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PBL课堂教学的网络资源平台设计与研究

时间:2022-03-03 11:27:48

支撑PBL课堂教学的网络资源平台设计与研究

摘要:PBL是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法,需要丰富的网络资源作为支撑,由于资源指向性的缺乏致使PBL课堂教学效果仍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因此本研究立足构建辅助PBL课堂教学的资源平台,为课堂自主探究学习提供有效的资源与辅助工具,从而优化课堂探究学习效率,提升PBL教学效果。

关键词:资源平台;PBL课堂教学;基于问题的学习

中图分类号:G250.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5-0024-03

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需要发生巨大变化,传统单向式、填鸭式、大批量的人才输出方式已无法满足时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当下我国教育改革正开展得如火如荼,经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PBL是当今教育改革的有效手段。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基于问题的学习,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学习,以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探究式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最终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即PBL是以探究式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法.基于复杂真实劣构的问题,开展以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因此,学习过程中不是教师直接给出问题答案,而是学生需要借助学习资源自主探究学习从而解决问题。

时下网络学习资源成为当今信息资源的主流,但恰由于网络资源的浩瀚导致了自主学习的迷航、学习效率的低下。因此。本研究立足构建辅助PBL课堂探究式学习的网络资源平台,为PBL课堂探究学习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从而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最终提升PBL教学效果。

一、学习资源是支撑PBL课堂教学的基础

1.PBL课堂教学对资源需要的理论分析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借助他人(包括教师)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而探究式学习即是建构主义的本质体现,即基于教师引导作用下学生需要主动搜集筛选并分析相关学习资源,对所学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从而达到意义的建构和问题的解决。因此以探究式学习为核心的PBL课堂教学的开展必须建立在一定学习资源基础之上,即学习资源是支持PBL课堂教学的基础。

2.PBL课堂教学对资源需要的现实分析

(1)传统PBL教学资源缺乏的现状分析

传统PBL教学以多媒体教室唯一一台计算机和教科书及部分其他书籍作为主要教学资源来源。教学实践发现。学习资源的缺乏使课堂探究学习问题的解决不够深入,有待改善。

(2)基于网络环境PBL教学资源宽泛的现状分析

伴随着网络技术运用于教育,PBL教学开展于计算机网络教室,以网络资源作为探究式学习资源,构建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解决了传统PBL教学资源缺乏的问题,但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该PBL教学要求学生面对浩瀚的网络资源完成繁琐的探究学习任务,易出现知识迷航现象,因此网络资源的搜索与筛选范围亟待缩小,需通过一些有效策略解决迷航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无论从理论还是教学实践,都验证了学习资源是支撑PBL课堂教学的基础,并且高效学习资源处于亟待构建的现状,因此本研究力图构建辅助PBL课堂教学开展的资源平台,旨在促进PBL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PBL课堂教学资源平台设计的理论基础

1.PBL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

(1)PBL课堂教学流程

PBL教学法是基于问题的学习,课堂教学首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对问题的解决需要建立在对问题一定理解的基础之上,因此,紧随其后教师引导学生做必要的探究准备,为探究学习奠定基础。然后,进入探究学习环节即问题解决的核心环节,分为三个步骤:协作分析问题、自主探究学习、讨论解决方案。首先,协作分析问题是小组通过协作讨论将问题表征化,形成问题解决思路、具体学习任务等;然后,自主探究学习是小组成员带着各自任务借助资源平台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最后,讨论解决方案是小组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案与问题解决情况,若可行则问题解决,反之重回到协作分析问题,如图1所示。

(2)PBL课堂教学模型

PBL教学模型由四部分: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评价构成。环境包含PBL数字化教室和教学资源平台.数字化教室即PBL数字化教室,与传统教室的主要区别是桌椅的摆放、多台连网计算机,方便小组协作学习的开展。为PBL网络资源平台提供载体;教学方式是集体授课与自主学习以及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目标是知识与能力以及学习习惯的习得与培养:评价是他评与自评以及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用的评价方式,如图2所示。

2.PBL课堂教学资源平台的理论基础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借助他人(包括教师)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本研究为意义建构的探究学习提供资源环境即学习资源平台,辅助探究学习。因此资源平台设计与开发的重点不是知识的呈现与资源的堆积,而是从学习者角度出发,为PBL课堂探究学习提供资源支撑为目的选择学习资源,依据PBL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流程和教学目标来组织和安排学习资源,并以过程与结果、他评与自评的评价方式设置教学评价区。从而有效地辅助与支撑PBL课堂探究式学习开展,为学习者的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提供有力支持。

3.PBL资源平台模型

基于上述PBL课堂教学和PBL课堂教学资源平台的理论分析,设计PBL资源平台模型如图3所示。

三、PBL课堂教学资源平台的构建

1.平台的定位与构建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资源平台构建之根本在于辅助课堂探究学习,方便问题解决,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将浩瀚网络资源海洋缩小为本平台,缓解资源缺乏和迷航的现状;并为学习提供必要的常用工具,从而减轻学习负担,提升探究学习效率,因此必须立足以人为本的原则。采用的方法:基于平台提供该问题高度相关的学习资源或资源连接,缩小搜索和筛选范围;嵌入常用学习工具;添加便于学习过程记录与学习资源整理工具等。

(2)支持混合式教学

预开展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基于PBL数字化教室、师生面对面、以集体授课自主协作学习线上以及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

(3)学生参与性

平台资源的建设具备学生参与特性,发挥学生构建资源的力量,同时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记录下整个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问题的解决是建立在教师的引导与监督下,小组分析问题并将其表征化,形成问题解决的思路,成员肩负学习任务,通过资源搜索与筛选,小组再讨论,再学习,最终达到问题的解决。学生要记录下整个复杂的过程与结果并上传于平台。以及学习过程中可能涉及的补充的资源也一并上传,充分发挥学生构建资源的力量。

(4)专业性与指向性

问题是真实劣构的问题,因此涉及的资源量大且散。作为问题解决的学习资源,辅助学生课堂探究学习,必须紧紧围绕本课题,过多无关资源,会增大学生资源筛选工作量,且增加平台的负载量,因此平台的构建要具备专业性与指向性。

(5)全面性

面对多而散的学习资源,本研究力图构建足以支撑问题解决所需的全部资料,无需借助站外资源即可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做到学习负担的降低,因此平台的资源无论是网络资源还是其他资源的整合,都必须具备全面性。

2.平台的实现

本平台是选取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课程为例,采用PHP语言,MySQL数据库,构建支撑本课程PBL课堂教学开展的资源平台,具体构架如图4所示。

(1)用户管理

用户主要是教师和学生,教师的权限和任务是学习资源的建构,具体为集体授课资源和探究学习资源的添加、修改以及删除;对小组上传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进行在线学习评价并对优秀作品加以推优。学生于探究学习过程中对平台资源进行搜索、筛选、习得,从而构建问题解决的资源信息,借助常用学习工具辅助学习、利用电子笔记本记录学习思路和学习过程。以组为单位,打包上传学习过程与结果以及补充资料,在特定时问期限内可以对其添加、修改和删除。

(2)学习资源

此版块是资源平台的核心部分,以网络学习资源为主整合图书信息等其他形式资源,为课堂探究学习提供全面且相关的资源与资源链接,使学习具备资源支撑同时缩小了资源搜索与筛选的范围。

(3)学习备案

学习备案主要是发挥学生资源建设作用,即学生将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借助一定的工具加以整理和记录以及学习过程中的补充资源一并打包上传,积累丰富资源并作为学习评价依据。教师集体授课为问题解决奠定基础之后.各小组拿到同一问题,对问题加以分析,进行表征化,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案、确定学习要点的过程各抒己见形成众多观点与思路;成员各负其责通过资源的搜索、筛选与整理.完成资源的挖掘过程,将最为核心的资源加以梳理;小组再次讨论,达到问题的解决;并进行活动汇报和后续的反思。整个学习过程、整理出的资源、问题结果以及补充资源都是极为宝贵的资源,将其上传,构建学习备案资源。

(4)检索功能

检索功能分为站内检索和站外检索。检索功能看似无关紧要,其实至关重要,因为平台的资源也较为丰富,PBL课堂探究学习是通过对资源的检索和筛选从而整理出有效资源并解决问题。

(5)学习常用工具

嵌入学习常用工具,方便学习。本研究旨在提高PBL课堂探究学习效率,嵌入学习常用工具为学习带来更多便捷。如:电子笔记本,记录学习过程,便于信息随时提取,并为学习过程记录备案提供资源;问题结构图,学生问题解决过程中对问题的分析方便绘制问题结构图等。

(6)在线讨论区

在线讨论区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虽然本平台非教学平台而是辅助课堂教学的资源平台,师生以及生生具有更为便捷的面对面交流方式,因此本讨论区的主要作用在于使用对象不愿面对面交流以及课外学习时发挥作用。

四、小结

本研究构建了PBL课堂教学资源平台,为PBL课堂探究式学习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撑,缩小了信息检索与筛选范围,提供了方便的学习常用工具,理论上绝对能提高PBL课堂探究学习效率,促进PBL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但本研究停留于此,未能开展进一步的教学实验验证研究,望后续研究加以完善。

上一篇:基于专业培养目标的c语言教学研究与实践 下一篇:新形势下高校教学质量工程项目评审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