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通加猪胆汁汤临床新用解析

时间:2022-03-01 04:16:32

白通加猪胆汁汤临床新用解析

出处汉・张仲景《伤寒论》。

功效回阳救逆,宣通阳气,反佐避拒。

方药组成葱白4茎,干姜1两,附子1枚(生,去皮,破8片),人尿5合,猪胆汁1合。

服法与禁忌上药5味,以水3 L,煮取1 L,去滓,纳胆汁,人尿,和合相得,分温再服,若无胆亦可用。

经方方论

本方是白通汤加猪胆汁、人尿组成,目的在于破阴回阳,宣通上下阳气,阴阳交合,则载阳证消矣。

白通汤加猪胆汁、人尿取反佐之用,避免阴寒极盛,格辛热药于外,拒而不纳,今加咸苦胆汁,从阴引阳,顺从其性,以求融合为治。

服法云“若无胆亦可用”,其实,配胆汁十分重要,之所以说亦可用,是说猪胆汁不常备,证又急,不得苦等,须得急治,故尔若无胆汁亦可服。事实上,有胆汁与无胆汁是不一样的,有则反佐以取用,药证相合,取效立验,否则,效不佳。

经方新用

白通加猪胆汁汤加茵陈30g,郁金15g,白术15g,猪苓15g,泽泻12g,治疗甲肝,证属寒湿阴黄、困顿脾阳。

白通加猪胆汁汤去葱白配人参15g,细辛5g,苏子12g,葶苈子10g,治疗心衰肺绝之暴喘。

白通加猪胆汁汤加人参12g,桂枝12g,草果仁10g(去皮打碎入煎),槟榔12g,大腹皮30g,治疗脾肾阳虚之臌胀水肿。

医案举例

例1患者,男,39岁。开始腹胀便溏,呕恶厌食,神疲肢倦,时过1周,目黄尿黄,面垢晦黄,胁肋隐痛。化验肝功:谷丙转氨酶120 U,絮浊(+),胆红素(+)。诊断:甲肝,属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刻诊:面垢晦黄,口苦厌油,胁肋胀痛,腹胀便溏,气短乏力,肢端欠温,烦寐不安,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滑,脉弦滑,左亢右衰。

辨证:肝胆瘀热,寒湿困脾。

治法:利胆退黄,温阳化湿。

方药:白通加猪胆汁汤化裁。

组成:干姜10g,白术15g,制附子9g,茯苓30g,泽泻15g,猪苓30g,茵陈30g,郁金15g,枳实15g,板蓝根30g,白蔻15g,猪胆汁1匙(对入药汁内)。1剂/日,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

复诊:药服1周,里虚中寒见恢复,腹胀满减半,黄疸见退,口苦呕哕消失,脉转平缓,继服上方10剂,诸症大减,惟身有疲乏感,肝功尚在恢复中,上方加当归15g,白芍15g,黄芪30g,继服7剂,复查肝功正常,为巩固疗效,除间断服药外,定期复查,以防反弹。

例2患者,男,2.5岁。就诊于1983年12月3日。不慎风寒,鼻流清涕,转即咳嗽痰鸣,夜间突发暴喘,鼻翼煽动,神情不安,躁动不宁,口唇黯红,时欲干呕,甚者呕吐痰涎,肢冷畏寒,额汗津津,时有神识恍惚之感。听诊:心率145次/分,肺有哮鸣及湿音,指纹命关紫黯。

辨证:风寒闭肺,心衰暴喘,血脉瘀阻,肺失肃宣。

治法:温肺开闭,救助心阳,宣肺通瘀,降气平喘。

处方:麻黄3g,干姜5g,制附子6g,人参5g,炙甘草5g,桃、杏仁各5g,细辛2g,苏子6g,白芥子5g,葶苈子7g,猪胆汁半匙(对入药汁内)。1剂/日,水煎100 ml,每次服15 ml,3小时1次,昼夜尽剂。

1月6日复诊:肢温汗止,喘咳见缓,鼻有微煽,余症同前,继服原方3剂,服法同前。

1月9日再诊:喘咳已平,夜卧汗出,口唇转红,此乃肺气平和,血脉调畅之征,但精神疲惫,夜寐惊惕,上方去葶苈子、白芥子,人参易沙参,外加天虫12g,蝉衣10g,钩藤10g,连服5剂,诸症悉除。

按语

四逆汤、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三方药物组成基本相同,只是量有增减,个别药物稍有变化,但其中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以辛热药为主,共治阴寒内盛,阳虚厥脱的病证。三方在主治上略有区别,四逆汤治四肢厥逆证;白通汤通达上下阳气,以治载阳证;白通加猪胆汁汤,治在厥逆证的基础上,出现格阳证,故用猪胆汁反佐以取,避拒反纳,较四逆汤证为重。此3首方剂是在同一病机基础上的兼症变方,由于仲景论证明确,辨证清晰,组方严谨,一二味药的增减,即可看出病情的内涵,非大医者,难达如此圣度。

上一篇:妊娠糖尿病的诊疗策略 下一篇:脂必泰胶囊与阿托伐他汀疗效及安全性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