同意、当事人同意和仲裁庭同意。这样就完全符合当事人意思自治和仲裁的契约性。但是在这么严格条件下,能成为仲裁第三人的案件就屈指可数了。第二种是非严格第三人,也就是在严格第三人的情况下,允许有一些例外的情况。第三种是指定第三人,即仲裁庭依职权追加第三人,仲裁庭可以根据案件审理情况决定是否追加第三人,这就赋予了仲裁庭极大的自由裁量权,也是对仲裁意思自治原则的大突破。[3]

我认为对于让案外人以第三人的身份参加到仲裁程序中,可以分成几个阶段来看:

第一阶段是参加,此时第三人享有的是一种参与权,可以知悉仲裁程序和仲裁事项,这一阶段并不涉及实体权利,我认为不应予以限制,只是在仲裁第三人的提出权,即由谁来申请第三人参加的问题上,一般情况下是由仲裁当事人或第三人提出申请,但如果仲裁当事人或第三人都没有提出申请,而仲裁庭认为第三人参加仲裁确实有利于查清纠纷事实、促进整个纠纷的解决,那么仲裁庭是否可以向仲裁当事人或第三人提示,我认为此时仲裁

庭是可以行使提示权。因为,第一,仲裁庭行使的是提示权而不是决定权,最终是否引入第三人还未可知;第二,仲裁庭行使提示权的条件非常严苛,只有当当事人和第三人都没提出申请时,才可以行使提示权。第三,仲裁庭的这种提示并不违背仲裁的契约性和自治性,是否接受最终还是由仲裁当事人或第三人决定。

第二阶段是表达,也就是发言权,第三人有陈述案情、表达意愿的权利,第三人享受独立于当事人之外的一般性程序权,如陈述、答辩、举证等,我认为在这一阶段还是可以给予第三人充分的程序权利,通过第三阶段是裁决,这就直接关系到第三人的实体权利了,仲裁庭在决定让第三人享有权利承担义务时,就要考虑到仲裁的契约性了。

总之,仲裁第三人制度的设立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国外立法和仲裁这机构的仲裁规则以及我国仲裁机构的实践来看,在仲裁中设立第三人制度已是大势所趋,只是对具体的实施方案还有争议。考虑到仲裁与诉讼的差异性以及我国仲裁发展的现状,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视角来寻找适合我国的仲裁第三人制度,也提出了一些浅薄的想法,思考得还很不成熟,希望能对我国仲裁第三人制度的建立有所裨益。

I注释:

[1] 王红艳,杜冰,姜飞燕.对我国仲裁第三人制度的评析[J].唐山学院学报,2007第1期

[2] 曹莉.仲裁第三人问题研究,上海交通大学,2006(12)P25

[3] 这些类别是我根据看到的文章中的观点所归纳整理的,仅供参考。

上一篇:谈谈幼师生法制教育的做法 下一篇:浅析上栗宣王傩神庙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