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建筑施工技术与工程质量造价的关系

时间:2022-03-01 06:26:25

试析建筑施工技术与工程质量造价的关系

摘要:在现代的建筑施工中,项目管理就是要在限定的预算、时间和空间中,组织人力与物力按照一定的秩序实现建筑工程的既定目标。质量是建筑的灵魂,工程造价的控制是实现建筑企业效益的有力手段。本文将结合天津市某建筑工程实例对施工技术与工程质量和造价的关系加以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工程质量;工程造价;关系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社会经济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行业的促进作用毋庸置疑。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诸多建筑工程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开展,同时也带动了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最重要的两个要素就是建筑产品的质量和实施工程的造价。建筑产品质量的保证离不开在建筑施工中采用先进而科学的施工技术,而施工技术对工程造价同样也有直接的影响。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对工程质量和造价的直接影响

现代建筑多属于高层建筑,对于施工技术有较高的要求。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发展历程进行总结,不难发现,新型建筑的出现必然伴随着施工技术的改进和更新,以适应建筑行业发展的步伐。在建筑工程展开前,如果能够确定优良的施工方案,也即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将会使该工程的工期大为缩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工程费用及成本,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也可以将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加以提高。如在天津市的某高层建筑工程中,进行施工时,涉及到的施工技术非常多,以高层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框架进行的模板工程这一分项工程为例加以分析。

在传统的架构钢筋混凝土框架模板工程施工中,常利用定型钢模板进行框架制作,这是由于这一模板在运输、组装和拆卸中都非常便捷,而且损耗较低,便于重复多次利用,对于工程工期的缩短及工程造价的控制极为有利。

然而在该高层建筑工程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架构中,因为框架的柱与梁交接处,即通常所说的柱头,其设计的尺寸及规格多变,导致钢模板组装的模数不符合设计的尺寸,在施工中无法利用定型钢模板制作框架,给施工单位造成了柱头部位的框架模板无法施工的困难局面。这种情况的常规解决措施就是用木模板代替钢模板进行施工。然而木模板具有诸多缺陷,其木材的成本极高,而且在制作与安装中需要较高的人工费用,同时会将工期极大的延长。针对这一问题,该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通过对施工技术的探索与研究,决定利用异型钢模板对框架的柱头部位进行模板制作。根据设计的施工图,该施工单位按照定型钢模板的模数、尺寸、材质与规格等相应制作标准展开了异型钢模板制作。通过这样的措施,不仅避免了木模板的诸多缺陷,同时还提高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大幅度的缩短了施工的成本和工期,最终实现了预期的工程造价与质量。

1.1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分析

在天津市这一高层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分项工程是整个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分部工程之一,其质量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极其重要的决定作用。在钢筋混凝土框架模板工程的柱头部位如果采用的是木模板,一旦模板的固定稍有差池,就会在混凝土的浇筑中使模板轻易膨胀,对框架梁与柱的截面尺寸都难以加以把控,不仅会给建筑物在外观上造成影响,同时还会影响框架施工质量,从而对整个建筑工程都有不利影响,常会带来浇筑混凝土及模板工程的二次施工。

1.2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

在这一实例中,如果没有对施工技术加以更新,在传统的定型钢模板不能用于柱头部位模板工程的情况下转用木模板,不仅所需木材价格高昂,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损毁,需要较大的消耗量,同时很多时候也不能进行重复使用。尤其是在这一高层建筑中,柱头部位较多,需要的木模板数量较多,会导致在制作中的材料费、人工费与机械费十分高,而且在进行模板的安装固定中还需要高昂的机械及人工费用,以及其他相关材料的费用支撑。另外,一旦固定不稳在混凝土浇筑时出现膨胀,二次浇筑及制作需要更多的费用,对工程的造价控制会产生严重的影响。而在施工实际中,施工单位采用了异型钢模板,不仅便于重复利用,而且成本较低,大幅度的降低了该分项工程的造价,从而使整个工程的造价得到控制。

2.工程质量与造价及工期的关系

对建筑工程进行评定时主要的评价标准包括三个指标,分别是工程质量、工程造价和施工工期。在建筑工程中,质量是在建筑产品与现行规范及相关标准相符的基础上,对技术标准与用户的使用功能加以满足的程度。工程造价是对于某工程项目来说,从工程设计到施工过程,直到使用这一全程中发生的全部成本。而工期就是一项工程,从建设开始到完工所用的全部时间。

工程质量、造价和工期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同时又存在一定的矛盾。三者相互依存,将它们之间的关系处理妥善有助于实现工程效益。同时,三者又存在一定的矛盾。质量优良的建筑工程可以实现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可以发挥良好的使用效果,具有较长的使用年限等,如果对目前的施工技术及水平不加考虑,一味的将工程质量标准提高,将会导致施工成本的投入加大,对工期造成影响,导致投资处于失控状态,甚至会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所以在对工程质量、造价及工期的关系进行处理时,要以确保工程质量为基础,对工期进行合理安排并尽量的减少机械及人力的投入。在施工中如果不考虑合理的施工工期,只是追求施工速度,造成赶工期现象,对施工程序及建筑工程客观龄期故意忽视,将会导致工程质量无法有效保证,也会使建设成本增加。因此,在施工中,要按照工程的施工程序、客观龄期及必须的建设周期进行工期的确定,才能实现工程的造价与质量处于可控状况。较低工程造价固然有利于建设费用的节约,但如果只对报价加以重视,使招标过程中出现盲目压价现象,对施工的水平及工程的效益缺乏足够的重视,使缺少相应资质的建设单位中标,在后续的施工中势必会出现工期拖延现象,而且工程质量不能保证。而过低的造价会对具有较强施工能力、信誉良好的施工单位员工积极性调动产生不利影响,对工程的质量与工期都有不利的影响,所以合理造价是实现工程工期和质量的基本保障。

3.建筑施工技术和工程质量的关系

对于建筑施工单位而言,进行施工技术管控的相关人员,必须要对建筑施工中采用的施工技术严格的进行管控,进而保证其实施的规范性和标准性,同时,要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了解,明确可能发生的突况及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施工技术,以便在施工中对突发问题进行高效、迅速而及时的处理与控制,为工程施工的顺利展开提供全面而完备的技术支撑。施工人员及相应的管理人员要对施工的工序和相关的技术规范及要求进行熟练掌握,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施工,为工程质量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证。在上述实例中,要提高该高层建筑的工程质量,就必须要对各相关的施工技术加以严格控制,主要包含混凝土的施工技术、钢结构的施工技术、模板工程的施工技术等。

4.建筑施工技术和工程造价的关系

4.1施工技术和工程造价相互独立

在建筑中,施工技术和工程造价是相对独立的两个概念。我们通常所说的工程造价,主要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建筑工程的建筑成本,还有一层含义是在基建工程的承发包价格。通俗来说,工程造价是在展开建筑工程中主要的生产项目、生活福利建设、辅助生产及相关设备的安装工程等全部所需的费用。施工技术主要是指实现工程施工中涉及到的关于砌墙、测量与立柱等各个工序和环节的技术,属于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组成内容。建筑工程能否顺利开展,主要取决于工程的组织和施工技术合理与否。由此可见,工程造价是工程预算的重要环节,施工技术是施工组织设计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两个概念是相互独立的,然而,施工技术可以直接影响工程造价。

上一篇:浅谈园林绿化工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下一篇: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