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碘酊治疗Ⅰ期压疮的效果观察

时间:2022-03-02 03:35:43

【摘要】目的探讨2%碘酊治疗Ⅰ期压疮的效果。方法将62例Ⅰ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按Ⅰ期压疮护理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护理常规基础上用2%碘酊涂擦,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及治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

【关键词】压疮;2%碘酊;护理

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大难题[1-2]。它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使病程延长,病情加重,严重可危及患者生命。有效、快速控制压疮是护理工作仍在探讨的课题[3]。晚期肿瘤患者免疫力下降,营养状况差,活动耐力下降,加上长期卧床或因疼痛采取强迫,受压部与骨隆突部位很容易发生压疮,如果在压疮Ⅰ期得不到及时控制,进一步的发展,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增加住院费用。我们对出现Ⅰ期压疮的62例晚期肿瘤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2%碘酊外涂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年10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肿瘤科住院期间出现Ⅰ期压疮的患者62例。男性28例、女性34例,年龄42-81(62.5±5.4)岁,其中肺癌伴胸腔积液者8例,肺癌伴脑转移者8例,肝癌伴脑转移者4例,原发性肝癌6例,鼻咽癌伴骨转移者9例,鼻咽癌伴脑转移者8例,卵巢癌伴腹腔淋巴结转移者2例,结肠癌伴肝转移者4例,乳腺癌伴肺转移者7例,乳腺癌伴肝转移者4例,均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营养状况差,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及强迫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性别、年龄、原发病种、病情、压疮面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O.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方法对照组按护理常规护理:保持床单的平整、清洁、干燥,无碎屑及排泄物的刺激;每2h给患者翻身一次避免压疮局部持续受压,强迫患者垫气垫床,受压部位加垫水囊;每日用温水擦洗全身一次,观察并记录皮肤的颜色、弹性、血运情况;加强全身营养支持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用棉签蘸2%碘酊每2h以点按法涂抹于压疮表面。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压疮治疗情况。

1.2.2评价方法①疗效评定:治愈:创面红、肿、热、痛消失,创面结痂脱落,新生上皮组织血运良好;好转:创面皮温正常,疼痛消失,红、肿减轻;无效:创面无变化或压疮程度加重。②愈合时间:从开始用药至完全愈合的时间。

1.2.3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及t检验。

2结果

3讨论

3.1及时治疗Ⅰ期压疮是控制压疮发展重要环节。在临床护理中,压疮护理一直是护理工作者不断出新的工作。有不少文献对Ⅱ期、Ⅲ期压疮治疗护理的报道,针对Ⅰ期压疮护理的报道较少,对于Ⅰ期压疮我们通常采用护理常规处理,但仍有部分Ⅰ期压疮发展为Ⅱ期、Ⅲ期。因此,对Ⅰ期压疮积极有效处理是压疮护理的重要环节。Ⅰ期压疮皮肤的完整性未破坏,为可逆性改变,如及时去除致病原因,则可阻止压疮的进一步发展[4].晚期肿瘤患者免疫力下降,营养状况差,活动耐力下降,加上长期卧床或因疼痛采取强迫,受压部与骨隆突部位很容易发生难免性压疮。所以对于Ⅰ期压疮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3.22%碘酊能有效治疗Ⅰ期压疮。碘酊的作用机制是氧化细菌细胞浆的活动基因,并与蛋白质分子的氨基作用后使菌体蛋白变性[5],其浓度与杀菌作用成正比。碘酊使局部形成高渗环境,吸出组织中水分,破坏细菌赖以生存的环境,减轻创面水肿,使组织脱水保持干燥,促进组织愈合;碘酊脱水作用使局部形成一层较薄的结痂层,增强局部耐摩擦能力,结痂层能有效保护新生上皮组织的正常生长,防止压疮部位皮肤的进一步损伤。碘酊不仅有很强的杀菌能力,而且对微生物无选择性,且碘与菌体蛋白结合后依旧具有杀菌作用,与抗生素比较,碘酊不易产生耐药菌,由于局部碘浓度高,故比全身应用抗生素效果好。2%碘酊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消毒剂,2%碘酊能氧化病原体胞浆蛋白的活性基因,并能与蛋白质结合,使其变性沉淀,起到迅速杀死细菌繁殖体和芽胞的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场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同时对厌氧菌、真菌等都有抑制作用,还有扩张微循环血管,活血化瘀和作用;这样就减轻了患者局部红、肿、热、痛,增加患者的舒适感。由此可见,用2%碘酊治疗患者Ⅰ期压疮取材方便,简单实用,使用安全效果好。

参考文献

[1]王彩凤.巫向前.压疮形成机制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7,22(1):74-75.

[2]张莉,刘春年.赛肤润预防褥疮38例[J].医药导报,2006,25(9):925.

[3]朱华云.湿润烧伤膏联合敏感抗生索外用治疗压疮[J].护理学杂志,2005,23(20):31.

[4]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6.

[5]吴世佩.某些药物在眼科的应用及临床评价[J].医药导报.2005.14(6):278-279.

上一篇:临床路径对阑尾切除术病人实行健康教育的效果... 下一篇:辨证治疗小儿丹毒二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