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出来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时间:2022-03-05 11:14:03

慢出来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导语】

“快”创造了空前的物质财富,其实,“慢”也有一番别样的风景:放慢脚步,你可从那糯米中品尝出江南特有的香软滋味;放慢脚步,你可从那浓郁香茗升起的袅袅水汽中悟出人生的真谛;放慢脚步,你同样可从激烈的竞争中感受到内心那舞鹤水天、云淡风清的境界……

主题关键词:速度·文明·质量

瑞典著名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是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人们心目中他一定是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写作,一定是个著作等身的大文豪,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

特朗斯特罗姆的生活仿佛与我们的“快”时代格格不入,即使诗歌是他一生的最爱,他仍然慢吞吞地写,写好后还要反复地斟酌,多次吟诵,数次修改,直到朗朗上口,言简意繁,充满意韵,才投稿发表。

他一生虽然都在不停地写诗,但漫漫人生,酷爱诗歌的特朗斯特罗姆,仅仅发表了163首诗,一生平均下来,每年写诗不超过三首,但是每首诗都很简略,让人回味无穷。他秉承着一个基本原则,文学最本质的精神是创新,因此,他的每一首诗都体现了一种独特的风格。而今,特朗斯特罗姆的诗集已被翻译成近60种语言,为世界各地读者所喜爱。随着物质世界的日益丰盛,而文学尤其是诗歌却日渐边缘化的当下,他的诗歌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成为那些诗歌爱好者甚或不爱好者一道别致的精神盛宴。

2011年10月6日,特朗斯特罗姆因为诗歌“通过其凝炼、通透的意象,为我们带出了通往现实的崭新路径”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特朗斯特罗姆获得诺奖让那些著作等身的作家大跌眼镜,有些记者也显得不解,而特朗斯特罗姆给出了答案:“快餐时代,我喜欢慢一点。慢一点,能够深入思索,能沉淀精华,放弃了量,才有可能提高质!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文学乃至其他事情都是如此!”

【素材解读】

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老老实实地下工夫,不能急功近利,更需要抵制各种诱惑。特朗斯特罗姆的慢,正是对功利的拒绝,对名利的抵制,以及对文学的创新和严谨。这种无欲无求的慢,正是出精品的保证,更是一个学术大师始终应该坚守的基本素养。

我们要真切地意识到:“慢下来”也能创造奇迹,这才是对生活的应有态度。

上一篇:窗前每天都有一幅画卷 下一篇:让凤阳民间游戏伴随 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