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举制度之流变

时间:2022-03-08 01:57:33

【前言】武举制度之流变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至清朝时,改为先试马步射,马射二回六矢,中三为合。步射九矢中五为合。之后比力气,包括拉硬弓、舞刀、举石。弓分八、十、十二力;刀分八十、一百、百二斤;石分二百、二百五十、三百斤。合格者才考笔试。 宋以前并没有“武状元”之设。首名武状元产生于宋神宗时,...

武举制度之流变

科举是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土的办法,所以叫科举。在中国历史上,选拔文官的科举制度首创于隋代,而武举制度则创始于唐代武则天执政时期,至清朝时改称武科。

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诏天下诸州宣教武艺”,并确定在兵部主持下,每年为天下武士举行一次考试,考试合格者授予武职。考试内容偏重于技勇,重点是马上枪法,此外还要考靶射、骑射、步射、身高相貌、言论、举重(翘关)、负重摔跤。在这个武举的创制时期,规定凡触犯令者、工商之子、州县衙门小吏等不得参加考试。

唇德宗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唐王朝停废武举,长达10年,这是武举史上的首次停废。起因是谏议大夫田敦认为武举人拿着弓箭出入皇城,可能威胁到皇帝的安全,上表请求废止武举。直到唇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在朝野上下的呼声中,唐王朝恢复了武举。但是到了五代时期(公元907~960年),由于军阀混战,战乱频仍,武举再次停废。

到了北宋仁宗天圣七年(公元1029年),宋王朝初设武举,恢复了自五代停废的武举考试。武举被纳入整个科举体系之中,确定了三组考试的程序和外场考武艺、内场考策论兵书的考试办法,规定武举不能只有武力,还要考问军事策略,比如孙吴兵法(孙子、吴起)等。武举制度臻于规整。

武举到了明朝时更改为“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把军事谋略置于军事技术之上,如果在答策的笔试中不及格,便不能参加武试。初期的笔试考三题,试策两题,另一题论考四书。后来四书的题目改为默写武经。武试则最少要求骑射九矢中三,步射九矢中五。

至清朝时,改为先试马步射,马射二回六矢,中三为合。步射九矢中五为合。之后比力气,包括拉硬弓、舞刀、举石。弓分八、十、十二力;刀分八十、一百、百二斤;石分二百、二百五十、三百斤。合格者才考笔试。

宋以前并没有“武状元”之设。首名武状元产生于宋神宗时,为福建人薛奕。历史上著名由武举出身的武将尚有唐代的郭子仪、北宋徐徽言等。

武科举考试其实是等级考试,北宋二年(公元1078年)的《大小使臣试弓马艺业出官法》中有规定:

第一等,步射一石弓,十发三中;马上能射七斗弓,并掌握五种马上格斗武艺;《孙吴兵法》十道题答出七道的,“时务边防策”五题“文理优长”,法律题十道答出七道,就可以出任低级武官。

第二等步射八斗弓,十发二中,马上能射六斗弓,有三项马上武艺,答出一半兵法题目和法律题目,可以见习低级武官。

第三等,步射六斗弓,十发一中,只有两项马上武艺,兵法、法律只能答三题的,记录在案。

每三年考试一次,任命武官不过三十人,后来逐步增额,以至于三人取一,每次都有百人入流,比文科举得官还容易。

宋徽宗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朝廷开始规定限额,每次考试只能取十人,其余的入武学。

南宋时期进一步改革,南宋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开始由皇帝亲自“廷试”,合格的都赐予武进士,授予武官衔“保义郎”、“承节郎”等名目。但实授的职务往往并非军官。

南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武举进士也比照文科,有第一、二、三名的排名。以后又规定参加廷试的都必须由各地方长官先行选拔,作为“武举人”保送朝廷。这样一来,武科举体系与文科举体系基本相同。

南宋孝宗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明确了武科状元之称谓。朝廷规定,凡武状元愿意从军者,一律授予正将之职,第二、三名授予副将,第四、五名授予准备将。

明宪宗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明朝武举根据太监王直的建议,以文科为例,设武科乡、会试。

明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定武举六年一试,先策略,后弓马,策不中者不准试弓马。后又改为三年一试。考试内容主要是马步、弓箭和策试。

明万历末年(公元1573年),曾有过一次实行改革的议论,有朝臣主张设“将材武科”,初场试武艺,内容包括马步、箭及枪、刀、剑、戟、拳搏、击刺等法;二场试营阵、地雷、火药、战车等项;三场各就其兵法、天文、地理所熟悉者言之。而此提议,未引起朝廷重视。

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参加武会试的举子中,能运百斤大刀者只有王来聘、徐彦琦两人,崇祯皇帝亲自调阅前三十名试卷,钦定一甲三人,王来聘居一甲第一名,也就是武状元,授副总兵职。明代武举一直没有殿试,也没有设立一、二、三甲的区分和鼎甲名号。正式有武状元之设,王来聘是第一人。

明代武职多半由世荫承袭,加上由行伍起家者,武举只是个补充形式,所以,明代武举出人不多。

清代武官虽然仍以行伍出身为“正途”,由武举出身的次之,但武举出身者数量不断增大,在军中占有相当比例。国家大力提倡武举,制度日益严密。录取相对公正,民间习武者对武举考试趋之若鹜,民间习武之风兴盛一时。清代武举制度中的考核,依文榜程序,大致分四个等级进行。

一、童试,在县、府进行,考中者为武秀才;二、乡试,在省城进行,考中者为武举人;三、会试,在京城进行,考中者为武进士;四、殿试,会试后已取得武进士资格者,再通过殿试(也称廷试)分出等次,共分三等,称为“三甲”。

一甲是前三名,头名是武状元;二名是武榜眼;三名是武探花。前三名世称为“鼎甲”,获“赐武堤及第”资格;二甲十多名,获“赐武进土出身”资格;二甲以下的都属三甲,获“赐同武进土出身”资格。

殿试的规格很高,一般由里帝亲自主考。考试揭晓后,在太和殿唱名,西长安门外挂榜,并赐给武状元盔甲。然后由巡捕营护送武状元归第,炫耀恩荣。第二天,在兵部举行盛大的“会试宴”,又赏给武状元盔甲、腰刀等,赏给众进士银两等。清代科甲等级差别甚大,同样是武进士,一、二、三甲的等级和荣誉却大不相同。状元登第后的三天内,可以披红挂彩,上街夸官,风光十足。

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规定,武状元被授予御前一等侍卫,武榜眼、探花被授予二等侍卫。再从二甲中选头十名,授予三等侍卫。其余全在兵部注册授予守备等营职。雍正以后,各朝武进土的授官情况还有一些变化,不过所授品阶基本上以康熙朝定制为准,没有太大的变更。

清朝武举各级考试,通常每三年举行一次,每科录取人数也有定额。但常科以外,还时常增设“恩科”,常额以外,也增加一点“恩额”。这类“恩科”、“恩额”都由皇帝直接掌握。

考试办法差不多与明代一样,分一、二、三场进行。一、二场试了弓马技勇,称为“外场”;三场试策论武经,称“内场”。一场试马上箭法,驰马三趟,发箭九枝,三箭中靶为合格,达不到三箭者不准参加二场。乾隆年间,一场又增加了马射“地球”,俗称“拾帽子”,专为考察伏射能力。二场考步射、技勇。步射九发三中为合格。所谓“技勇”,实际上主要测膂力。一共三项。头项拉硬弓,弓分十二力、十力、八力三号,另备有十二力以上的出号弓。应试者弓号自选,限拉三次,每次以拉满为准。二项舞大刀,刀分一百二十斤、一百斤、八十斤三号,试刀者应先成左右闯刀过顶、前后胸舞花等动作。刀号自选,一次完成为准。第三项是拿石子,即专为考试而备的石块,长方型,两边各有可以用手指头抠住的地方,但并不深。也分为三号,头号三百斤,二号二百五十斤,三号二百斤。考场还备有三百斤以上的出号石。应试者石号自选,要求将石提至胸腹之间,再借助腹力将石底部左右各翻露一次,叫做“献印”,一次完成为合格。凡应试者,弓、刀、石三项必有两项为头号和二号成绩,三号成绩超过两项者为不合格,取消三场考试资格。

三场是考文,当时叫“程文”,也称“内场”,相当于文化课考试。最初是考策、论文章,“策”相当于问答题,“论”是按试题写一篇议论文。顺治时定为策二篇、论二篇,题目选自四书和兵书。康熙年间改为策一篇、论二篇。策题出自《孙子》、《吴子》、《司马法》三部兵书,论题只从《论语》、《孟子》中出。乾隆时,又改为策一题,论一题,题目都选自《武经七书》。到嘉庆年间,考虑到武人多不能文,于是废除策、论,改为按要求默写《武经七书》中一段,通常只一百字左右。

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荣禄首先提出废止武举考试,他说:“自火器盛行,弓矢已失其利,习非所用,与八比试帖之弊略同。积弱之端,未始不由于此。”他主张各省创设武备学堂,以西洋军事课程培养新式军人。然而荣禄的倡议并没有得到大多数朝臣的响应,武举废止一拖便是几年。

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照例举行武举会试――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武会试。不久,要求改革的呼声又一次响起来,“内外臣工请变更武科旧制,废弓、矢、刀、石,试枪炮。”然而依旧未能实行改革。

此时的清政府内忧外患,武举制度已经不能胜任其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清政府宣布废止武举制度。至此,武举制度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本文题图为清代武举“外场”考试的情景。

上一篇:责任于心 不敢松懈 下一篇:社会化营销水有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