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灵活性与适用性

时间:2022-03-02 02:24:17

探讨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灵活性与适用性

摘要:城市道路交通主要由人;车;线路和环境组成,城市道路中交叉口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交通运输的质量,本文统计分析了横断面设计灵活性与适用性,针对目前我国的城市道路的现状,提出了横断面设计灵活性与适用性设计应努力的方向,并且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灵活性;适用性

Abstract: the city road traffic is mainly composed of man; car; lines and environment, City Road intersection design direct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ross-sectional design flexibility and applicability, i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ity road of our country, the cross-sectional design flexibility and applicability should be designed to the direc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Keywords: City Road; cross-sectional design; flexibility; applicability

中图分类号:U41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路网布局模式对道路横断面设计的影响

道路布局模式决定了道路密度和横断面设计,影响着道路尺度的形成。道路密度与宽度相互影响,道路网密度的降低意味着实际可使用的道路减少,少数道路承担着多数交通流必然要求道路要足够宽阔。道路宽度的加大增加了道路间距,因为不可能将两条几十米宽的道路放的很近,而道路间距的增大意味着道路网密度的降低。因为道路两旁有建筑,于是形成了街道,街道通过建筑形成了围合空间,如果街道的宽度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破坏了这种围合的空间,形成空荡荡的旷野,人们在宽马路上没有在围合空间中的舒适感,人与街道空间以及建筑之间的连接尺度被破坏,也就缺乏了尺度感。道路宽度的确定与道路网布局和路网规划指标的有密切相关性,道路密度的增加和道路断面的缩减是同时出现的。

宽而稀的路网实现了道路的主骨架功能,却缺少毛细血管功能,容易导致道路功能紊乱。许多小城镇断头路很多,次要道路及支路难以发挥交通组织和商业承载功能,容易造成主干路功能失调。干道缺少了下一个层次的路网系统,适于商业活动的土地供给不足,交易和买卖功能被严重抑制,于是沿过境公路和主干路两侧开发就成为必然,导致交通干道不断受到干扰,形成商业性干道和马路市场,主干路不堪重负,道路功能净化的目的难以实现。根据路网密度、面积率等规划指标可以反推道路宽度的一般范围。

注:1×1表示lkm×lkm的区域内:表示路网密度,表示道路宽度,为面积率。

二、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的灵活性

(一) 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设计

设计人员要根据我国《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所规定的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并考虑驾驶者在视角和心理方面的要求来确定缓和曲线的长度,灵活掌握,精心设计、反复比较,使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使驾驶者操作平顺过渡,从而保证行车平稳、安全,乘客舒适。城市道路横断面的设计原则应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要确保交通的安全和畅通,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三者之间要尽量分离,保证三者的安全性,并提高行车速度,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沿路的管道布置更要避免各种管线、构筑物的相互干扰。在景观需求上,要注重景观的配置需与周围的建筑物相容,使之相互和谐,不特立独行。而道路中央的分隔带的设计要满足自行车过马路最小安全的等待宽度,在主次干道上要考虑路口进口道左转拓宽需求,在部分主干道要考虑车辆中间调头需求,之路要考虑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混行以及路边停车的需求。同时要注重近期建设与远期规划相结合,在满足节省投资的前提下,要保证近远期道路使用的需求。

(二)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灵活性

单幅路是所有车辆都集中在同一个车行道上混合行驶,车行道布置在道路中央,可以采用划分中央车道线及快慢车道线、只划分中央车道线和不划线三种方式灵活组织交通。两幅路是利用中央分隔带(或分隔墩、栏杆)将一幅路的车行道一分为二,使车辆对向分开行驶。它可以采用划分快慢车道线或不划线两种方式组织交通,一般用于快速路、主干道、机动车流量相对较大但自行车流量不大的次干道。我国现行的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参数基于20年前的车辆性能、交通组成、道路交通状况等因素确定。模型中确定的横向安全距离值有进一步减小的可能;同时,私家小型轿车的大量出现,使路段的交通组成及道路横断面:同一时刻车种构成比例情况发生变化,模型确定的横向安全距离值同样有进一步减小的可能。

三、道路横断面没计的适用性分析

城市道路的适用性分析,主要是指适用服务居民生活的功能,可分为城市生活性道路设计、商业性道路设计及景观性道路设计。城市生活性道路设计的交通特点是:目的性、相关性的出行和到达的交通量占主体,道路上行人较多,一般以上下班交通为主,也包含一定规模的购物娱乐等生活出行。它更多考虑人的需要,故必须考感公交优先,有条件的道路应规划公交专用道。生活性道路的总体特征是人车同样优先,需要较宽裕的人行道及相对较好的步行环境,考虑交通安全需要人车分离,干道级的道路可同时考虑机非分离;支路则可以机非混行并视交通状况路边停车,行人可采用平面过街(人行横道).此类道路可采用一幅路或两幅路的布置形式。

四、案例分析

滨海于家堡起步区投入使用,作为配套设施的商业街商铺招商即将启动。据了解,该区域首批商业总建筑面积为20.9万平方米,店铺数量约250余间,规划为零售、餐饮、休闲娱乐、商服等业态。于家堡金融区起步区一期地下一层商业街总长1200米,店铺数量约为74间,主要是零售和餐饮店。地上一层商业街总长1200米,地下一层商业街和地上一层商业街在办公楼宇、绿地公园等处有电梯和楼梯相连。地上一层商业街及二层商业店铺数量约180余间,主要是零售、餐饮和商务服务,初步建成地下商业与地上商业街相连的商业街区。商业性(次)干道,单幅路断面形式,红线宽度24.0m,可作为大型小城镇商业性次干路或中、小型小城镇的商业性干道。结合建筑红线后退,可设计为骑楼商业街。人行道较宽,有效宽度4.0m,设施带2.Om,以满足人流量大的需要及公交车港湾式停靠、公共设施、非机动车在商店门口临时停放的需求,单侧人行道与整个道路宽度之比为1/4。机动车双向2车道,与非机动车划线分隔。管线布置在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下,路缘石下设雨水口排除地面水。

设计经验:①该项目合理合理确定机动车车道宽度,降低工程造价为适应我国城市道路交通流出现的新情况,机动车车道宽度完全有条件缩窄进行了成功尝试。②注重道路功能设计城市道路横断面分配必须体现不同类别交通在不同类别道路上的优先车优先级差异。地面常规公交在各类道路上都应体现一定的优先性,提高公共交通可达性,方便居民出行③远近期结合,合理确定非机动车道及车行道宽度随着我国城市居民出行由自行车向公交、小汽车的转变,以及平行于干路的贯通性分流支路的建成,我国城市干路系统净化为“机动车专用路”的时机将逐步成熟。

参考文献

【1】熊建平.Xiong Jianping 无干扰城市道路交通设计[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9)

【2】李朝阳, 徐循初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研究[ J] 城市规划汇,2008, (2): 47-49

【3】市政工程, 2008, (4) : 8-11 [ 3] 杨晓光.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指南[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4】蒋育红.Jiang Yuhong 马鞍山市道路横断面型式的分析与探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5(6)

上一篇:试述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区别 下一篇:浅析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