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输不起”的孩子

时间:2022-03-03 04:05:11

经常会听到一些家长抱怨“每次和孩子一起玩游戏,只要我赢了他,他就会很不开心,闹着不算,硬要重来……”。“我们家的孩子不会交朋友,游戏、比赛只能他赢,不能输,现在没有孩子愿意和他玩……”。胜败其实乃兵家常事,可一些孩子偏偏不懂这个理,争强好胜,赢了就满心欢喜,输了就大哭大闹,面对这样“输不起”的孩子,家长该如何开导,让孩子如何坦然面对输赢呢?

家有“输不起”的孩子:

不服输的悠悠

悠悠尽管年纪很小,却表现出事事不服输的劲头。什么事只能别的孩子让他,他不能让别人:玩具要最好的,吃饭要第一个吃,洗手要第一个洗。排队他也总得排第一位,如果排不到,他就会推挤前面的小朋友。他和小朋友玩猜拳游戏,石头、剪子、布。只要他赢,就会开心的说再来再来。但要是他输了,就会吵着说“这次不算,重新来”,要不就是出拳比别人慢,要不就是耍赖。其他的小朋友都不高兴了,纷纷跑开,不愿再和他玩。对此,悠悠妈妈很是无奈:“这孩子只能听好听的,不能说他做得不对。每次只要一说他,他就大哭大闹,发脾气,把玩具扔的满地都是。全家都对这个孩子没办法,软硬都不吃。真是让人头疼!”

专家点评:孩子“凡事只能赢,不能输”的习惯很大程度上是由孩子在家庭中的中心地位造成的。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父母细心呵护,关爱备至。时间久了,就容易使孩子形成唯我独尊的心理,表现为不允许周围任何人对他有任何的批评,不容许任何人在任何事情上比自己强的好胜心理。

总想得第一的昕昕

昕昕什么事都想得第一。尤其上学后,考试成绩要是没得上第一,就不吃不喝好几天。然后会非常努力地去学,直到下次得第一为止。昕昕父母对她的“执拗”持肯定态度,“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不懂得竞争就要被淘汰”。还在辛辛小的时候,父母就拿奖励当诱饵,有意识的培养她的竞争意识。“如果你能比妈妈穿衣服穿得快,就可以得到一块巧克力”;“如果你这次考试得第一名,爸爸妈妈周末就带你去滑雪”。辛辛也没让父母失望,多数时候成绩都是班上第一名。可偏偏今年的小升初,辛辛连考几个重点初中都落选,结果她受不了了,回家又哭又闹,竟然说不想上学了,活着也没意思。父母怎么劝说也不听。这样的结果,昕昕父母史料不及。两人一下子由以前的鼎立支持孩子追求第一变得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孩子,苦恼不堪。

专家点评:为了培养孩子的上进心和竟争力,有些家长总是鼓励孩子去争输赢,并且对赢了的孩子采取相关奖励。结果这让孩子固化了一种概念:“如果我比别人强,就能得到关爱”。从而逐渐生出一种处处争强好胜的性格。不能忍受别的孩子比自己强,生怕自己因此失宠。

专家支招――如何让孩子输得起:

本来,孩子争强好胜,说明他敢于竞争,有争第一的勇气和决心,这是好事。但如果这种好胜心发挥过了头,固化成“事事都得第一”的心理定势,对孩子的成长就非常不利。这样的孩子以后一定没有面对挫折的勇气和能力。

输不起的孩子常常表现为:稍微有点不顺心就生气发火,有的孩子因为得不到预期的结果会对家长、老师说谎,看到别的孩子受表扬会妒忌,搞小破坏或者攻击同伴。还有的孩子因为得不到第一会产生犹豫退缩行为,辛辛不去上学就是输不起的心理作怪而产生的逃避行为。

竞争总会有输赢,孩子好强也是正常心理。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从3岁开始,孩子的竞争意识就日益强大起来,不断地通过比较来衡量别人和评价自己。孩子在竞争中了解自己的能力,不断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学会与他人相处等等。因此家长不能简单的把争强好胜看作是“毛病”,切忌过分压抑孩子的“好胜”。适当的“好胜心”是激励孩子积极进取的良好催化剂,如果孩子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长此下去孩子会缺乏自信心,养成畏缩不前的性格。正确的做法是给予孩子正确评价的同时,鼓励和引导并重。重要的是让小家伙们在游戏中学会正确对待竞争。

家长可以尝试以下做法:

让孩子明白“胜败乃兵家常事”:父母单纯的责备或者处罚孩子输后的哭闹并不能解决问题。父母可以先观察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找出孩子最容易受挫的原因。冷静接纳孩子的情绪,然后用孩子容易接受的讨论方式与孩子沟通,让他明白“胜败乃兵家常事”的道理,只要是比赛,有赢必有输,没有人是永远的赢家。让孩子知道输与赢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输并不一定是坏事,关键是怎么对待它。提供他一个自我反省的机会,让他发现自己赢在哪里,输在哪里,并引导孩子自己思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解“竞争是为了寻找自己和别人的差距,以便不断进步。成功源自于不懈的努力”。

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各有所长:成人对孩子的评价往往成为孩子对自己的评价的标准。每个孩子都喜欢受表扬和鼓励。但父母表扬孩子不要泛泛而谈,要使孩子明白他为什么受表扬。像“你今天自己洗了袜子,做得很好”。在肯定优点的同时,父母还要适当指出他的短处,肯定其他孩子的优点,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有长处,小伙伴之间应该互相学习。每个人不要事事争第一,要允许别人胜过自己。

让孩子体会到协作的快乐:让孩子学会谦让。多让孩子与同伴相处。孩子之间有许多互动,通过相处会让孩子体会到和小伙伴一起游戏和合作完成任务的快乐。这样,孩子在和同伴大大小小的冲突中会慢慢累积经验,增强与人相处的社会能力。

加强对孩子的挫折教育:父母平时要有意识地让孩子接受一些挫折,让他明白,生活中不会事事处处如意。父母平时要注意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流露出争强好胜的心理,以身作则教导孩子赢了不沾沾自喜,输了也不要乱发脾气、指责抱怨。父母要避免带着成人功利的眼光对待孩子的输赢,把孩子的“第一”和“最好”看淡。应该让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下感受和体验胜利和挫折,不断地丰富自己。

上一篇:专业美白去斑离你有多远 下一篇:秀发也要“补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