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国的梦幻国库券

时间:2022-03-07 03:20:29

财富概念:异地买卖国库券,赚的是一份差价。

风险系数:零

机遇保质期:2年

致富把握率:100%。

一提做国库券,大家首先就会想到杨百万,不知道全中国通过做国库券赚了钱发了大财的,并不只有杨百万一个。

张建国现在的家在北京,他的公司也在北京,可是早十几年前,他却没敢想过自己能够生活在北京。他是1992年辞掉了供销科长的工作,举家迁居北京的。

在张建国的原单位,大家都知道张建国是个有钱人,到1990年时,张建国手里已经攥有140多万元。处于山东莱阳一个机械厂小供销科长的职位上,张建国手中的140万元到底什么来头,成为了那一年厂里人关注的焦点。

一天上午,张建国被工厂办公室叫了过去,一位副厂长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张建国,你这些年对厂里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厂领导对你的工作能力也是肯定的,所以厂里商量决定调你到办公室工作,你看有什么意见吗?"在此之前,张建国已经听说,厂里的人都在背地里怀疑他吃回扣。有一次在饭堂,张建国听到厂里的一些同事在议论他的钱是怎么来的。"他一个供销科长,全厂的进料、出货都通过他,他不拿回扣谁信呀。再说,一个月100多元的工资,他没拿回扣,怎么会家里又是装修、又是买高档家具的?他钱从哪儿来的?""听人说他是自己赚的,少说也有二三十万呢。""世界上有这么好赚的钱?世界上要真有这么好赚的钱,怎么没见别人发起来,唯独他供销科长发了呢?""听和他一起出差的说,他一到外地就去银行,不是人家将钱给打到银行里的话,他老跑当地的银行干什么?"

张建国知道,这一次厂子里的调动一定与这些议论有关,这个山东大汉向来是吃苦可以,受累可以,受委屈不可以。他马上就问副厂长:"这个调动太突然,总要有一个理由吧?"副厂长起初还敷衍他两句,后来被张建国逼急了,嗓门也大了起来。"张建国,你是搞供销的,是个肥活儿,这年头办事情的行情大家都心里有数,调你离开也是为你本人好!"既然话说到这个地步,张建国的脾气也起来了:"甭为我好,不就是说我拿回扣吗?我还讲明白了,我赚钱了是不假,什么二三十万?你们也别猜了,脆告诉你们,我现在手里赚了100多万。可这些钱,一没用厂里一分钱做交易,二没有吃拿什么回扣,是我自己做国库券生意赚来的。不信你们可以查去,我张建国要是拿了一分钱回扣,我当着全厂的面吐出来10倍。你们也别说什么为我好,不就是见不得别人挣钱吗?你们眼红我,我还不愿意在这儿干了呢!"说完,站起来就走,临出门前又甩下一句:"我身体不好请个长假,你们可以用这段时间调查我!"

张建国不明白,自己两年多来,用自己的1万元存款买卖国库券赚到的钱,是自己凭脑子赚回来的,为什么没有人信?

张建国是个能人。厂里一些领导原来以为供销很好搞,张建国走后,他们才发现自己有点玩不转。一个月后,厂长和书记亲自到张建国家"负荆请罪",对他说,一切都是误会,叫他回厂子里继续担任供销科长。可是张建国不愿意再回去遭那份儿罪。他决定辞职。

至今,莱阳那个机械厂里的人也没有弄明白,张建国说他是买卖国库券赚的钱,可是当时大家手里都有国库券,怎么就他一个人发了呢?

其实张建国最初买卖国库券也纯属偶然。1988年时,厂子的效益不好,供销都出现了问题,张建国一年的时间里有10个月是在全国各地跑来跑去的。有一天,张建国的一个手下来找他帮忙,这个手下的老母亲突然患了肾炎住院了,老母亲是个家庭妇女,没有什么医疗保障,大笔的医药费让这个月收入不过百元的手下发愁。他想将全家几年下来派购的3000多元国库券折价转让,让张建国给找个人。为人义气的张建国没找到肯要这些国库券的人,就自己将这些国库券"吃"下了。

吃下这些国库券后没两天,张建国去上海出差,路过银行时发现银行前排满了长队,一问才知道,原来是争购国库券的。张建国一想,也不知道上海的银行收不收莱阳的国库券?索性当天下午没有什么事情,张建国就专门向银行打听情况,一问才知道,在上海每100元国库券,银行至少可以支付给他110元。张建国一算,将刚买下的3000元国库券一卖,至少可以多赚300元,那可是他当时两个月的工资。张建国眼前一亮,觉得这是一条路。

张建国的爱人在单位是出纳,在家里却是"财务主管",张建国凡事都要"请示"她。原本张建国对这件事儿也没有太在意,没想到的是爱人竟然很痛快,而且对张建国说:"象咱们这样的穷地方,如果要能够将人家手中的国库券给兑换了,80元都答应,干脆下次出差前先从自家亲戚手中换些去卖卖试试。万一行呢,咱们手中可以有点活泛钱,如果不行,80元买的,面值在那里,以后可以兑换时,咱也不亏多少。"于是,第二天张建国的爱人就走遍了所有的亲戚家,用5600元换来了7000多元的国库券,加上自己家的3000元,凑出了1万元让张建国带上。

这一次真是意外的惊喜,1万元的国库券,张建国到上海的当天下午就去银行兑现了,竟然拿到了11600元。张建国一算,不多不少正好赚了3000元。这一下子,他可坐不住了。再回到莱阳时,一进门就将此事说给了他爱人。

当天晚上,张建国和爱人兴奋地商量了整整一宿。3000元钱,相当于他们两个人加起来一年多的工资。这次以后,张建国和爱人就东打听西打听,慢慢弄明白国库券是怎么回事:原来,最早的国库券都是摊派的,老百姓拿在手里急于兑现,打八折80多元抛售给银行。而且越是穷的地方,老百姓卖的越多,价格也越便宜。而当时银行缺乏资金,所以见到有人大量的购买,银行还巴不得呢,通常90元就卖了。而当时国务院有文件,国库券不得低于面值买卖,只有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执行政策最好,从没有低于面值收进。

张建国和爱人一合计,干脆利用张建国出差的机会,从穷地方的银行收购国库券,再到上海这样的大地方卖出。张建国出差时经常利用空闲的时间跑银行,最多的一次,张建国花80元进的国库券,在上海的银行以120元卖掉,差价达到40元。如果说张建国占了点单位的便宜,也不过就是利用单位出差的机会,不用自己掏交通和住宿费用。这样一来二去,张建国的资金很快就变成了十几万元、二十多万元。

1989年时,由于每次出差都要带十几万元的现金,既不安全又不方便,他曾经称过一次,当时1万元10元钞票是1.2斤,最多时带50万元,就是60斤重。那时候没有个人本票,只能背着现金。张建国和爱人都觉得这样不是长久之计。两人再一合计,干脆张建国让爱人辞掉了小工厂里的出纳工作,又花一个月150元雇了几个人,张建国出差旅费,全国各地跑,每到一地,第一个任务就是打听国库券行情。然后由他爱人指挥从价钱最低的地方开始依次买进,越买差价越小,最后回到上海。资金不闲着,每天在滚动。到1990年时,张建国就已经赚到了140万元。

后来各地银行间通过电话互通信息后,张建国买卖国库券的行动也就此结束了。

1992年张建国辞职后,带着全家来到了北京。利用140万元资金,靠着在工厂里十几年的供销经验做起了贸易,个人资产早在1996年时就已突破千万元。

上一篇:林登云的期货登云之旅 下一篇:两个北京姑娘的上海新股认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