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一”巧解家长会难题

时间:2022-03-07 09:51:46

摘 要: 成功的学校教育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这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共识。学校和家庭联手是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其中,学校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和家长的有效沟通与交流显得尤为重要。班主任要抓好“四个一”,巧解家长会难题。

关键词: 家长会 沟通 目的 主题 方法

多数班主任往往局限于打电话和接待来访两种沟通方式,忽视了家长会在家校联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多数班主任都说家长会过于麻烦,不知道怎么开。其实,只要解决四个问题,开家长会难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一、开家长会应该明确一个科学目的

在通常意义上,学校或教师开家长会的目的无非是借开家长会的机会,将学生此前的学习情况或在校生活情况告诉给家长,以期获得家长对学生管理的某些配合或帮助。显然,这样开家长会的目的没有能够跳出“应试教育”环境下“学习成绩决定一切”的怪圈,也与“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精神相抵触。所以,我们召集家长们开会不仅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实际需要,更是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健康、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在这个意义上,学校或教师召开家长会的目的一目了然,那就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只有基于这样的目的才是科学的教育目的。

二、召开家长会要设定一个突出主题

有了科学的教育目的,家长会的主题就比较容易确定了。由于教育规律的特殊性,对班内学生的教育,特别是对那些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都不可能指望开一次家长会就解决问题,那是不现实的。我们不妨本着对学生健康成长负责的精神和要求,召集家长多开几次家长会,而且每次可以设定一个与学生健康成长相关的突出主题,帮助和指导家长培养并发展孩子高尚的品格、健康的兴趣和优良的体魄,而不仅仅关注他们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提高。

三、在家长会上把握一种健康的情感

平日里,我们往往会被一些“问题学生”的不良违规行为搞得筋疲力尽,难免“爱屋及乌”,迁怒于他们的家长,认为正是家长的教子无方才导致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于是,在潜意识里,教师不知不觉就把学生家长放在对立面上,不自觉地将其当做自己的教育对象。事实上,在对学生的教育问题上,教师和众多学生家长一样,有着相同的教育目的、教育义务和责任,彼此间是相互平等的,而不是对立的两方。所以,对待学生家长,教师切不可将自己置于一个不恰当的位置,应该把家长看做是与自己平等的对话者和交流者,学会尊重并善待每一位学生家长。笔者认为,只有把握了这样一种友善的、健康的情感,我们才会在家长会上建立起与学生家长有效沟通和平等交流的基础,才会避免把家长会开成训斥挖苦会和告状诉苦会。

四、在家长会上学会运用一种有效方法

在新学期开始,班主任就应该根据班级管理的实际需要,按期初、期中和期末统筹做好召开家长会的计划。召开家长会的具体方法是因人而异、因班而异的,但以下几点是必须把握的。

1.要精心设计家长会的主题,可以分别设定“良好家庭育人环境的建设”、“家庭文化与青少年成长的探讨”、“谈谈兴趣爱好培养的误区”、“尊敬的家长,你有多了解孩子”、“家长同志,难道分数对你就那么重要吗”等与学生“健康成长”相关的主题。

2.要充分做好召开家长会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会议材料、会议形式和会议程序等内容。

3.要开动脑筋创新家长会形式,既然我们是和家长们平等的交流主体,在具体方法上就要尽量避免出现教师一门心思讲,而家长伸着耳朵听的“教育形式”,采取一种教师和家长、家长和家长之间彼此互相交流、沟通的“座谈形式”。只有这样的开会方式,才能激发家长参与的兴趣和热情,才会有效地推动家长主动参与班级管理。

4.要认真做好家长会会议记录,教师不能小看这个记录,这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做好会议记录,除了可以满足学校档案管理的客观需要以外,更重要的是它便于教师利用材料进行个案分析与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根据材料所反映的现实情况和意见,在下一步工作中进一步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并不断改进与学生家长的交流工作。

现在有不少农村中小学校已经开办了“家长学校”,它和家长会有许多相通的地方,可以看做是家长会的一种创新形式。但无论是开家长会还是办家长学校,我们都要考虑二者的借鉴与融合,紧紧围绕“四个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坚持会议动机与会议效果的有机统一,力促与家长们的每一次交流都有所收获。

上一篇:留守学生与普通学生之间的心理差异 下一篇:“算经济账,报父母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