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脑循环治疗仪在孤独症中的应用

时间:2022-03-02 03:30:45

针刺结合脑循环治疗仪在孤独症中的应用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3.20.50

摘 要 目的:通过针刺结合脑循环治疗仪对孤独症患儿进行治疗,提高孤独症患儿的认知能力及社会性言语交流,减少异常行为。方法:将患儿分成两组,一组予以孤独症单纯康复训练(包括早期教育及语言训练、感觉统合训练)作为对照组,另一组在单纯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针刺头部穴位+脑循环电刺激治疗作为观察组,两组均在3、6、9个月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观察组疗效指数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针刺 脑循环治疗仪 孤独症 疗效

孤独症(Autism),又称自闭症,是一种起病于婴幼儿时期,以社交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为主要临床表现心理发育障碍性疾病,是广泛发育中常见的一个亚型,多数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发育迟滞[1]。目前多采用特殊教育训练为主,西医近年来试用传统的或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等进行生物医学干预,中医界将自闭症列为疑难杂症之一,进行了经络穴位按摩、中药、针灸等多种努力,但收效甚微。我们采用针刺结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孤独症,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同时实施干预,取得一定效果。

资料与方法

所有病例均为我院住院患儿,均符合CCMD-3孤独症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其中男49例,女18例,两组在年龄、性别方面相匹配,病程6~12个月,平均8.5个月,均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发育迟滞。

方法:将符合CCMD-3孤独症的诊断标准的患儿分成两组,一组予以孤独症单纯康复训练(包括早期教育及语言训练、感觉统合训练)作为对照组,另一组在单纯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针刺头部穴位+脑循环电刺激治疗作为观察组。早期教育及语言训练、感觉统合训练每天各1次,3个月1个疗程;脑循环电刺激每次30分钟,1次/日,每20天休息10天,60次1个疗程,针刺3次/周,每针刺10次休息15天,共针30次1个疗程。

疗效评价方法:治疗前后采用0~6岁儿童智力发育诊断量表(发育商),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对患儿进行认知功能及社会性言语交流、异常行为检查。

统计学处理:数据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设定P

结 果

两组患儿发育商及ABC分值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见表1。

讨 论

联合国的数据表明,自闭症的发病率1/150,男女比例约3:1~4:1,女孩症状一般较男孩严重。本症预后大多不良,往往残留行为障碍,以致适应困难,不能独立生活,仅少数人年长后,能适应社会生活。预后与智力水平有关,智力障碍严重者预后差。传统的孤独症治疗是以特殊教育训练为主,疗效欠佳,花费大,时间长,家长大多不能有效坚持,治疗依从性差。脑循环治疗仪是我国近年兴起的,它采用生物信息模拟技术及计算机软件技术合成脉冲组合波形,通过黏贴于两耳侧乳突的电极贴片,无创引入小脑顶核,对人的脑部进行电刺激治疗,可激活条件性中枢神经源性神经保护抑制病灶周围电活动及神经元兴奋毒性损害、神经凋亡等多种性质的损害,促进神经组织的结构重建,改善认知功能[2]。脑循环最大的优势在于它能够穿透颅骨及血脑屏障,将仿生电波送达大脑深部,改善脑微循环,启动脑内源性神经保护机制,保护神经细胞,促进神经恢复,稳定大脑细胞膜的电性奋性,并且无痛、无不良反应,非常适合孩子治疗。而针刺可通过网状结构非特异投射系统改变皮层神经元的兴奋水平。可随皮层功能状态不同适当调整皮层兴奋过程,使之协调平衡[3]。可使孤独症患儿的极度孤独,感情淡漠得到显着改善,增加与人目光对视交流、减少自言自语。可促进患儿改善交流态度,主动与人进行语言交流。因此,针刺结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孤独症能取得较好疗效。

参考文献

1 吴希如,林庆.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 董为伟.电刺激小脑顶核与中枢神经源性神经保护[J].中国工程科学,2001,3(11):32-38.

3 刘振寰,等.头针治疗小儿孤独症的临床研究.中医治末病与亚健康高峰论坛暨首届亚健康经络调理学术研讨会,2009.

上一篇:降脂强肝合剂治疗脂肪肝临床观察 下一篇:茵栀黄口服液、思密达治疗母乳性黄疸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