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救济讲话

时间:2022-03-01 02:47:57

救灾救济讲话

知难而进,扎实工作

全力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在全市城市低保暨农村救灾救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5年7月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市政府同意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市民政局张局长传达了省城市低保暨农村救灾救济工作会议精神,市委张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村救灾救济工作作简要回顾,并对如何搞好下半年农村救灾救济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上半年全市农村救灾救济工作回顾

救灾救济工作是民政部门的主要工作,是民政工作的主线,它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好救灾救济工作能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心和爱护,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局党委的部署,把救灾和安排好灾区群众生活提到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执政为民的高度来认识,坚持“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助与扶持”的救灾工作方针,充分发挥指导县区救灾工作的职能作用,实现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领导提出的“要让灾区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房住”的目标,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

1、认真做好救灾工作。我市每年都有低温、干旱、暴雨、冰雹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为确保在灾情发生时能及时、快速传递灾情,给各级党委、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市、县区民政部门健全了汛期值班制度、制定了救灾紧急预案,坚持24小时值班。今年上半年全市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特别是6月29日至7月3日,我市发生近十几年来未有过的强降雨过程,降雨量最多处222.5毫米。这次灾情呈现三个特点:一是降雨集中;二是来势凶猛;三是危害极大。这次强降雨过程使全市89个乡镇861个村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人口81565户、384128人次。农作物受灾26.3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92370亩,经济作物71435亩,其它120亩。绝收面积8.08万亩。因灾民房倒塌557间,圈舍211间,损坏房屋1615间;死亡1人,死伤大家畜5头;校舍、卫生院所(室)、水利设施、交通、通讯、电力设施、县乡村机关房屋、厂矿企业设施等也不同程度地遭受损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6213.2万元。秦州区因大雨造成294座双孢菇大棚倒塌,185座大棚部分墙体倒塌,直接经济损失306万元。

灾情发生后,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都十分关注灾区受灾情况,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安排部署救灾工作。7月4日,市委副书记张同志、副市长张同志带领民政、水利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及时赶赴秦州、麦积、清水、张川等县区亲临一线实地察看灾情,指挥基层抗灾救灾,关心灾民疾苦,深入灾民家中问寒问暖。使基层干部和灾区群众深受鼓舞,坚定了抗灾救灾的信心。“灾情就是命令”,灾情发生后,我们民政部门都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随即启动救灾预案,组织人员及时奔赴灾区开展救灾工作,真正做到三个第一,即第一个上报灾情;第一个赶赴灾害现场;第一个将救灾物资调运灾区。使灾区人民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从而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积极开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虽然经历了大灾大难,但灾区群众人心安定,社会稳定,灾区生产生活秩序井然。

在做好调查核实和统计上报、妥善安排群众生产生活的同时,多次派人向省厅汇报灾情,积极争取救灾资金,上半年我们共争取恢复建设救灾资金1410万元,已下拨救灾资金1237万元,基本落实到群众手中,帮助受灾群众和困难群众度过难关。

2、狠抓灾民建房工作。我市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地区,每年都程度不同的发生阴雨暴洪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使部分群众的住房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对他们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给他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困难。据调查统计,截止目前,全市发生山体滑坡和出现滑坡险情的涉及57个乡镇、131个村的3446户、16637人,民房21597间。全市有129个乡镇、996个村、4664户、21508人因雨倒塌房屋9879间,损坏或造成危房12812间。近年来,市、县区民政部门都把救灾工作的重点放在灾民建房工作上,组织人员,集中力量,对全市的重灾区和重点山体滑坡地段逐一进行察看,摸清底子,并根据掌握的情况,制定了较为切合实际的灾民建房计划。根据“集中财力、分步实施”和“先倒塌、后损坏、先集中、后分散”的原则,对灾区困难群众进行救济,帮助其尽快重建家园。并采取村委会帮助、亲友邻里相帮等多种形式对其他群众进行了妥善安置,保证了灾区群众有房住。我局还组织各受灾县区根据民房受损情况,拟定受灾民房恢复建设实施方案,及早制定民房恢复建设计划,确保民房恢复建设工作顺利开展。止目前,共下拨灾民建房款206.2万元、经过努力全市已建成3752间,使大部分重灾户顺利搬进了新居。

3、认真做好救灾资金的管理使用工作。一是建立定期不定期检查、对帐制度。市、县区民政局定期不定期组织人员深入乡镇和困难群众家中调查了解救灾资金发放使用情况,做到救灾粮、款、物了如指掌。一方面市民政局与县区民政进行对帐,每季度至少对帐一次,对拨入数、发放数、余额全面掌握,通过对帐,实行正常的监督管理。另一方面县区民政局与乡镇进行对帐,每月至少一次,对当月的发生额,余额进行对帐,通过对帐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及时纠正,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建立推广困难群众生活定期探视制度。甘谷县努力探索新时期农村救灾救济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式,建立了农村“三缺户”生活定期探视制度,县乡村组干部通过采取“一看二谈三帮”的探视方式将“三缺户”生活情况直接掌握在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取得了明显效果。结合我市连年受灾、群众家底薄、农村缺粮面大、在较长时期内总会有一部分群众需要救济的实际,我们及时推广甘谷县做好困难群众生活工作的经验。层层建立责任制,大力推行“千村百户”灾民定点定时定人探视帮扶制度,即民政部门根据灾情和困难程度实际,确定重点乡镇和村,由县区、民政部门领导和干部每人确定3—5户灾民和特困户,实行定人定点定时探视,定期了解这部分灾民生活方面的困难。通过对这部分灾民生活的探视了解和实施救助,不仅使救灾救济工作做到了及时有效,而且还能够全面掌握本地灾民群众生活的整体情况,另一方面通过对这部分灾民的探视了解和掌握本地灾民群众生活的整体情况,为全面实施救济提供科学依据。市民政局机关65名干部职工与甘谷县武家河乡黑峡沟村、王家窑村的126户村民结成帮扶对子,坚持每三个月探视一次,今年已两次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帮扶村为黑峡沟村治河修路争地工程投资3万元。为王家窑村50户特困户每户捐助了200元的春耕生产启动金、1袋化肥、1套棉衣和1套科技资料,同时还组织市复退军人精神病疗养院的医护人员现场为120名村民免费治病、免费送药价值达3000多元。截止目前,全市共确定2717名干部(其中县级干部209人,科级干部9301人,民政系统干部151人)联系了2095村的9301户41527人。困难群众生活定期探视制度的建立和推广,使我市“三缺户”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重大疾病患者基本得到政府救助,确保了农村社会稳定。三是实行《救灾款物发放证》制度。为使救灾款物确保发到重灾区、重灾户和三无户(无钱、无粮、无自救能力的户)手中。秦安县坚持专款专用、重点使用、救助到户的原则。率先实行《救灾款物发放证》制度,按规定程序确定救助对象,将救灾款物发放到户。将救助证作为政府在特定的救助时段内,对需要救助的灾民实施生活救助时,向救助对象发放款物的凭证。凡符合政府救济的农村居民,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向户口所在地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经村委会初审,由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评议小组评议,并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包括:接受资金物资数量,救助对象,救济标准、数量和时段等。经公示无异议的,上报乡(镇)政府核准。同时,乡(镇)政府报送县区民政部门备案。申请救助的灾民困难户经批准后,凭户主身份证到乡(镇)经办机构领取灾民救助证。

乡镇政府在发放灾民救助证的同时,建立灾民救助台账,作为救助证发放的凭据。灾民救助证及台账的主要内容包括:灾民救助证编号、户主姓名、身份证号、受灾情况、需救济情况和救助记录、领取人和经办人签章等。救济名单和数量确定后,救灾款物必须全额按照确定的名单和数量发放到被救助灾民和贫困群众手中,并在《救灾款物发放证》上认真进行登记,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用救灾救济款扣减被救助灾民和贫困群众所欠的税、费、欠款、借款等。灾民救助证按荒情救济(春荒、冬令、新灾)时段发放,阶段性使用。止目前,全市共发放《灾民救助证》12万多本,这一制度的实行受到了困难群众的拥护和赞誉。

4、积极开展社会救济工作。对五保户、特困户等弱势群体开展救济是民政的重要工作之一。一是以做好春荒群众生活安排为主线,妥善安排好全市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据统计,元至接新期间,全市有20.34万户,99.94万人因灾缺粮,共缺粮7895.72万公斤,其中“三无户”有8.54万户、30.38万人,缺粮1814万公斤。他们是农村最困难的群体,确保他们的生活不出问题,就是既保证了救济重点,又使有限的救济资金集中用在了“刀刃”上。上半年我们适时下拨春荒口粮款700万元,使全市农村困难群众普遍得到了救济。有效地帮助灾区群众渡过灾荒,保证了部分特困群众的生活不出问题。二是做好五保供养工作。为进一步抓实、抓好五保供养工作,上半年开展了农村五保户调查工作,核准了五保户供养人员及应纳入供养人员的基本情况,全市共有五保户6535户、6594人,已保5678户、5988人,未保867户、966人,年需支出五保供养金419.8万元。我们集中人、财、物力,建设了一批规模适当、设施完备的新型农村敬老院。到目前为止,全市共兴办敬老院66所,并配备了一些责任心强、管理服务水平高的工作人员,为五保老人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真正做到了让农村五保老人在敬老院中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生有所养、死有所葬。维护了五保对象的根本利益,使他们真正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三是切实做好春节期间困难群众的走访慰问工作。我们十分重视困难群众的年关生活,每年在春节期间对困难群众进行走访慰问,特别是对特困户、五保户、重灾户进行了走访、慰问,使困难人群能和全市人民一道过上一个安乐、祥和的春节。四是做好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根据《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上半年对流浪乞讨人员实施救助1107人,共支出遣送和救助经费21.5万元。救济工作的开展有效地解决了全市困难群众和流浪乞讨人员的生活问题,确保了他们有房住、有衣穿、有饭吃,杜绝了非正常情况发生,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虽然救灾救济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新时期救灾救济工作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少数地方政府领导对救灾救济工作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政府救灾责任落实不好,过分强调财政困难,救灾资金列而少支、甚至列而不支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县区对市上下拨的救灾资金下拨不及时,不能很好地满足救灾应急工作和受灾群众的基本需求,影响了救灾救济工作的时效;有的县区对中央和省上救灾资金管理使用的有关政策规定执行不力,没有建立救灾资金专户管理、封闭运行制度,挤占、挪用救灾资金等问题时有发生;有的县区救灾救济工作底数不清,工作不够扎实细致,报灾不实,各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衔接配合不力,救灾救济工作手段落后,工作经费缺乏。这些问题,需要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予以高度关注,并切实加以研究解决。

二、今后一个时期要突出抓好的主要工作

(一)强化救灾资金管理,提高救助水平。对救灾资金管理工作,局党委始终高度重视,逢会必讲,一再重申。这次会议我们不仅仍然要强调这一问题,而且要深入研究讨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救灾资金管理使用的具体措施。总的看,这几年救灾资金管理使用工作经过各级党委政府的不懈努力,已有很大好转。但是,也应清醒地看到,仍有少数地方党政领导和民政部门的负责同志置中央和省上的政策规定于不顾,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致使救灾资金管理工作中的违纪违规问题时有发生。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问题是在中央和省委三令五申要求抵制腐败、加强监管、认真查处和纠正救灾资金违纪违规问题的大背景下存在的。当前,我们正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民政部门高度关注。救灾资金是灾民的“救命钱”,管好用好救灾资金,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一定要高度警惕,严格按规定办事。为了切实加强救灾资金管理使用工作,从源头上防止和纠正救灾款违纪违规问题,省民政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救灾资金管理使用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的要求,请各县区务必认真贯彻落实: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甘政办发〔2001〕58号文件,在全市普遍建立救灾资金专户管理、封闵运行制度,将救灾资金的使用严格确定在解决灾民的衣、食、住、医等困难以及紧急抢救、转移安置灾民和灾民倒塌房屋的恢复重建范围之内,决不允许将救灾资金用于平衡预算或挪作他用。二是要认真落实各级政府救灾工作责任,及时列支救灾资金,并在省、市救灾资金下拨到位之前,优先安排本级救灾资金。三是要进一步规范救灾资金的申请程序,坚决纠正核灾不实、报灾不准、掺加水分等现象。四是要严格救灾资金发放时效。各地春荒、冬令灾民生活救济资金必须在30日内下达到乡镇级,乡镇级财政和民政助理必须在15日以内落实到灾民手中。五是要继续实行灾民建房的淘汰制。凡被市上列入正常灾民建房的县区,一经发现有救灾资金违纪违规问题,一律取消灾民建房项目,并至少在三年内不再考虑。六是要加大处罚力度,凡挤占、挪用、截留救灾资金的县区,一经查出,市上要在下次拨款时,从下拨县区的救灾资金中扣减大于违纪资金数额的救灾款。七是要推行对救灾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跟踪问效和定期审计制度。进一步加强与财政、审计、纪检监察部门的配合和协作,定期不定期开展对救灾资金的审计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八是要对救灾资金实行核销制度。省、市救灾资金由市上下拨到县区的15天、乡镇的30天后,各县区要分别将救灾资金的出库单、拨付资金文件等材料上报市民政局。对逾期不报的按救灾资金尚未下拨对待。九是要建立救灾资金到位情况的通报制度。根据民政部要求,春荒和冬令救济资金由市上下拨15天后开始,每隔7天向社会公布一次资金到位情况,直至全部发放到户。十是要对救灾资金违纪违规实行一票否决制。在执行民政系统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凡查出在救灾资金管理使用中有违纪违规问题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制,当年不能评定为先进。十一是要加强对救灾捐赠款物的管理和使用。各县区要严格按照上述要求,切实做好救灾资金管理使用工作,努力提高救灾救济工作水平。

(二)落实民政部“三个规程”,规范救助行为。民政部今年制定下发的《应急救助工作规程》、《春荒冬令灾民生活救助工作规程》、《灾区恢复重建工作规程》是民政部对救灾救济工作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深化救灾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也是适应新形势要求,进一步规范灾民生活救助工作,推进救灾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今年4月,已将上述“三个规程”转发各县区。各县区民政部门要切实把贯彻执行“三个规程”作为全面加强救灾救济工作,提升救灾救济工作整体水平的核心内容来抓,认真组织学习,全面理解和把握规程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在灾害应急工作中,要注意根据灾情及时启动相应的救灾应急预案,及时转移安置灾民,在灾后24小时内将各项灾民救助措施落实到位,切实提高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在灾民生活救助工作中,要注意在坚持以往灾民救助“四联单”的基础上,认真执行《灾民救助卡》制度,并建立《灾民救助花名册》、《灾民救助人口台帐》,按时逐级上报备案,实现灾民救助工作规范化管理。要进一步加强对重点灾区灾民生活救助的监控工作,明确监督的措施、工作步骤和奖惩办法,全面落实春荒、冬令灾民救助资金基层公示制度。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要注意规范恢复重建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我市灾民建房措施,特别要明确各级政府恢复重建工作的责任,健全恢复重建项目管理的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要全面落实恢复重建备案制度,实行项目管理和项目责任终身制,做到恢复重建项目逐级备案,灾民倒房恢复重建工作管理到村到户。

(三)建立救灾应急机制,提高救助时效。国家实行救灾工作分级管理体制,是救灾工作改革的重要举措。根据救灾分级管理体制,地方各级政府都有救灾责任,救灾事权主要在地方。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救灾工作分级管理体制已基本建立起来,大部分县区贯彻落实了市政府的要求,不同程度地列支了救灾款,救灾资金分级负担的框架已基本建立,改变了以往大灾小灾一律靠上级拨款的局面。但也有少数县区,存在着单纯依赖上级的“等、靠、要”思想,一味强调客观原因,至今没有按要求列支救灾款,列而少支的现象比较普遍。各级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救灾工作,十分关心灾民生活,各县区政府要加强领导,加大地方投入,全力做好救灾救济工作。我们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出发,明确各级政府的救灾责任,落实地方列支的救灾资金。一是要认真落实灾害管理分级负责制。按照省政府《甘肃省农村自然灾害应急救灾预案》的规定要求:特大灾、大灾由国家和省上视情给予补助,一般灾和小灾基本上要由市、县承担起救灾责任。民政部门的同志要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求得领导重视,主动与有关部门加强协调争取支持和帮助,力争列支数量逐年有所增加,逐步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二是要把救灾装备的改善和提高现代救灾管理水平作为提高救灾救济工作整体水平的关键环节来抓,及时为救灾工作配备必要的微机、摄像、通讯等装备,全面提高灾情信息管理和救灾应急水平。同时要做好现有救灾帐篷的回收、储存、保管工作。三是要把经常性社会捐助工作纳入各县区民政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规范经常性社会捐助站点工作,在有条件的城市社区建立“慈善超市”,营造人人关心灾民和特困群众的社会氛围,推动社会捐助事业深入、健康、持续发展。

三、做好当前农村救灾救济工作的几点要求

今年上半年,全市大部分地方旱情严重,局部地区还发生了严重的雪灾、沙尘暴、低温冷冻、洪水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特别是4月以来,全市降水增多,冰雹、暴洪、滑坡、泥石流灾害频繁。从气候趋势预测和灾情会商结果看,我市部分地区气候仍比较反常,部分流域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较大,救灾救济工作的形势不容乐观。对此,各级政府和民政部门必须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清醒头脑,决不能麻痹大意。要牢固树立防大汛、救大灾的思想准备,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充分一些、更扎实一些,牢牢把握防汛救灾的主动权,切实做好各项救灾措施的落实。

首先,要切实加强对救灾工作的领导。各地要把救灾工作作为当前的大事来抓,层层落实救灾工作责任制,切实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要切实做好救灾人员、装备、资金、物资的准备工作,一旦灾情发生,要立即投入救灾工作。特别要对灾害易发地区进行认真排查和及时处理,并建立灾害预警和乡村干部值班制度,确保汛期群众安全和信息畅通。有险情征兆时,要提前做好群众转移安置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其次,要严格灾情报告制度。要认真执行灾情报告的一系列具体规定,进一步加强灾情信息管理工作。重大灾情发生后,各地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将初步情况报市局,灾情稳定之前执行24小时零报告制度。对于死亡、失踪10人以上或其他严重损失的重大灾害,要同时上报省民政厅。各地在报送灾情的同时,必须报告各级政府的救灾投入和灾民生活安排情况。要加强灾情的核查上报工作,确保灾情准确客观,实事求是,防止夸大,也要防止漏报、迟报。对不及时报灾或瞒报、虚报灾情的人员和事件要进行严肃处理,以维护灾情管理工作的严肃性。

第三,确保灾后紧急救助措施的落实。各级民政部门要普遍建立县、乡(镇)两级救灾应急预案,按照预案要求认真落实救灾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并根据本地灾害特点和救灾实际,加强救灾储备设施建设,储存必要的救灾物资,确保灾害发生后各类救灾物资调运渠道畅通,方便迅捷。并调整本地救灾储备物资的布局,商财政等有关部门采购必要的救灾物资,以确保救灾应急需要。县级民政部门要在灾后发生的第一时间内赶赴灾区,在灾害发生24小时内将方便食品、衣被、净水、药品、帐篷等物资发放到需紧急转移安置的灾民手中,保证灾民有临时住所,有7-10天的口粮,有换洗衣服和卧具,有干净的饮用水。

第四,妥善安排好灾民生活。各地要把灾民生活安排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深入村户,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掌握灾情损失,摸清重灾户、缺粮户底数,认真扎实地做好灾民救助工作。要把灾民救助工作贯穿于村务公开之中,严格实行“灾民申请、村委会公示、乡镇审核、县级民政部门批准”工作程序,全面落实《灾民救助花名册》和《灾民救助卡》制度。要继续推行我市以往行之有效的救助形式,积极开展对灾民的探视救助活动,落实各项救灾工作措施,有效保障灾民基本生活。

同志们,当前救灾工作正处于一个开拓创新、不断完善发展的关键时期,救灾工作既面临严峻的困难挑战,也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各级民政部门要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意识,模范践行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满腔热忱为灾民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圆满完成各项救灾救济工作任务,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开展对行政执法检查评议的实 施 意 见 下一篇:乡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暨德合村四级路开工典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