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方言与普通话辨析

时间:2022-03-02 04:52:16

商丘方言与普通话辨析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仅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而且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的方言和地域文化。俗话说“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音”,说的就是这种情况。现代社会人们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和密集,因此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商丘地处河南省东部,位于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商丘市及临近城市均为面积广大的平原,商丘自古以来交通发达,人们日常交往互动频繁,形成了以商丘为主导的中原文化、商宋文化等共同文化意识,各地方言逐渐发育为具有极强互通性的商丘方言。商丘方言属于北方语系,除个别口语外,与普通话相当。而普通话是以北京语言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的共同语。由于有着相同的北方话基础,商丘人学说普通话并不太难。但是,商丘方言毕竟不等同于普通话,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地方特色。所以,做好商丘方言与普通话的辨析工作,对学好普通话有着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sh”“f”不分

在我们商丘,流传着关于商丘方言的顺口溜:“吃馍馍不熟(fú),喝水(fěi)水不开。”“熟”“水”的声母都是“sh”,在商丘方言中就变成了“f”;“水”的韵母是“ui”,还变成了“ei”。此类情况还有:树(shù—fù)、睡(shuì—fèi)、双(shuāng—fāng)、书、叔(shū—fū)、鼠(shǔ—fǔ)、说(shuō—fō)、勺(sháo—fó)、摔(shuāi—fēi)、梳(shū—fuō)、耍(shuǎ—fǎ)。

二、“着(zhe)、子(zi)”变成“dei”

在商丘方言中,一般带“着、子”的词语,也就是用“着、子”作词语后缀时,商丘人都会把它们发成“dei”的音。如:桌子(zhuō dei)、嫂子(sǎo dei)、车子(chē dei)、豆芽子(dòu yá dei)、面条子(miàn tiáo dei)、筷子(dei)拿着(ná dei)、走着(zǒu dei)、说着(shuō dei)。关于这个特点,我们商丘人也有一个顺口溜来描述:“今天吃啥饭?面条子(dei)。吃啥菜?豆芽子(dei)。谁做的(lei)?大嫂子(dei)。”掌握这个规律,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只要遇到带“子”和“着”作后缀的词语,只需把(dei)音换成(zi)和(zhe)就行了。

三、“的”变成“lei”

“的”在商丘方言中,通常发“lei”的音。如:我的(wǒ lei)、真的(zhēn lei)、男的(nán lei)、胖的(pàng lei)、红的(hóng lei)、大的(dà lei)等。这个规律也很好记。

四、商丘方言中多“ei”音

如前所述,在商丘方言中“着、子、的”做词语后缀时都有“ei”音。像我的(wǒ lei)、桌子(zhuō dei)、拿着(ná dei)等。在其他一些词语中,这种现象同样存在:测(cè—cēi)、色(sè—sēi)、摔(shuāi—fēi)、拍(pāi—pēi)、白(bái—béi)、得(dé—děi)、笔(bǐ—běi)、拆(chāi—cēi)、麦(mài—měi)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语音?我想这应该跟语言的功能有关。每一种语言都是交际的工具,人们用其来进行沟通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如果能用最简洁方便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无疑是一种最节约时间和气力成本的事情。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侯宝林先生就曾说过关于河南方言的一个相声。这个相声主要是说河南话特别简洁,一件事情,如果用普通话或其他地方的语言来说,可能是长篇大论,但是用河南话说,四个字就可以说清楚。这件事说的是半夜里,一户人家听到屋里有动静,父亲以为有贼来偷东西,就问是谁?儿子说是自己,父亲又问深更半夜的,你不睡觉,在干什么?儿子回答自己在撒尿。就是这样一件事用河南话说就变成了“谁?”“我!”“咋?”“尿!”四个字,说得清清楚楚。河南地处中原,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地区,我们商丘又位于河南的东部,是中华农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我们的先人祖祖辈辈在这块土地上辛勤耕作,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技术水平不高,生产方式主要以人力为主。当时的人们使用粗笨的劳动工具,在广袤的原野上日复一日地劳作。试想,人们在繁重的劳动过程中或在劳动之后交流,是否会选择最简洁、最方便的语言?而带“ei”的音,相对于其他语音来说,发音就比较省力简单。

五、平翘舌音不分

在商丘所辖的民权、睢县、虞城等县的广大农村地区,平翘舌音不分现象较突出。如:一首诗(yì shǒu shī—yì shǒu sī)、吃(chī—cī)、资(zī—zhī)、十(shí—sí)、是(shì—sì)、四(sì—shì)。

六、调值不同

把普通话语音的声调和商丘方言的声调拿来对比,我们会发现,在调类上,商丘方言的调类和普通话语音的调类是一致的,普通话语音中有四种基本声调,没有入声,商丘方言中也是四种基本声调,没有入声。但每一个调类各有自己的调值。如:同是阴平,普通话语音的调值是55,商丘方言的调值是24;同是阳平,普通话语音的调值是35,商丘方言的调值却是42……例如:“春天”“球员”“女友”“算账”。

七、特殊情况

在商丘方言中,除了以上带有规律性的语音特点外,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语音情况,如雪(xuě—suǒ)、药(yào—yuō)、奶(nǎi—nǎn)、俊(jùn—zùn)、用(yòng—ròng)、嫩(nèn—lùn)。

掌握和使用一定水平的普通话,是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各行各业人员特别是教师必备的职业素质。在学习普通话时,我们如果掌握了以上商丘方言的语言规律,记住特殊情况,学好普通话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上一篇:初中数学互动式课堂教学法探析 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学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