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固然重要,玩具更为重要

时间:2022-03-01 11:17:23

玩,固然重要,玩具更为重要

那年,在德国考察幼儿园教育,留下深刻印象的有这么几点:园舍通常都不大,幼儿人数大多不过百人,幼儿园星罗棋布地遍及城市和乡村的各个社区,室内外环境像“家”一样温馨,所以德国人通常把幼儿园视为幼儿的第二个“家”,有的幼教机构干脆就叫“儿童之家”;幼儿园通常看不到“集体教学活动”,以个别、小组、户外活动为主,班额通常也不大,十几个二十几个幼儿的居多数,且班级和年龄界限并不明显,事实上,实施的基本是小班化的混龄教育;知识传授并不是幼儿园主要的“教与学”活动,让孩子通过自主结伴或和教师一起开展“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室内外各种区域的活动,是幼儿和教师开展日常“教与学”活动的常态。细品下来,他们对于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儿童学习的方式和特点、幼儿阶段学习品质培养的重要性有完整而深刻的认识。

以发起幼儿园运动而闻名于世的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早在十八世纪二十年代就提出,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内在”生长法则,使之获得自然的、自由的发展。为此,他重视教育中儿童“自我活动”的意义,并提出了“游戏教学”原则。他不仅视游戏为幼儿园教育的主要活动形式,而且还为儿童创制了一套玩具,他把这套玩具称为“恩物”,意即上帝赐予儿童的礼物。

我国有学者早在研究中发现,在97%的自由活动中,孩子都是在玩玩具(华爱华,1998)。当然,这个玩具的概念是广义上的,既指专门工业化生产出来的玩具,或成人以及成人和孩子一起自制的玩具,也指可成为孩子在游戏过程中使用到的各种替代物或表征手段的日常用品、自然材料乃至废旧物品等。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如果要让成人(主要指幼儿园教师或父母)全部自己准备或制作玩具和游戏材料,成人的负担会过重过大,并会因此影响孩子游戏活动的正常开展。而且,自制玩具或游戏材料大多较简陋,不甚牢固,不很耐用。

正因为如此,人们一直在寻觅真正既能满足儿童的游戏愿望,有效促进儿童发展,又能切实减轻成人准备或制作玩具和游戏材料负担的方案。我们可以在许多幼儿园看到,蒙台梭利教育很受追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有一整套可供幼儿操作使用的材料,即它为幼儿园教育提供了一个“有准备的环境”。然而,蒙台梭利教育方案毕竟脱胎于对智障儿童的矫治方案,因而存在诸如对孩子进行严重脱离现实生活的“孤立的感官训练”、操作方法固定不变、缺乏对儿童创造性发展的应有重视以及过于强调个别化学习、忽视儿童社会交往技能和语言发展等方面的不足。

就在这寻寻觅觅中,我们发现了“尼基丁教育模式及其儿童心智促进游戏”,这是由尼基丁(Nikitin)夫妇及其家族历时二十余年研发而成的、以积木为主要材料的儿童教育方案。尼基丁夫妇是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和作家,尼基丁教育模式及其儿童心智促进游戏所体现的关于儿童早期教育的理念及其方法,从前苏联时期一直到今天的俄罗斯都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广大幼教工作者和家长的推崇。尼基丁夫妇有关这方面研究的三本专著一时洛阳纸贵,在地下黑市被高价转卖,甚至有人在报纸上大登广告,征集尼基丁夫妇的三本专著。今天,全俄罗斯有几千家尼基丁俱乐部,人们在这里学习了解尼基丁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游戏方案,讨论交流儿童的早期教育问题,共同探讨更有效的早期儿童教育途径。

尼基丁教育模式及其儿童心智促进游戏之所以如此受推崇,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教育模式和游戏方案以对自己七个子女成功教育的丰富经验为基础,并由此形成了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游戏观等一整套教育理念。他们高度重视对儿童早期感知、注意、记忆、想象、创造力、逻辑思维、数学认知、前阅读和前书写、社会性以及良好学习品质等心智发育的促进工作,这正是当今世界对儿童及儿童教育认识逐渐深化的完整体现。系统的理论建构和完备的操作材料、游戏方案,为成人和孩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700多个以木制玩具为主要操作材料的游戏案例对不同年龄孩子提出了不同挑战水平的游戏任务,不仅让尼基丁夫妇自己的七个子女受益无穷,更使千千万万个儿童受益无穷。正因为如此,近年来,尼基丁教育模式及其儿童心智促进游戏也逐渐风靡欧美诸国。

写到这里,我们不禁又想起了我国现当代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其出版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专著《家庭教育》中讨论到为儿童选择“游戏与”应遵循的原则问题时所强调的几个观点:(1)“小孩子玩的是要‘活’的,不要‘死’的。”陈鹤琴认为,“真正‘活’的……小孩子玩了不会生厌的。例如皮球、积木、溜板、毽子、风筝等物”。(2)“小孩子的应当合乎几种标准的。”好的除了“是有变化而活动的”也即“活”的之外,还应是“可以刺激想象力和发展创造力的,如积木之类”。陈鹤琴先生在很多著述中反复强调“积木是一种很好的”,因为它既“质料优美,构造坚固,不易损坏”,又“能发展小孩子的创造力,小孩子拿到积木,可以做桌子、做凳子、做洋娃娃的家庭。年岁大一些的孩子,可以用积木造桥、砌屋、筑城、筑炮台、筑壕沟,还可以用积木代替日用的物品,和许多小朋友开店做买卖。凡是小孩子要做的东西,都可以用积木做出来。所以积木是小孩子最好的玩具”(陈鹤琴《儿童玩具与教育》)。在谈到玩具的作用时,陈鹤琴先生指出,“玩具在幼儿教育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正如中小学的教科书一样不可缺少。”他强调玩具是儿童生活、学习的必需品,是儿童不可缺少的伙伴。他同时指出,儿童“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游戏在儿童生活中的价值就如同工作、劳动在成人生活中的价值一样,极为重要。因此,在《儿童玩具与教育》一文中,陈鹤琴先生直截了当地指出,“玩,固然重要,玩具更为重要”。

看来,无论是古今还是中外的先贤智者,对儿童游戏与玩具的看法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正因为如此,在我们深入研究了尼基丁夫妇积二十余年之功形成的儿童教育模式及其儿童心智促进游戏之后,在我们打开那数量多达10盒、加工精细的木制玩具,一个个尝试着玩上一遍之后,我们认为,这实在是一套不可多得的上好的儿童玩具游戏材料和方案。所以,我们决定对它进行适当的本土化文化适应改造,然后把它介绍给我国的幼教同行和广大的幼儿家长。相信这套尼基丁教育模式及其儿童心智促进游戏,既有助于我国广大幼教工作者和幼儿家长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7月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2012年10月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更有助于我国千千万万幼儿的健康成长,并由此推动我国的幼儿教育进一步融入世界发展潮流。

上一篇:幼儿文学语汇学经验的发展与教育支持策略 下一篇:信息化助推幼儿园管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