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酱 永不退色的时尚

时间:2022-03-06 03:31:06

芝麻酱 永不退色的时尚

果酱是用碾碎、蒸煮的方法延续水果的美味,甚至变幻出更多丰富的滋味。打碎的坚果和油籽磨成酱则是通过碾碎研磨的方法,改变其形态,既不失营养,又易于消化吸收。

在庞大的酱家族中,芝麻酱赢得了南北方广大居民的爱戴,北方人称它为“麻汁”,南方人则称它为“麻酱”。 在冬季,吃羊肉,涮火锅,是不可或缺的酱汁。在夏天,它便是凉拌菜肴的美味作料。

老北京的日常最爱

芝麻酱是非常好的补钙食品,含钙量不逊色于奶酪。芝麻本身有硬壳,营养素的消化率也低,但经过磨制成芝麻酱,消化率大大改善。芝麻酱美味可口,老北京人常常用它来做凉菜调味汁和涮羊肉调味酱,也用在花卷、烙饼、火烧等面点中,还可以用来做面条的调味汁,吃起来方便,每天都能用上。吃1大勺芝麻酱,大概相当于25克的量,其中所含的钙可达200毫克左右,实在不可小看。

北京居民对芝麻酱的热爱,是一种极其有利于健康的好习惯。在一年当中食用,对营养摄入的贡献不小。除了大量的钙之外,芝麻酱还提供了十分丰富的钾、镁、铁、锌等矿物质,以及大量的维生素E、维生素B1、尼克酸,还有蛋白质和单不饱和脂肪酸。

芝麻酱不足之处,就是不含有维生素A和维生素D。如果配合绿叶蔬菜或橙黄色蔬菜,再加上经常在室外接触阳光,就可以弥补这两个不足。

宝宝的营养之选

妈妈们或许想不到,平时当成调味品的芝麻酱,对小孩子来说却是上好的食品。经常给孩子吃点芝麻酱,对预防佝偻病以及促进骨骼、牙齿的发育大有益处。

芝麻酱是芝麻制成的泥糊状食品,当宝宝六七个月大添加辅食后就可以吃了。芝麻酱含铁丰富,孩子6个月后,容易出现贫血,妈妈们可以芝麻酱加水稀释,调成糊状后拌入米粉、面条或粥中,就可起到预防缺铁性贫血的作用。

1岁以后,可用芝麻酱涂抹在面包或馒头上,还可以制成麻酱花卷、麻酱拌菜等。因芝麻酚而散发出的香气也能够提升孩子食欲。

TIPS:

1. 一岁以内孩子吃的芝麻酱里不要放盐;1岁以后,少放盐,以免加重肾脏负担。

2. 吃芝麻酱,要控制好量,小孩子一般一天吃10克左右,约为家用汤匙的1勺左右。

3. 宝宝腹泻时,暂时不要吃,因为芝麻酱含大量脂肪,有润肠通便作用,吃后会加重腹泻。

麻酱抹馒头,很土很营养

在我小的时候,许多孩子向往的美食之一,就是早餐吃芝麻酱抹馒头片。那时候,每人每月只有半两芝麻酱的定量,能吃这样的美食,简直是一种奢侈。如今芝麻酱供应极大丰富了,人们却把这种营养丰富的食品渐渐淡忘了。

许多人以为,用黄油、奶酪酱抹面包,是一种时尚的吃法,而芝麻酱抹馒头,是很土的吃法。

其实,从营养角度来说,事实正好相反。黄油是高脂肪、高饱和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奶酪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也很高;而芝麻酱,才是货真价实的高营养食品。其脂肪酸构成合理,还含有强力的抗氧化成分芝麻酚。

许多人以为,用红油拌面条,或者像朝鲜冷面那样用甜味的调味汁来拌面条,才够好吃。其实,和芝麻酱汁的营养比起来,它们实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对手。老北京人做芝麻酱汁的时候,还要放一点醋、蒜汁和少许芥末油,吃起来清爽可口,又能帮助抑制病菌。

郑重推荐之黑芝麻酱

说到芝麻酱,我还要郑重推荐黑芝麻酱。普通的芝麻酱是用白芝麻来做的,颜色是褐色的。实际上,黑芝麻做成的芝麻酱营养价值更高,而且味道更为香浓迷人。黑芝麻酱是黑色的,包含了黑芝麻当中的全套营养和抗氧化保健成分,特别是芝麻皮上的花青素。中医经常推荐黑芝麻,认为它健骨、补肾。

为了补钙,为了强身,为了抗衰老,为了美味,中国人都该更多地享用芝麻酱。珍惜我们自己的饮食传统,用传统食物来促进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其实更是一种永不褪色的时尚。

芝麻酱的“好伙伴”

其实,很多坚果都可以做成酱。对于咀嚼功能不佳的老人和幼儿,这无疑是再适合不过的营养美食了。

葵花籽酱

葵花籽仁富含维生素E及精氨酸,对维护性机能和的质量有益,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吃的时候,可以当黄油一样,抹在面包上,或者饼干上,还可以做成千层饼吃。

杏仁酱

杏仁具有镇咳、平喘、调节血脂等多项医疗保健功能,还有益于心脏,能够补脑益智等。

杏仁酱别具特殊丰腴柔和的口感。利用杏仁酱烘焙饼干、点心,或是调制色拉酱、拌酱等更是可口美味。

榛子酱

榛子营养丰富,富含油脂(大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其所含的脂溶性维生素更易为人体所吸收。

榛子酱放在蛋糕上味道非常好,与咖啡更是绝配。

腰果酱

腰果中的维生素B1,有补充体力、消除疲劳的效果,丰富的维生素A,是优良的抗氧化剂。

腰果酱也可当花生酱用,或者做成甜品点心,印度的很多甜品就是腰果酱做的。

上一篇:韩静 找精灵的人 下一篇:一分钟冥想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