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的高度决定做事的水平

时间:2022-03-06 06:49:54

教学水平的提高、教育质量的提升是我们永恒的期待,也是我们无尽的追求。但是,教学过程不只是传递知识的过程,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向学生传递情感、品行、观念等,因此,只有较强的的教学能力,如果失去了激情、责任、关爱和团结协作的自律意识,就很难达到育人的效果。职业道德则决定着职业能力。为人师表,假如起码的礼仪不遵,微瑕之弊不能宽容,集体的利益置之不顾,又时常沉溺于个人的情绪、专注于自己的荣辱得失,等等,这样,传递给学生的不会全部是正能量,对教学工作和日常生活也必然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在中央电视台的“高端访谈”节目里,有一次进行了关于“单位最忌讳员工哪一点”的访谈会,许多中外著名的企业老总都观点鲜明地把“人才观”中的“人品”排在了第一位,员工在人品方面所犯的错误是他们最不能容忍的,诸如见利忘义、投机取巧、责任心差或不诚实、不合作等,并坦言能力可以有大小,人品却容不得打折扣。他们表达的共识是:做好人,才能干好事,没有做人的高度就没有做事的水平。

其实,任何一类从业者,如果想创造业绩、大有作为,都必须由好人品做底子。闻名世界的实业家马歇尔·菲尔德说过:“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而言,做人的首要品质是诚实、勤奋、节俭和正直。这些品质比什么都重要,它们是任何时代都不能缺少的。一个人没有这些品质,必定一事无成。”优秀的人品比任何才能都更有价值。人人都有潜力,但人品的差异决定了工作成绩与生命质量的差异。成功与失败,卓越与平庸之间的迥异之处在于人品的高下。优秀的人品不但是个人成功的最重要的资本,也是一个团队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核心;个人的成功、团队的兴旺发达,其根本原因,是由个人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强大的疑聚力所决定的。

有人在目睹别人的成功时,往往慨叹自己“时运不济”而怨天尤人;工作上出现了失误,也总是先给自己找出充足的理由推卸责任,而不是从自身寻根求源,也不去反思自己做人处事的态度是否值得肯定。还有的人常常为一己之私,整日心绪迷乱、攀缘浮躁,缺乏一份坦然和宁静,如果把这种心境带入工作中,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就会大打折扣,结果只能是小事做不好,大事干不来。古来讲究“虚心涵泳,切已体察”,慎独、省己的功夫决定了做人的高度,做人的高度决定着做事的水平。

美国第三大钢铁公司的创始人齐瓦勃出身在农村,家贫如洗。他在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的一处建筑工地打工时,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工作心态。别人都在抱怨工作辛苦、薪水低、条件差而消极怠工时,他却一丝不苟,并刻苦自学建筑知识。当别人挖苦他为老板卖命时,他回答说:“我不光为老板打工,更不单纯为了赚钱,我是在为自己的梦想打工,为自己的将来打工。我要使这份工作产生的价值远远超过我所得的薪水,只有这样才能得到重用,才能获得发展的机遇。”事实证明,正是齐瓦勃的这种工作心态才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成功。

俗话说:“不虚心不知事,不实心不成事。”一个苛求环境,动辄抱怨的人,必然怀有一种自视甚高、不思进取的心态而粗枝大叶、轻浮草率、得过且过,即便这种人才学再高也终将一事无成。

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教书育人是一项充满激情,充满爱心的使命,也是一种殚精竭虑、煞费心思的苦旅。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的确需要一种情怀,一种精神,一份超然。但是,古往今来,人们对教师的要求之高令人敬畏:“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合格的教师应该是“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韩婴)。如果以这个最“标准”的条件来衡量,教师满足于自己丰富的知识、较高的教学机智和善于创造和谐、平等、宽松的教学情境是远远不够的,努力使我们的人文涵养和道德水平达到一种崇高的境界才是至关重要的。也许,这需要我们作出一生的努力。

孜孜不倦,好学多问,只要气力到了,学养的功夫也就上去了。那么,师德修养的提高又该如何着手呢?“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师德水平的提高,是在向往崇高的操守、感受文化的熏陶、历练自己的心境中逐步实现的,是在为奉献而自豪、为努力而慰藉、为助人而激动中升华的。“内修则外理,形端则影直”,离开从心地上下功夫、从实践中去升华而谈个人修为,谈食而不饱,终归是徒劳!

我们论及人品,赞美高尚,并非只是片面地追求人格的高大和涵养的深厚,也无意苛求我们白璧无瑕、人人圣贤。在教育这个特殊的职业中,人格的完美没有上限,我们所应追求的应当是好学问、好人品缺一不可。也就是说,在提高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艺术和课堂效率的同时,我们必须始终如一地关注自身道德指数的增长,在诸多的生活细节中感悟我们做人做事的准则和态度,自省、自励,完善自我,这样才能能有效地传授给学生知识,更能为学生一生的成长打好做人的底色,如此,方无愧于人师。

上一篇:做优青年创新创效活动 发挥团组织核心竞争力 下一篇:欧债危机的起因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