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脊疗法 第7期

时间:2022-03-05 09:18:37

捏脊疗法 第7期

张先生3岁的儿子,近段时间精神不振,饮食不思,每日大便五六次,身体也逐渐消瘦,体重明显下降。虽然看过几次医生,吃了一些药物,还输过液,症状总不见减轻。前几日夫妻俩带孩子去看了一次中医,中医师说小儿生病的原因是饮食不慎,脾胃受损,消化不良,并建议去推拿科做捏脊治疗。张先生抱着试一试的心情让儿子去推拿科接受了两次捏脊治疗。此后小孩不仅大便次数明显减少,而且食欲增强,精神好转。这大大增加了张先生夫妇的好奇心:什么是捏脊疗法?为何它的效果这么好?

其实,用捏脊的方法来治疗疾病,在古代中医有关文献中早有记载。东晋著名医药学家葛洪在《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中描述的“粘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就是捏脊法的雏形,后经医家不断临床实践,逐渐发展成为现在较为成熟的捏脊疗法。由于这种疗法操作简单,易学易会,又不需要特殊的器械和药物,因而在民间广泛流传。中医师、推拿师多数会用此法来治疗一些儿科病症。

小儿捏脊疗法是按摩手法中的捏、推、捻、揉、提等多种手法的巧妙组合,作用于小儿腰背脊柱两侧肌肉的一种治疗方法。操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拇指指腹与食、中指指腹相对合,夹持脊柱两侧的肌肤,拇指向前推动,从骶椎(即俗称的“尾巴骨”)两侧边捏边向枕部推动;另一种是手握空拳,拇指指腹与屈曲的食指桡侧部对合,夹持脊柱两侧的肌肤,拇指在前,食指在后,然后拇指向后捻动,食指向前推动,从骶椎两侧边捻边向枕部推动。这两种方法可以根据操作者的习惯和使用方便而选用。一般从骶椎两侧捏向枕部为1遍,连捏5遍为1次,每天可以视小儿的病情以及耐受能力捏1~2次,分别在早晨或晚上睡前进行。

在给小儿作捏脊治疗时,应首先选择好小儿的。小儿应保持舒适自然,安静不动,最好是伏在大人的身上或大腿上,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可趴在床上,这样便于操作。治疗前操作者应洗净双手,将小儿的上衣松开或脱去,暴露整个背部,但要注意控制室内的温度,避免受凉。捏脊完后不要马上进食,更不要喝冷饮。

捏脊时手法一定要轻柔、和缓、灵活、自然,两手用力要均匀一致,前进的速度和手法的频率不应太快。捏起的皮肤要多,如果捏起的皮肤太少,小儿会有疼痛和不舒服的感觉而哭啼,不愿接受治疗。在给小儿运用捏脊疗法之前,操作者最好能在自己的腿上或其他大人的身上反复练习,认真体会自己手法是否正确,轻重是否适宜,待熟练后再给小儿捏脊。如果小儿背部皮肤有破损,患有疖肿等皮肤病或严重的心脏病、先天性神经系统发育不全、出血性疾病,则不可施用捏脊疗法。

捏脊疗法是一种不用药物而且比较安全的治疗方法,它没有药物的毒副作用。中医认为它有疏通经络、调节阴阳、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以及增强机体能力等作用,在健脾和胃、调节胃肠功能方面尤为突出。近年来,医学工作者通过实验证实,捏脊能提高患儿的血红蛋白、血浆蛋白、血清淀粉酶指数,增强小儿免疫功能和加强小肠吸收功能。它对小儿疳积、食滞、厌食、腹泻、呕吐、便秘、尿频、咳喘、夜啼等病症均有较好的疗效。当小宝宝患有以上病症时,家长不妨试一试捏脊疗法,也许会让小宝宝早日康复。

(作者为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主任中医师)

上一篇:刘红琴的T台风采 下一篇:推摩揉拍除“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