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预防呼吸道感染10注意

时间:2022-03-02 08:04:26

春季预防呼吸道感染10注意

随 着春天的到来,呼吸道疾病尤其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也开始增多。春季容易发生感冒、流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和肺炎,在老人和小儿更易患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特别是流行性感冒。国外最新研究表明,65岁以上老年人因流感导致肺部感染的可能性是1.25‰~2.28‰,对于那些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因流感诱发肺炎的可能性更大,为4.76‰~6.36‰。任何一个人都可能患流感,然而和年轻、健康的人相比,老人、儿童和一些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更容易因流感病毒而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因此,预防至关重要。

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细菌或病毒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它们都寄生在人体鼻咽部的黏膜上,在患者抵抗力下降时乘虚而入。早期有咳嗽、打喷嚏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细菌和病毒随患者咳嗽、打喷嚏的飞沫散布在空气里而传染给他人,即所谓空气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手接触等感染。呼吸道感染主要与自身的抵抗力和上述传播有关。为了预防这些呼吸道疾病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保暖 我国有句老话―春捂秋冻。春季昼夜温差比较大,3月份、9月份人们感受天气的冷暖是不一样的,有俗话说,二八月(农历)乱穿衣。您可以发现周围有人穿得很多,但是有人却穿得很少。虽然春捂秋冻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是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加减衣服,一定要记住保暖,也要防止足部受凉。足部离心脏最远,对冷敏感,受凉后反射性引起上呼吸道血管收缩,纤毛活动减弱,清除病菌能力降低,因此足受凉易引起感冒。

2

室内要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这是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在一些比较密闭的场所、装有中央空调的房间要经常通风,增加空气流动,减少细菌、病毒形成气溶胶在空气中的密度。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尤其是一些大型的集会或者是有些设在地下室的超市,通风条件比较差,这样的地方更要少去。温差过大时出门应戴口罩,这样可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呼吸道,防止受凉,对预防呼吸道传染病至关重要。

3

经常做有氧运动 可以到户外去慢走、快走或者是登山,尤其是长期伏案工作的人更应如此。适度加强耐寒锻炼,要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坚持户外活动;养成冷水洗脸的习惯,有利于提高机体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据调查,活动少的老人患呼吸道感染的几率比经常参加适当活动的人高2~3倍。

4

勤喝水、多喝水 春季气候多风干燥,空气中粉尘含量高,少量多次饮水可保持鼻黏膜湿润。不要吸烟,不要大量喝酒,不食辛辣厚味,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增强抵抗力。

5

积极治疗慢性病 如果您患有如糖尿病、脑血栓、高血压或者是慢性支气管炎等基础病,那一定要注意,在春季时要积极治疗这些疾病。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曾经有一个糖尿病患者,未经正规治疗,又因为管不住自己的嘴,所以他的血糖一直很高,高出健康人几倍。这个患者后来在春天得了感冒,他自认为体质不错,所以没有去就医。患病第6天到了医院时,就出现肺炎并发呼吸衰竭,很快又出现了少尿、无尿。虽然经过全力救治,但患者还是去世了。糖尿病患者身体抵抗力是很差的,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所以一定要全力治疗和控制好基础病。

6

药物治疗要正确和及时,避免滥用药 有些老人几乎常年不离药,稍有不适就吃消炎药、感冒药,造成体内细菌耐药或菌群失调,长期还可以造成肝肾和胃肠功能的损害,抵抗力下降。有位患者感冒时吃退烧药,来医院时白细胞只有1000多。还有一个患者白细胞是800(正常参考值是5000~10000),他三个小时就吃一次退烧药,结果引起继发性白细胞降低。因此您一定要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吃药,要去正规的医院就诊。

7

生活要有规律 保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疲劳过度,必然导致抵抗力下降,以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

8

保证营养也很重要 饮食应以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如瘦肉、禽蛋类、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不要暴饮暴食。避免吃过多的盐,食盐太多不仅导致血压升高,而且可导致唾液分泌减少,溶菌酶减少,钠有较高的渗透性,对口腔和咽部上皮细胞的防御能力有抑制作用。也要避免高糖饮食,高糖可消耗体内水分,引起口咽干燥、免疫力下降。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抵抗力,日推荐摄入量成人600~800毫克。

9

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手的卫生 要养成一个习惯,便前、便后,饭(饮)前、饭后要洗手,尤其是去公共场所,回来第一件事就是要洗手,甚至要洗脸,清理呼吸道。因为人员密集的地方,有些物品难免被患有感冒的人摸过或者有感冒患者喷出的飞沫附在表面。希望老年朋友们注意手的卫生,包括上呼吸道,要养成清理上呼吸道的习惯,漱漱口,要把鼻腔内的分泌物清理出来,这样比较好。勤洗手,未洗手不要揉眼睛和挖鼻孔。研究认为流感病毒可在手上存活70个小时,在手绢上存活1小时。

10

接种相关疫苗,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以提高免疫力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建议,所有50岁以上的人群、易出现流感并发症的人群、密切接触高危人群者及卫生工作者,均应接种灭活流感疫苗。疫苗对于健康人很有效,对易由流感引发严重并发症的人群也适用,包括65岁以上的老年人,慢性心肺疾病、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和严重贫血的人。对于没有慢性基础疾病如免疫缺陷、哮喘或慢性内科疾病的5~49岁的人群,可以选择经鼻腔接种减毒活疫苗。在住院部、门诊及长期疗养机构工作的卫生保健人员,均应每年常规接种流感疫苗。

上一篇:糖尿病患者能吃肉吗?等4则 下一篇:就医指南之一――心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