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清作文的类型

时间:2022-03-08 09:09:16

弄清作文的类型

总以为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区别已经给学生讲得够明白了,但是通过一次作文我却发现,只是讲理论,无论我们认为讲得多么透彻,学生却仍旧很难在实践中真正明白。以下就是我们的一次作文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三只蚂蚁先后遇到同一块极其陡峭的石头。甲蚂蚁勇往直上,一会儿掉下,再爬再掉,爬而又掉,掉而又爬,最后爬过石头;乙蚂蚁则绕过石头,到达目的地;丙蚂蚁则望石而转,同样也找到丰富的食物。

生活如蚂蚁前行,有时需直行,有时需要转向……但无论如何都要实现人生的最高理想。

请以“直行与转向”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毫无疑问这是一篇关系型的话题作文。学生在审题立意时应该立足“直行与转向”,辨明两个元素“直行”与“转向”的关系。

可是在实际的作文批阅过程中,却发现学生有很多立意成了“坚持信念毫不动摇”、“有了理想,事业才会成功”、“要懂得变通”、“转弯”、“迷途知返金不换”等等。下面就是学生作文的几个片段:

片段1.甲蚂蚁爬上掉下,再爬再掉下,但他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无论如何都要爬过这座山,坚决不后退,正是有了坚强的信念,他才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最后征服了“大山”……

片段2.甲蚂蚁的执着实在让人佩服,但是我却更欣赏乙蚂蚁的灵活变通,执着进取固然可以表现其勇敢,但是付出的代价太大,而乙蚂蚁却懂得灵活变通,能够以较小的代价换取成功,更能显示其智慧……

以上的分析如果是新材料作文,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戏剧除外);800字左右”的话,它们无疑都是符合要求的,都是正确的,但是用于本次作文却无疑是不正确的,全都偏离了话题的要求。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原因就是学生还分不清话题作文和新材料作文的区别,将话题作文当成新材料作文来写了。

那么本次作文应该怎样审题呢?立足话题辨明“直行”、“转向”两者之间的关系,要注意提示语“生活如蚂蚁前行,有时需直行,有时需要转向……”,为了准确理解什么是“直行”,什么是“转向”,还要结合材料分析“勇往直上”的甲蚂蚁“爬过了石头”,“绕过石头”的乙蚂蚁“到达了目的地”,“望石而转”的丙蚂蚁也“找到了丰富的食物”,它们“都实现人生的最高理想”。由此可见“转向”与“直行”两元素在本材料中都是被肯定的做法,所以我们可以立意为“条条大路通罗马”,即“直行”有直行的坚强,“转向”有“转向”的智慧,只要是能够实现人生最高理想的路都值得去选择。

以上的分析告诉我们分清话题作文和新材料作文的区别,对于学生的审题立意是很关键的。新材料作文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话题作文的材料是为了引出“话题”,或者是话题的一个例子,学生作文要围绕“话题”范围展开,材料可用可不用,话题作文的立意与所给的材料关系不够紧密,可以用其中的一部分材料,甚至不用。而新材料作文的立意则不同,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它必须把材料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也就是要扣紧材料,只不过考生们各自选取的角度不尽相同。再如下面的一个例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拜访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家)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还堆积着柴草。他便对主人说:“把烟囱改为拐弯的,使柴草远离(烟囱)。不然的话,将会有发生火灾的隐患。”主人沉默而不答应。不久后,家里果然失火,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幸好把火扑灭了。

于是,(主人)杀牛置办酒席,答谢邻人们。被火烧伤的人安排在上席,其余的按照功劳依次排定座位,却不邀请提“曲突”建议的客人。有人对主人说:“当初如果听了那位客人的话,也不用破费摆设酒席,始终也不会有火患。现在评论功劳,邀请宾客,(为什么)提‘曲突徙薪’建议的人没有受到答谢、恩惠,而被烧伤的人却成了上客呢?”主人于是醒悟邀请了那人。

请以“科学预案与事业成功”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这也是一则话题作文,立意时应该立足话题,材料仅是一个例子。但是同样的材料,如果不提供话题,将写作要求改为“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的话,则可以作如下分析:文中说“曲突徙薪”的客人显然是个防患于未然的智者,因为事实证明了他“且有火患”的预言,这就告诉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存在的种种隐患并及时的采取积极措施,才能防患未然,立于不败之地。至于文中的主人则是从反面告诉我们,要虚心听取他人的正确意见,同时接待人物不能流于表面化,而须努力认识根本。作为材料作文,这几个立意的角度都是正确的。

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学生应该更容易理解。

上一篇: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26例疗... 下一篇:做个好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