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竹芋设施栽培管理技术

时间:2022-03-02 07:40:18

北京地区竹芋设施栽培管理技术

摘 要:竹芋原产于美洲和非洲的热带雨林,品种多、株型优美,叶形叶色变化万千、观赏价值极高,其性又喜阴,适合室内作栽培欣赏。近年来,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花卉业的崛起以及国际热带花卉市场不断升温的影响,人们对中高档花卉的需求日益增加,刺激了竹芋生产规模的扩大。本文对北京地区竹芋栽培条件、设施生产操作流程、病虫害防治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总结了一套简便易操作的管理措施,对在北京地区设施生产竹芋的扩大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竹芋;设施;操作流程;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Q949.718.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132041

竹芋科是单子叶植物的虫媒类型中极为进化的科,全球约30属400种,分布于热带美洲和亚洲地区,大部分种类叶色斑斓,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1]。因其种类繁多且具有叶形叶色变化万千特点,株型优美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受到消费者的追捧,成为的室内观赏植物的一颗新星。

1 竹芋生长条件及栽培基质

1.1 温度

竹芋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2℃。夏季温度不超28℃,冬天夜温不低于18℃。在夏季持续高温造成叶片出现黄斑,冬季低温度造成下部叶片出现斑点、叶边缘出现油渍斑。

1.2 湿度

竹芋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5%~75%为最佳,如果空气相对湿度低于60%需要地面喷水增湿;湿度高于90%时易导致叶片出现油浸状斑点,应尽快排湿。特别是紫背天鹅绒竹芋在夏季早上表现尤为明显,叶背面、边缘有明显的油浸状斑点,此刻需要打开风机通风降湿,大约2h后斑点基本消失。

1.3 光照

竹芋性喜阴,生长光照的要求在7000~10000lux之间。光照过强,易引起叶片灼伤,反之过暗过弱,叶片的斑纹就会变浅,并且新发的叶片白化现象明显。

1.4 基质

竹芋为肉质根系,栽培时选择透气性好、纤维长、保肥保水能力强的基质。经过多年生产栽培及基质实验,国产草炭的理化性质不稳定,建议使用理化性质稳定化且纤维度长、透气性好的进口基质,如市场上常见的大汉土。

2 竹芋栽培设施及配套系统

2.1 保护设施

北京地区的外界环境条件达不到竹芋的生长条件要求,必须依靠设施栽培来实现北京地区竹芋的规模化生产,设施包括日光温室和连栋温室,温室中设有风机水帘系统、遮阳系统和加温设备进行小气候调节,努力创造适合竹芋生长的环境指标。

2.2 栽培床

根据温室类型设置不同形式的栽培床。一般日光温室中架设苗床高度50cm以下、长度不超30m为宜、手摇式苗床东西向设置为宜,这样设置利于竹芋后期生长并增加温室的利用率。连栋温室中的苗床以南北向手摇式较多,高度70~80cm,长度控制在50m以内。

2.3 温湿控制系统

2.3.1 风机和水帘

风机和水帘是温室内调节温湿度的主要设施,在温室内一侧安装风机,相对的一侧安装水帘。夏季早上高温高湿时打开风机降温降湿,中午高温低湿时同时将风机水帘打开,降温增湿。

2.3.2 加温设施

北京地区的冬季温室中需要加温才能达到竹芋的生长要求,所以必须在温室中安装加温设施。一般采用圆柱状翼型暖气,安装在温室周围以及栽培床的底部或者两侧。另外,为了保证温室内的温度均衡一致,可以在温室的边角处加装电暖风机。

2.3.3 内外遮阳设施

内遮阳系统在夏季白天阳光照射强度过高时有效降低照射强度,还可降低温室内的温度。在冬季的夜间可以有效减少温室内的热量散发,起到保温作用。外遮阳系统主要作用是在夏季降低光照强度,防止竹芋叶片被灼伤,还可起到降温作用。

2.3.4 净化水系统

北京地区的水质偏碱且含氯等有害成分,竹芋生长的要求水的pH值6.0以下,属于偏酸性,所以温室内必须安装净化水系统。

3 竹芋生产操作流程

3.1 定植前准备

3.1.1 基质筛选

选择透气性好、纤维长、保肥保水能力强的基质,如进口基质可直接应用于生产,也可与珍珠岩配比应用于竹芋生产。

3.1.2 花盆的选择

根据种苗品种选择相应的花盆盆径,如豹纹竹芋、双线竹芋生长速度较慢品种可采用上口径为14cm的花盆(随着生长换大口径的花盆),其余品种可直接选择上口径为17cm或19cm盆径的花盆。如采用使用过的花盆,则需采取1500倍液的百菌清24h浸泡,洗刷盆中残留物等处理。

3.2定植

竹芋小苗到圃后,第一时间打开包装箱散发箱内湿度和热量,并尽快安排上盆。上盆时先向盆内加入1/3的基质,然后将种苗置于盆中央,向其四周填满基质,用3个手指轻压种苗基质的外缘,盆土与种苗原土面持平即可。上盆完成后用50%多菌灵1000倍液灌根,代替定根水。

3.3 定植后管理

3.3.1 浇水

竹芋对水的pH值要求在pH5.5~5.8之间。北京地区的地下水达不到此要求,这时需使用反渗透纯净水设备制取纯净水,并在水中加入硝酸调节pH值,此时注意先调肥料后加硝酸,这点很重要。竹芋的不同品种对水分的要求也不同,青苹果竹芋和天鹅绒竹芋叶片薄且大的浇水间隔时间短,豹纹竹芋叶片厚且较细长的浇水间隔时间长。两次浇水之间注意检查个别盆缺水现象,及时补浇。

3.3.2 施肥

竹芋对高浓度肥料很敏感,不要过量施肥,竹芋EC值控制在1.2~1.4之间。每个月定期检测盆内基质的EC值,将基质与纯净水1:5的混合液充分搅拌混合,过滤后测定,当其EC值大于0.3ms/cm时就需要浇1次清水。一般刚上盆的小苗第1遍肥水EC值不宜过高,为EC值1.0即可,随着生长逐渐加大。总的施肥配方原则为钾氮比2:1,按照此生产出的竹芋叶片肥厚浓绿而且光泽度好[2] 。

3.3.3 温度调节控制

夏季温室内温度过高需开启风机-水帘设施进行降温;在光照过强时可关闭外遮阳系统防止叶片灼伤同时起到降温作用。冬季温度过低时开启加温设施增温;白天打开内外遮阳增加关照强度提高室内温度,夜间关闭内遮阳减少热量散失,提高室内温度;同时注意风机水帘缝隙密闭保温。

3.3.4 湿度控制

空气湿度最好在70%~80%。北京春季天干风多,又适逢萌芽展叶期,应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可以利用向地面洒水、栽培床下洒水来增加空气湿度;冬季可在栽培床上搭薄膜创造小环境,提高植株周围空气湿度。夏季通过开启风机、侧窗进行降湿。

3.3.5 光照控制

竹芋原产于美洲和非洲的热带雨林,故不需要太强的光照。刚上盆一周内控制在4000~5000lux,一周后正常管理。温室内光照靠内外遮阳系统控制,一般先关外遮阳,在夏季中午光照很强外遮阳达不到要求时再关闭内遮阳系统。日光温室可采用50%和90%双层遮荫网的拉放进行调节。每天定时采用测光仪测量,根据测定数值开关内外遮阳系统调节室内光照强度。

3.3.6 盆间距控制

竹芋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需要变换2~3次间距。幼苗刚上盆时尽可能盆挨盆摆放,上盆约8~10周,结合换盆开始变换盆间距,若一开始直接上了最终用盆(19cm)则只拉间距。竹芋苗从小到大每平米摆放盆数分别为27盆/m2,16盆/m2,10盆/m2,最终为6盆/m2。总的调节盆间距原则为从盆正上方向下看,看不到花盆时就需及时拉大盆间距。

4 病虫害防治

在竹芋整个生长过程中,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必须坚持“勤观察、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

4.1 病害

北京地区竹芋常见的病害有疫病、叶斑病。

4.1.1 疫病

疫病主要是指疫霉属真菌引起的一类病害,主要引起植物花、果、叶部组织快速坏死腐烂[3]。竹芋发病主要表现在叶片上,尤其是嫩叶发病率较高,高湿是病害发生主要原因,青背天鹅绒竹芋和灿烂之星竹芋极易发生。

防治方法: 尽量降低空气湿度,隔离感病植株。 夏季阴雨天之前打药预防。 化学防治:绘绿、卉友、甲霜灵,福星等药剂进行定期的叶面喷施。

4.1.2 叶斑病

竹芋易发生叶斑病,病斑多发于叶缘,圆形、半圆形或不规则形,病菌易借伤口侵入植株。

防治方法有: 注意通风,防止种植过密,随时摘除病叶、拔除病株销毁,减少病源[4] 。 加强肥水管理,防止浇水时盆土飞溅到叶面。 化学防治:使用百菌清、腐霉利等烟剂进行熏杀;世高、福星等药剂进行叶面喷施。

4.2 虫害

北京地区竹芋常见虫害有叶螨、蓟马。

4.2.1 叶螨

危害竹芋的叶螨主要是朱砂叶螨,又名棉红蜘蛛。北京春季发生较为严重,其通常群聚于叶背面吸取汁液,并在叶上吐丝结网,使叶子表面发白或出现枯黄细斑,叶子下垂,即使在晚间也是下垂的(晚间竹芋叶子是向上竖起的),严重时叶片脱落。

防治方法:摘除感染严重的叶片,改善温室通风条件; 化学防治:2%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75%克螨特乳油1500~2000倍液;15%哒螨灵乳油3000倍液;20%三唑锡乳油1200~1500倍液[5,6]。

4.2.2 蓟马

蓟马在温室中常年可见。主要危害植株嫩叶,吸食汁液。在不同竹芋品种上表现的为害症状不同,如:青苹果竹芋叶面基部上可见明显的针刺状小坑,青被天鹅绒叶面上有类似蜗牛爬过的白色痕迹。

防治方法: 温室内悬挂篮色粘板。 化学防治:48%吡虫啉乳油4000~5000倍液;20%绿威乳油1000~1200倍液。

参考文献

[1] 赵杰,曹卫东,李凤杰,秦怡. 北京地区美丽竹芋规模化栽培技术[J]. 绿化与生活, 2014(12):9-12.

[2] 赵杰,曹卫东. 竹芋温室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J]. 中国园艺文摘, 2014(08):164-165.

[3] 赵杰,曹卫东. 如何防治青背天鹅绒竹芋疫病[J]. 中国花卉园艺, 2011(02):29.

[4] 张新华,张庆滢,周海,等.竹芋产量适应性和栽培技术研究[J].云南林业科技, 2006(6):18-20.

[5] 赵书梅.竹芋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 2010(1):194.

[6] 石明旺.新编常用农药安全使用指南[M].第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192.

作者简介:赵杰(1975-),女,北京大兴人,工程师 ,主要从事花卉栽培和林业果树技术推广工作。

上一篇:文艺又气质的你,去看丁薇演唱会了吗? 下一篇:不同节水灌溉方式对温室土壤湿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