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如何创建和谐的小学数学课堂

时间:2022-02-28 10:10:10

例谈如何创建和谐的小学数学课堂

什么是和谐的小学数学课堂,这是现代教育理论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和谐的数学课堂教学往往需要教学主体即教师、教学对象即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各个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

和谐数学课堂应该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目标的和谐,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为出发点,最终达成学生数学知识掌握和数学能力提升的和谐发展;二是教学过程的和谐,在动态的生成中不断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不断调适教和学两方面主体的关系,以期实现教师、课本、学生三者间的和谐。三是教学结果的和谐,其不仅仅指向于学生的所得,还应该包括学生的数学思想形成、数学能力提升,还包括了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的能力。这同样是一个动态和谐的过程。

和谐的数学课堂有着丰富的内涵,但在其实施的过程中,同样可以遵循一定的方法。要在数学课堂奏出和谐之音,具体说,要落实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用人本观念奏出师生关系的和谐之音

课堂教学的过程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交往的过程,这里面既有教师的教,也有学生的学。但不管怎样讲,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还要能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疑问,任何时候都要尊重学生。在平常的教学中,我每节课都会留出三到五分钟左右的质疑问难的时间,让每名学生都有机会说出自己不能理解的内容。

例:《三角形面积计算》教学片段

师:刚才,我们通过演示已经推导出了面积计算的公式,下面有两道习题,同学们先来练习练习。

(师巡视,发现两名同学不会做)

师:可能我们不少同学刚才一时没有听懂,不要紧。来,我请两位同学一起上台和我再做一下刚才的操作。

(师与刚才不会的同学一起画、剪、折、拼)

师:刚才的操作有趣吗?

生:有趣。

师:那么,你从有趣中知道了什么?

生:三角形的面积是同底等高长方形的一半,在计算的时候要除以2。

师:那么,书上那两道题目现在会做了吗?

生:会了。

教师唯有去掉自己在课堂上的“王者形象”,从学生兴趣入手,关注每名学生的成功,心中永远有我们这些可爱的孩子,能够始终站在为孩子着想的角度教育孩子,这样的数学课堂才会奏出和谐之音。

二、用合作观念奏出生生关系的和谐之音

要想真正达成学生能力的提升,必须要通过数学小组或者同桌间的共同合作,通过讨论、研讨等互动有效的活动,推进教学的顺利进行,提升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同时,还可以有效弥补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兼顾的问题,可以让每一名学生都在自己适应的环境中进行评价、补充,互为启发。为此,小组合作教学如何充分发挥其作用,应该是和谐生生关系研究的重点。

例:《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教学片段

师:通过刚才的讲解,大家一定对百分数的应用有了一定的理解。不过,老师今天遇到了一个小麻烦,我想得到你们的帮助。我准备组织同学们以班级小组为单位去动物园参观,交通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十个人(含十人)以内,三人全票,其余是半票;春风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十个人(含十人)以内的票价优惠25%。当初,两家旅行社开出的人均价都是800元,我们班级小组有8人的,有9人的,也有10人的。如果你们小组去,准备选择哪一家?你们还想对其他小组提什么建议?

请大家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来研究这一道题,注意要求,先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后再相互交流,然后小组评选出最佳方案,再推举出一个发言人进行班级发言。让学生之间的合作得到有效的落实,才能让课堂更好地奏出和谐之音。

三、用赞赏观念奏出生成关系的和谐之音

生成往往是教师容易忽视的方面,因为生成与教师的教学计划往往相悖。但生成又是最鲜活最即时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学的生成和预设之间永远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也是和谐课堂的重要组成。水平高的教师,往往能够根据学生的生成,因势利导,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进而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运用好教学的生成呢?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质疑,同时迅速加以总结归纳,普遍性的问题公开讲,个别性的问题单独讲,借问题来落实教学内容,构建和谐课堂。

例:《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个圆,请你们分别折出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和八分之一。

生:老师,为什么你要求我们折的都是二的倍数呢?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现在我们是要求对折。那么分成三等份应该如何分呢?大家尝试后再回答。

(生尝试后回答。)

生:老师,既然圆可以均分,那么其他图形可以均分吗?

师:是啊,我们都是用圆来做实验的,那么其他图形好均分吗?大家举举生活中其他图形的例子看。

(生举例。)

师:看来呀,不管是圆形、方形还是别的形状,我们只要能进行平均分,单位1的量没有变,用来表示的分数也就很简单了。来,让我们再一齐读一读分数的定义。

(生齐读。)

教师巧妙地利用了学生的疑惑,增强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彰显了和谐的生成理念。在课堂生成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对学生进行赞赏,相信孩子们都是有思想有创造力的,一旦课堂中的场景超出了教师的预设,教师一定要想想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只有这样,精彩的生成就会在课堂中彰显,和谐动人的乐章就会在课堂中奏响。

总之,和谐是一种课堂的追求,和谐也是一种气氛的构建,因为和谐达成了乐学、善学、会学,因为和谐达成了师生的共生,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奏出和谐之音,这正是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

上一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下一篇:浅谈初中生物课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