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收回国库业务的可行性及问题分析

时间:2022-03-06 07:08:59

甘孜州收回国库业务的可行性及问题分析

随着国库业务的快速发展,经理国库已成为了人民银行履行金融监管和服务的重要职能。四川省甘孜州地广人稀,经济欠发达,辖内国库机构众多,国库业务有其特殊性。本文就甘孜州收回国库业务由人民银行经理的可行性试作分析,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收回思路。

一、国库业务现状

甘孜州全辖18个县,人民银行辖内一个中心支行及一个县支行,其余16个县级国库业务均由农业银行县支行。支库数量居全省之首,2012年共办理业务143,348笔,占全州业务总量的67.56%。支库是甘孜州国库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现状已不能适应国库服务现代化的要求。

(一)商业银行对国库业务不够重视。

一是全州金融机构单一,绝大部分县仅有农业银行一家国有商业银行,国库业务资格几乎不做他选,竞争意识不足;二是国库业务的微利性与其追逐利益最大化的特性相悖,使商业银行对国库业务产生抗拒心理。

(二)支库国库会计核算操作不够规范。

一是柜面监督不够严格,拨款、退库、缴款书业务审核不力;二是参数更新不及时,给上级日常业务处理和年终核查科目造成障碍;三是与征收机关对账不及时、不严格,存在一定资金风险隐患。

(三)国库业务量偏小。

甘孜州经济落后,长期收不抵支导致大部分县的国库业务量相对较小,效果不明显。

(四)国库创新业务开展艰难。

商业银行国库创新观念滞后,一些创新业务如国库直接拨付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其利益有所影响,对国库创新业务不支持,不参与,制约了国库创新业务的发展。

二、收回国库的可行性分析

(一)国库核算系统升级,为收回国库奠定了基础。

2002年,全辖推广运行国库会计核算系统2.0版, 2012年7月,国库数据集中系统(TCBS)上线运行,新系统操作提高了国库工作效率,基本能满足收回国库后业务处理的需要。

(二)横向联网系统推广,为收回国库创造了环境。

横向联网系统(TIPS)通过信息传递办理税收申报缴库无纸化和业务处理一体化,国库能够实现异地之间业务。辖内国税、地税系统于2009年和2011年分别接入横向联网系统,截至今年上半年,全辖总签约5,107户,电子扣税22,217笔,占比达到50.58%。

(三)现代化支付系统覆盖全辖,为收回国库提供了支撑。

截止六月末,辖内金融机构有122个县、乡镇级网点作为间接参与者加入支付系统,能直接与国库办理资金清算。人民银行在支付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使国库部门拥有全州最强的清算能力,能为各级预算收入与支出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资金的清算。

(四)国库队伍建设卓有成效,为收回国库作出了保障。

中心支库通过思想教育、业务培训,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拥有一支人员结构合理、思想作风过硬、业务素质优良的国库队伍,是人民银行收回国库后顺利完成业务处理的重要保障。

三、目前收回国库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现有业务处理模式面临实际困难。

甘孜州地广人稀,交通不便,造成现行业务处理中的具体困难。一是手工提交纸质凭证方式不能实现;二是账务不能按时核对;三是现有规章制度不支持。

(二)国库信息化建设仍显滞后。

1.TIPS系统发展不均衡

一是征收机关发展不均衡。上半年国税系统电子扣税占比87.09%,地税系统电子扣税占比仅42.85%,财政部门的联网尚处于规划阶段;二是业务种类发展不均衡。全辖仅开通了实时扣税和批量扣税两类业务,银行端缴税业务处于规划和准备阶段,网上退库、更正等业务尚未开展;三是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纳税人对国库新业务不了解,部分征收机关由于总体业务量不大,安于现状,不愿进行改革尝试等。

2.国库服务的基础平台较为落后

一是TIPS前置系统的信息处理、转换、统计和查询功能不完善,未建立强有力的信息共享及报表查询功能;二是电子化对账尚属空白,不能彻底解决对账效率差而引起潜在资金风险隐患的问题;三是管理信息系统(TMIS)推广进度较慢,达不到更好地分析信息、为纳税人提供查询,以改善现有征管模式的要求。

(三)人民银行机构、人员数量少,县支库压力大。

收回国库业务后,中心支库将经理东、南路十个县、炉霍县支行经理北路八县的国库业务。据测算,在现有基础上中心支库业务量约增长2.4倍,炉霍县支库增长约13倍,对国库业务处理将会产生较大冲击。

四、收回国库的思路

(一)推进建设,系统先行。

1.加快TIPS系统建设进程

一是继续扩大横向联网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国税、地税系统电子扣税率,财政系统尽早加入TIPS系统,提高财政资金收纳和运用效益;二是拓展业务类型。进一步升级系统功能,使TIPS系统真正成为联系财、税、库、银和广大纳税人之间的“高速公路”。

2.夯实国库服务系统基础平台

一是尽快实现国库支付业务“无纸化”。升级TIPS前置系统,实现所有支付业务“无纸化”,彻底解决纸质凭证滞后造成的各种问题;二是加快国库TMIS系统建设。实现纳税主体网上查询,拓展国库服务范围;三是改变对账方式。建立电子对账系统,提高对账效率,促进部门信息共享。

(二)厘清思路,明晰流程。

一是制定详尽的操作流程。要高起点,高要求,对方方面面的未尽事宜进行梳理;二是做好系统参数设置工作。收回一个支库最少要设置6类基础参数、3类业务控制参数和5类体制分成参数体制参数,这对在收回前参数模板的制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三是做好收准备工作。做好征收机关和集中支付行的账户开立、预留印鉴留存、账务数据核对和移植、财政库存资金的划转等工作。

(三)以人为本,战略规划。

要适当考虑超越现有的国库业务的需要,做到人才的储备,尤其要注重县支库国库人员数量和质量的提高。

(四)先易后难,稳步回收

综合地域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情况、业务量大小以及业务系统发展等情况,考虑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先进行试点。在试点成功后总结经验,成熟一个收回一个,分步对国库进行收回。

上一篇: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的纳税调整问题探讨 下一篇: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