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中学综合性实践课的实施

时间:2022-03-08 09:20:01

关于农村中学综合性实践课的实施

摘 要: 综合性实践课一直以来都是中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可是鉴于农村教育资源的匮乏和教育环境的劣势,一直未能得到重视。本文从教师的观念转变,教育资源的挖掘,学生的内在渗透,积极调动,全员参与等方面阐述了农村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的实施情况,旨在与广大农村教师共同商榷,共同进步。

关键词: 农村中学 综合性实践课 实施情况

综合性实践课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一种全新的课程。语文综合性实践课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等特点,渐渐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和难点。语文综合性实践课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语文学科与学生生活、语文学科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综合性地发展,这种发展的落脚点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农村语文教师如何把这一最能体现语文特色的课程利用好、实施好,无疑是一次挑战。基于此,笔者从以下方面谈谈农村中学综合性实践课的实施。

一、摆正教师位置,树立正确理念

语文综合性实践课是一块“处女地”,充满了语文学习的契机。一直以来,语文学习就是上语文课,上语文课就是学习语文课本,学习语文课本就是学习字词句关键语段,学习资源匮乏,学习方式单一,学生逐渐丧失了语文学习兴趣。综合性实践课的学习无疑拓宽了语文学习的空间,丰富了语文学习的资源和途径,密切了语文学习和生活的联系。教师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只作语文课的讲解者,应该把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作为重要目标,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从而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农村教师要最大限度地争取语文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和感受走入语文课堂,又带着语文课堂的收获与感悟走向社会生活,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提出研究课题或活动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获得亲身参与的体验、经验,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不做高高在上的师者,而做学生的引导者,逐渐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习惯,潜移默化地锻炼学生的能力。

二、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开发学生潜能

农村语文教学长期处于一种较为封闭的状态,课本是仅有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课堂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综合实践课的开设为语文教师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供了一个契机,因此,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参与到综合实践课中。相对于城市学生而言,农村学生在综合实践课的资源挖掘方面其实还是占有优势的,当地的自然环境、风俗民情、传统文化、校园文化等都可以成为有益的学习资源。例如在开展“到民间采风去”这一综合性实践课时,可以要求学生从本地的方言、民歌民谣、信仰、婚丧嫁娶、寿诞、节日风俗、历史文化等方面加以搜寻。他们通过上网、向父辈询问、社会调查等方式,了解到了很多平时大家都不太明白的知识。可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开发学生潜能,无形当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三、全员参与,联系生活

开展语文综合性实践课,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教育资源,把语文学习引向社会生活与实践,把社会生活与实践融入语文学习。在活动中,教师要转变语文课程观,拓宽语文课程视野,培养开发语文学习的能力,特别要调动学生留意并关注身边可利用的语文学习资源,让学生组织加工,优化整合。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课与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教师在组织综合性学习活动时,应该注重其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例如组织“漫游语文世界”专题活动,可以利用平时耳闻目睹的春联、广告、店名、流行语等资源,让学生走出课堂,了解、搜集并整合归纳生活中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现象,以及语言文字使用中的不规范现象,学会用新鲜、活泼的语言表情达意。在提高搜集、筛选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规范而又形象地使用汉语的意识,还可以广泛利用电视节目中的知识增加学生的知识量。例如前不久开展的学国学,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了语文知识的博大精深。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全员参与,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在活动中,我对全班同学进行分组,小组长根据情况自主安排,要人人有任务,每组有成果。教师的正确引导,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收获很大。这充分说明了在生活中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学生人人参与,热情投入,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可见,综合实践课的学习只有扎根于生活这片沃土,才会生根、发芽乃至结果,学生才会真正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四、展示活动成果,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学习中与他人分享,善于展示自己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围绕主题出“手抄报”,办好“作文展评”等,在阅读、写作活动后,起总结作用的就是作品展示,将学生学习成果收集起来办一个主题作品展,评选出优秀的作文、手抄报、文字图片等张贴展览。通过主题展览,学生有了很大的成就感。如围绕“走进秋天”这一主题,让学生花一定时间游览家乡的山山水水,观赏风景名胜古迹,拍摄田园风光图片,通过书籍、网络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撰写各种解说,并根据资料商量学习活动成果的展示形式并预演,合作完成任务。学生在活动中收获的不仅是活动的成果,还是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学习语文的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总之,农村中学综合实践课的实施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一定的难度,农村语文教师要共同努力,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总结经验教训。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些问题都会逐步解决,语文综合实践课终将发挥应有的作用。

上一篇:立意新颖,选材典型,意义深远 下一篇:把握诗歌教学艺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