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的几点分析

时间:2022-03-08 08:43:14

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的几点分析

摘要:建筑产品的质量问题,与人民生命财产息息相关,同时,施工企业若想在建筑市场立足,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影响因素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切实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水平,是新形势下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不可回避的课题。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但不可否认,一些在建工程和已投入使用的工程尚存在不少的质量问题,有些甚至严重危害到建筑结构和使用安全功能。

1.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现状

1.1严重偏离招标制度设立的目的

国家设立建设工程招标制度的立法目的,是通过招标公工公平公正地选择一个合理的工程价格,实现招、投标广播双赢,但现实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工程招标基本上成了价格竞争,建设单位仅从自身利益出发,既不顾国家法律和政策,也不顾价格规律,拼命压低价,胁迫投标单位垫资,让利,自愿下浮造价,捐助,招标单位盲目压低造价,肆意侵害法律赋予施工企业的合法权益,将不合理的工程价款结算方式等加给施工单位。

1.2“挂靠”层层转包现象严重,项目管理混乱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如今在建设市场上,“挂靠”,层层转包已成普通现象。挂靠者和转包人都是个人,层层转包,往往诱发工程质量低劣,苛扣农民工工资和腐败现象,恶化建筑市场环境。

1.3项目团队缺乏战斗力

项目管理是对项目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项目团队必须完成“三控制”“一协调”的任务。而现有的项目经理队伍都未经过正规的系统培训,缺乏现代项目管理基本知识和技能,项目管理内耗多,效率低,完不成“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的任务”。

1.4成本管理粗放,企业利润趋薄。降低成本;

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当前许多施工整理水平不高,责任成本管理制度不健全,或缺乏内部定额,取费标准的责任成本管理的基础内容,或内容定额,取费标准规定得不透明,项目成本控制流于形式,致使施工成本居高不下,经营管理费用逐年加大,企业利润越来越薄。

2. 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

2.1施工企业法律意识薄弱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的颁布实施,既明确了建筑施工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明确了施工企业在工程技术、质量管理中的操作程序和规范。但一些施工企业由于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弱化、在施工活动中违反操作规程,不按图施工,不按顺序施工,技术措施不当,甚至偷工减料,由此造成工程质量低劣,质量事故不断发生。

2.2我国的建筑企业队伍素质整体较低,结构层次也不合理

一线的操作工人技能水平较低,特别是农民工的素质急待提高,这已成为工程质量上不去的一个主要因素。这不仅影响到工程质量,而且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2.3智能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严重

目前建设单位智能专业人员缺乏,智能弱电专业人员可谓凤毛麟角。由于建筑智能化技术发展迅速,且愈来愈专业化,现有的专业配置已无法满足工程的实际需要。

3.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3.1提高认识,加强行业引导和监管

建筑节能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正逐步得到贯彻落实。要使建筑设备节能运行,除选用节能高效的设备外,还需通过对建筑设备的调节控制,使其达到最佳运行状态来实现,并通过对其用能情况的精确记录、分析,制定科学的能效管理策略。需要各级建设主管部门的领导予以关注,以战略的高度来重新认识建筑智能化系统所起的作用,让建设、设计、总包、监理都来重视这块工作,重视智能建筑工程的质量,使其真正运行起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3.2施工企业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良好的管理队伍素质,是搞好工程质量管理的基础。要重视质量管理意识,提高施工人员整体素质,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预控教育和素质教育。施工企业要不断完善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真正保证质量管理的实施。

3.3严格市场准入

政府要把好市场准入关,要严格审核施工企业是否具备必须的符合国家规定的注册资金、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等资质条件;必须具备与工程建设要求相应的资质等级和业绩,具备足够的技术管理能力和装备水平,并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施工活动,杜绝无证,越揽工程。

3.4监理单位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监理单位应根据承担的监理任务和监理合同的要求,建立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向工程施工现场派驻相应的监理机构、人员和设备,认真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进行工程质量检测,参加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和工程验收。同时还必须对进场的材料和设备进行把关验收。监理单位只有建立健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

3.5推行科技进步,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技术因素除了人员的技术素质外,还包括装备、信息、检验和检测技术等。国家建设部《技术政策》中指出:“要树立建筑产品观念,各个环节要重视建筑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功能的改进,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品和施工工艺的更新换代”。这句话阐明了新技术、新工艺和质量关系。

3.6加强政府部门的管理和监督职能

根据《建筑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建筑工程质量有三项许可制。规范市场主体、行为,进一步促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环境,只有选择好的施工队伍,才会有好的工程质量。

4.结语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需要在提高认识、人才培养、优化设计、规范市场、加强施工过程。控制、提高运行维护水平等方面下功夫提高工程质量,是众多的建筑施工企业不懈的追求目标,也是扩大建筑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信誉的根本途径。只有做好了建筑工程中的质量管理,才能造出更多的优质工程,才能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

上一篇:浅谈扬水泵站无功补偿的意义及措施 下一篇:浅析地下管线探测的一般方法及仪器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