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竹简本甲本解析

时间:2022-03-06 11:36:21

老子静心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主干文化一儒一道,一显一隐,一表一里;儒为显,道为隐;儒为表,道为里。道是中华文化的内核,隐藏在文化的深处,隐藏在中国人的文化基因里。如果说儒家影响着中国人的观念和行为方式,道家则是中国人的内心信念和精神归宿。人们经常说的“顺其自然”、“知足常乐”、“平平淡淡才是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都属于道家情怀。走进道家,先要走进老子。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诗人。中国人如果没有从《老子》中获得新知,甚至没有读过《老子》,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

读《老子》,了悟宇宙之谜。老子的本体论,揭示了宇宙本原本体的奥秘,解开了时间空间的密码,破译了生命循环的玄机。当你面对浩瀚的宇宙,而深感不可思议时,在老子这里可以找到满意的答案。

读《老子》,把握人生真谛。当你对人生充满着困惑,在老子这里可以得到一种慰藉、从容和力量;当你对现代快节奏生活充满着紧张、焦虑、茫然,在老子这里可以找到一种精神归宿,让心安静;当你无法找到一种状态,在这里可以让生命栖息,让心灵得到洗礼和解放,让生命富有鲜活和质感。

读《老子》,运用无为而治。你也许费尽心力,全身心投入到管理,却收效甚微,身心疲惫,一片混沌。老子深知中国人性、民族心理,当你对管理问题面临着瓶颈,束手无策,在老子这里可以得到启迪和良方。

《老子》不是宗教,却似一种信仰。《老子》很老,却思想常青,它超越了时代,实现了永恒;它是一汪清泉,源源不断,生生不息。《老子》是哲学、文学,是宇宙学、心理学,是管理学、军事学,同时又是超越众学的大智慧学。

《老子》还是一组哲学诗,简约而深刻,轻快而深邃;朗朗上口,耐人寻味;意境幽美,充满遐想。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放声朗读其文字,用心体悟其精神。与老子对话,领略老子的风采,感受老子的魅力,体悟大道的真实,也倾听来自我们内心的声音。

老子真经

老子,楚国人,姓老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春秋末期人,与孔子同时略早,道家创始人,是中国第一位哲学家。

《老子》版本很多,影响较大的有魏晋王弼本(通行本)、西汉帛书本、战国竹简本。

郭店楚墓竹简于1993年冬出土于湖北省荆门市郭店一号墓,发掘者推断该墓年代为战国中期偏晚,郭店楚墓竹简的年代下限应略早于墓葬年代。郭店楚墓竹简《老子》(以下简称竹简本)分为甲、乙、丙三本,甲本的竹简共有39枚,乙本的竹简只有18枚,丙本的竹简只有14枚,甲、乙、丙三本的总字数现存1750字,竹简本是迄今为止所见最早的《老子》传抄本(参见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竹简本甲、乙、丙三本的总字数只相当于帛书本(或通行本)的三分之一。

竹简本甲本篇幅最长,有1000余字,乙本只有400余字,丙本只有300余字。甲本竹简保存最完整,只有一处缺字。乙本、丙本多处缺字。

一、竹简本甲本最古

竹简本甲、乙、丙三本中,甲本又早于乙本和丙本(从语言的变迁,或是文本的比较上可以证实),甲本抄写的时间应在公元前400年左右(参见丁四新著《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东方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竹简本甲本才是迄今为止所见真正最早的《老子》传抄本,最接近祖本。

二、竹简本甲本最真

在先秦时期,将诸子本人的著述尊为“经”(经文),其后学为之传、注(解说文)。结合竹简本文本具体形式及整个先秦学术界经、传文本的形式特点进行考辨,可得出结论:竹简本甲本是老子本人所著的“经文”,乙本、丙本则属于“解说文”(参见高华平《对郭店楚简的再认识》,《江汉论坛》2006年第4期)。

竹简本甲本的内容(《老子》的经文)流传到社会,道家学派对其不断进行发挥、发散、改编,而逐步形成五千余言的《道德经》,即帛书本(或通行本)的内容。

《史记》记载,“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竹简本甲本只有一千多言。这是因为《史记》的年代是汉代,与《老子》祖本成书的时间尚远。《史记》记载的老子著书上下篇、五千余言,并不代表是《老子》的祖本,而是指汉代《老子》帛书本的内容。从竹简本甲本的风格可以看出,老子惜墨如金、言简意赅,文风短小精悍、简约深邃,一千言足矣!流传广泛的《千字文》,不也就一千言吗?

三、竹简本甲本最佳

在竹简本甲、乙、丙三本里,乙本、丙本只是对甲本的解说,竹简本甲本的文学价值和哲学价值大大超过了乙本和丙本。

竹简本甲本的语言优美且含义明晰,竹简本以外的版本语言模糊且含义抽象,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二三到底指什么呢?“道,可道,非常道。”道,到底是可道,还是不可道呢?由于含义不明确,抽象玄虚,后人给出了无数种猜测,给读者带来了困惑。只要有一定的文本鉴别能力,加上细心的甄别,就能发现竹简本甲本的文学价值和哲学价值大大超过竹简本甲本以外的内容。竹简本甲本就是一组哲学诗,简约而深刻,轻快而深邃;朗朗上口,耐人寻味;意境幽美,充满遐想。

综上所述,竹简本甲本的内容才是老子本人所著,是《老子》的经文。《老子》真经只有竹简本甲本的内容,甲本以外的内容均为“解说文”。

文物整理小组对竹简本甲本分为5组(参见荆门郭店楚简文献中心网 《郭店楚简全文》,2009年4月28日),由于出土时竹简的次序被扰乱,加之经文传抄的顺序未必与祖本符合。于是本人对竹简本甲本释文的结构顺序进行优化,把相关联的章节调到一起,分为“天道篇——人道篇——治道篇”。

道法自然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寥(liáo),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

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

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有一个东西混沌而成,产生于天地之前。听不到也看不见,独自存在而永不停息,可以作为天地万物的本原。

上一篇:高寒地区青稞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脱毒马铃薯高产示范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