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热点评说

时间:2022-02-28 06:33:44

中央电视台《今日观察》

是谁造成了土地的闲置

高温天气下如何实施劳动保护

半垄断状态下银行服务收费该不该

钢材价格为何一路走跌

(一)

8月19日,国土资源部召开新闻会,公布了最新的房地产用地整治的情况。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土地闲置问题。据最新数据,截至2010年5月底,全国闲置用地2815宗,占地16.95万亩。究竟是谁造成了土地的闲置?国土部门的清查能不能解决土地闲置的问题――

掷地有声清查囤地

丰厚的利润让开发商不断地用各种手段来囤地

土地的稳定是社会安宁、民众安居乐业的保证,最关键的是地方政府的问责和担责

第二轮的房地产调控序幕已经拉开,还有一系列的政策将要出台

需建立长效机制打击囤地

《今日观察》:国土资源部正在查处的闲置土地有2044宗,涉及的土地总量是16.9万亩。这16.9万亩意味着深圳可以开发10年;北京可以开发4年;上海可以开发3年,所以土地总量很大。

丰厚的利润让开发商不断地用各种手段来囤地。开发商最主要的手法是挖坑待建,就是把地圈起来以后,挖一个坑在那里,告诉地方政府已经动工了,然后就一直不动,两年,三年,甚至五年过去了,还是一个坑在那里;第二个手法是分期建设,一块本来是十来万平方米的地,开发一个几十万平方米的住宅,然后分上一个五期,六期,七期,一期推个一两栋出来,这样从第一期等到第七期,房价已经翻了十倍不止了。

开发商还有很多囤地的手法,比如当时规划不合理的问题。比如长沙2007年的地王一直没有开发,大家表示政府的配套不够,政府当时承诺的没有兑现,最后大家谈判,把楼面价谈下来了,把楼面价谈下来以后才能开发建设。实际上那块地王如果按照楼面价来开发建设根本无法赚钱,现在三年了,还不能赚钱,但开发商囤地囤到现在,政府一让利,楼面价上去了,等于土地增值了三倍。

房地产违法违规查处的结案率比较低、查处难度大,最重要的是和整个中国的经济结构有关,中国的经济结构当中,特别是在地方政府比重比较大的就是土地财政,所以政府承担的责任应该占到60%;第二,因为是暴利,开发商有意囤地的现象很普遍,有意囤地的现象有很多的办法可以和政府来讲道理。

此次新闻会上,国土资源部有一个表态,就是要建一个长效的机制来打击囤地,这个长效机制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法,因为法有个限,法规有个限,所以要加大力度,要专项整治。要高压治理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我们之前没有那么大的力度。今年10月底之前要整治完毕,我们等着看结果和名单;其次,我们希望十月以后,能够按照规定,土地两年不开发就收回;再者,我们希望看到地方政府在执行宏观调控上,到底有多大的意愿、决心和力度。

现在土地招拍挂制度还没有明确地说明囤地要不要支付成本,所以就可以通过各种手段绕开监管,而自己不付出代价。如果在土地没有开发之前也征收递进税制,拍到地了,三个月之内可以不交税,三个月以后交税额度越交越高。如果要他支付成本,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只要不开发,就要付税,而这个税,时间越长,就付得越高,这个责任就会变成地方政府和开发商来分担这部分的成本,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彻底根治囤地最重要的问题是要把房价上涨的趋势扭转过来,囤地的最重要动机就是为了获取更大的收益。囤地的时间越长,实际上随着价格的上涨,它获取的收益就越高,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房价和地价上涨的趋势一直没有间断。国土资源部公布这些黑名单,其实是一个重要的政策信号,因为7月份的房价全国环比上涨了1.6%,年涨幅都超过了18%,所以国土资源部出台这些政策调控,实际上就意味着第二轮的房地产调控序幕已经拉开,还会有一系列的政策要出台。

土地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事情,在古典经济学里有一句经典名言:“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表示土地的稳定是社会安宁,民众安居乐业的保证,所以管好土地,首先要问责地方政府,两年没有开发,地方政府就一定要担当责任。城市的市长要对批出的每一块土地保证按时按质按量的推出住宅来。

(二)

今年夏天,高温天气频频光顾,不断挑战着人身安全,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工人在室外工作中暑身亡的事件。高温天气下,该如何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和基本权力?防暑降温,各出奇招,劳动保护如何与时俱进――

高温防护,何时不再“暂行”

缺乏劳动措施的保护是意外发生的重要因素

高温作业相关的分级作业标准已经不适应现在发展形势的要求,需要及时作出调整

必须要加强惩罚性的措施,相关规定的执行才会落到实处

《今日观察》:原来我们说的“热死人了”是个形容词,但是现在它是一个沉重的陈述句。天太热了有它的不可避免性,也有它的必然性。在很热的天气里,有很多室外工作的建筑工人、环卫工人还在坚持工作,《齐鲁晚报》记者在7月29号中午12点半到1点半,走访了多个建筑工地,很多工人都在工作。有的工地里,工人旁边会有一个放着盐水的可乐瓶子。但在更多的地方,连这样的保护措施都是没有的,更没有高温补贴或者其他劳动保护措施了。

高温作业属于职业病监管的范畴。现在的职业病防治法的执法主体有待完善修改:第一,就是哪个部门来监管;第二,就是国务院或者相关部门,比如说卫生部门、安监部门的一些配套的相关条例应相应完善;第三,就是技术规范标准层面,比如说高温作业,因为在法律上不会专门对高温作业立法,因为职业病的问题,第一位的是粉尘,第二位的是中毒,那么高温作业的影响,相对于这些种类就算是小类别,但是在大法上是涉及到高温作业这一方面的,而在技术规范标准上,比如说高温作业相关的分级作业的标准,基本上也都是上世纪80年代或90年代确定的,是不是有的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发展形势的要求,是不是需要及时作出调整?比如现在高温作业的任何一个规范标准,都没有说达到什么样的环境温度就应该强制性停止作业。

2007年,针对中暑事件的不断发生,卫生部和其他四部委了一个防暑降温的通知。通知非常明确地指出,用人单位在高温的时候,应该做什么,包括有预警的方案。在高温之前,要为员工做体检,而且要有高温时候的防范措施,并且在温度非常高的那一段时期是不能工作的。这也就是说,这些法律法规不再是有没有的问题,关键是它有没有被执行的问题。为什么就不执行呢?根本的就是没有一个惩罚的机制。为什么有些企业在高温下还在赶工期,因为企业对此所付出的成本几乎是零。

其实有过高温工作经历的人都会知道,如果企业的管理者,或者是工程的负责人,或者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注意一些简单的细节,比如说及时地给劳动者提供凉水,提供凉茶;提供一些必用的药品;设一些遮阴棚,让工人轮流地休息等,基本上“热死人”这样灾难性的事件可以避免发生。

以上说的这些细节基本上都被忽视掉了,这里面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多数在高温天气下工作的人,可以说都是弱势群体,很多都是农民工,他们对自己的权利没有什么太多的认识。另外,要强调法律的严肃性,比如说企业或者工程建筑项目的负责人,如果出现“热死人”这种事情,就一定要高额赔偿。如果他们有这个意识以后,就会非常严肃地去贯彻执行相关的规定。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改变我们的观念。在1995年的时候,美国芝加哥的夏天非常热,有700多个人就是被热死了。当时,有一位社会学家就写了一本书,在这本书里提出来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从前我们都把天热当成一个日常现象,但它实际上是一个社会灾难,如果我们把它当成一个社会灾难的话,政府、企业,甚至我们每一个人就会有预警机制,而且就能比较认真地对待这个问题。

(三)

跨行取款收费的上涨引发了社会公众对银行服务收费的全面质疑。继发改委表态之后,银监会也正式下文,要求各商业银行进一步规范服务收费行为,对所有服务项目的收费进行自查和清理。主管部门的陆续表态释放了哪些信息?银行服务收费究竟是应该还是不应该?其标准和依据是什么?该如何规范――

银行收费,孰是孰非?

公众的不满在于没有知情权

处于垄断地位的银行,无论怎么收费都会受到质疑

银行定价不能单纯看作为商业行为,应有标准的定价机制原则和流程

银行收费定价权要程序公正、合法、透明

《今日观察》:对于目前争议最大的问题,即跨行取款费用的上涨问题,银监会基本上没表态,发改委的表态更加含蓄。

我们认为,作为一个行业监管部门和一个价格主管部门,从《商业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看,都赋予了它一定的监管的权利,这个权利虽然比较弹性,但权利是有的。银监会认为有些违规项目,那么这些违规项目究竟是什么?没有列举出来,有了违规以后,按照《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六条是要处罚的,而且处罚比较严格。但到现在为止,银行收费争议了这么多年,我们没有看到任何一家银行因为违规收费问题被处罚,“十六条”里特别规定要明码标价,但事实上很多银行并没有做到明码标价。既然这种行为也属于违规,为什么没有进行处罚?

还有,《商业银行法》与现有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之间是矛盾和冲突的。《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的所有收费项目和标准都应该由主管部门来定价,但是《办法》把一定的权利赋予了银行,所以我们不知道应该遵守哪个法律。

密码重置费、零钞清点费、挂失费等,其实就是“霸王条款”,我们根本不知道这个费用标准究竟是怎么来定的,银行需要支付一个什么样的成本?因为很多银行并没有把自己的收费标准、收费项目公之于众。在《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里,特别要求银行的定价标准、成本等都要进行公示,但是到现在为止,基本上是一地鸡毛,非常乱,因为到现在为止,我们也没有整理清楚所有的银行究竟有多少项收费。

目前银行收费之所以受到较大的抵触,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公众对于这次涨价过程或者定价的高低,没有一个明确的预计;另一方面,银行处于市场垄断地位,银行的行为有很大的公共性,所以这种定价的行为就不能够单纯地看作是一种商业行为,确实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对这种定价机制进行一定的规范或者透明。

所以,有一个相对来讲比较标准的或者有分寸的定价机制原则或者流程,从长期来看的话,对银行和公众都是有好处的。

公众对银行服务收费的不满和反感,还有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中国银行业还处于垄断状态,不能完全依照市场规律。如果打破了垄断,怎么收费都不是问题,如果垄断依旧,怎么收费都会引来质疑。

从目前的状态来看,银行业总体仍然处于一个半垄断的状态,而且从银行本身的业务来讲,利率目前还是管制的,而且存贷差是世界上最大的,我们的银行主要靠这个来赚钱。那么在利润没有实现市场化的前提下,收费实现市场化,这个从情理上是说不过去的。

市场化不等于乱收费,发达国家允许银行收费,允许银行通过服务来获取收益,这是天经地义的,但银行不能靠市场地位来乱收费。银行现在一方面是依靠自己的垄断地位,在定价上、在透明程度上有问题;另一方面,出现很多的乱收费。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最大的国情就是银行处于半垄断状态,所以商业银行收费的定价权不能给银行,无论是政府定价,还是政府的指导价,还是市场的调节价,都必须让它做到程序公正、合法、透明,不能乱收费、。

国家有关部门包括发改委、银监会、人民银行,还要起到客户和银行之间的桥梁作用。在这种非完全竞争的市场情况下,一方面要提高银行的自主定价能力;另一方面,针对有可能形成的定价不合理,政府有关部门可以进行必要的监督和纠正,进行必要的指导,对合理的价格进行评估,这样才能使整个银行的中间业务得到健康的发展。

(四)

从4月中旬到现在,钢材市场连续下跌,建筑钢材价格累计跌幅超过了20%。曾经持续上扬的钢材价格为何一路走跌?国内钢材价格的连续下跌会对国际钢材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国家对于钢铁行业的调控如何有效进行――

钢价涨跌的迷局

钢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供求关系的变化

长周期的全球需求由过去10年的上升开始转为了下降

调控措施的实施对淘汰落后产能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

调控政策的核心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今日观察》: 钢价下跌的原因主要还是供求关系的变化,从今年1到4月份,整个国内的粗钢产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5%,整个4月份的产量达到了5400多万吨,又创造了一个月度新高。这样一个大的产量,市场显然消化不了。

另外一个原因,大家把它归结于房地产政策调控,因为钢材的下跌正好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速度吻合,都是从4月中旬开始。之前,大家对钢材市场的需求太乐观了,一方面由于铁矿石价格谈不下来,另外一方面就是认为房地产还会蓬勃发展,然后各个行业都会有一个恢复性的增长,所以大家就加大产能。现在,有了这样一个调控措施,再有国际市场对钢材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钢铁企业,已经积累了很多库存的企业就赶紧降价销售。所以价格就下来了。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背景,就是国际上的钢铁价格也在跌,从6月份开始,美国的钢铁价格也发生了大幅度的变化。

钢价连续下调,实际上它背后有一个长周期的原因。也就是看全球钢铁产品和铁矿石的价格,甚至还要看全球的原油价格。看这些价格能够观察到三个时间段的变化。

第一个时间段的变化,从1990年到2003年是全球铁矿石长期供大于求,长期价格低迷,也是长期属于买方市场。从2003年以来美国的金融泡沫和楼市泡沫掀起一个全球的非理性繁荣和非理性需求,带动了全球原油、铁矿石、钢铁的价格上升。在这种情况下,铁矿石市场就由买方市场转向了卖方市场,而卖方市场恰恰是一个寡头垄断市场,因此就导致了价格的井喷。但是我们会发现,实际上从目前来讲,全球的铁矿石市场和钢铁市场正在步入第三个阶段,无论从全球还是从中国,它的需求都在下降,这个变化是一个长周期的全球需求,由过去10年的上升开始转向了下降。

钢价持续下跌,对于整个钢材市场从全球的角度来说会有这样几个影响。

首先,是对价格的影响。今年,从全球定价上来讲,实际上它是由过去的年度定价向季度定价转,也就是定价的周期缩短了,而且从技术定价向现货定价转,相当于供给方,就是铁矿石的供给商想获得这个价格上涨的好处。但价格连续下跌以后,会导致铁矿石价格的倒挂,也就是它的价格实际上有下降的压力,虽然现在它没有发生一个更显著的长趋势变化,但是价格会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全球的定价机制、定价的话语权正在一步一步地进行变化,又要回到过去的长期定价的趋势上来。

其次,全球的钢铁行业和铁矿石行业都在进行调整,包括过剩产能的调整和落后产能的淘汰,比如中国今年上半年所采取的政策,以及去年以来一直采取的对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的淘汰。

再者,越来越多的节约铁矿石和节约能源资源的技术,也包括一些新的矿产资源的勘探开采,也带来了新一轮的变化。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部门接连出台了一些政策,这些政策和钢铁价格的下跌是同步的。比如最近出台的出口退税的政策,除了像无缝钢管、不锈钢板材这样技术含量较高钢材,对一些普通钢材取消了原来的9%的出口退税。

另外,我们又出台了《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它是从环保、生产规模等各方面来进行限制钢铁企业。比如说环保上的条件,钢铁企业的钢水污染排放不得超过两立方米等。如果生产达不到这样的标准,就要关停。这样一些措施的执行,对于钢铁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会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

调控政策的核心问题还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以及产业管理方式等方面的转型升级。今后的钢铁行业的发展模式应该更加讲究效率,更加能够满足市场需求,更加能够通过增值服务来不断提高竞争力。

钢铁的价格以及对钢铁行业的调控,已经基本上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晴雨表。现在,各方面的条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时间窗口,应抓住时机彻底调整钢铁产业的结构。

(注:以上内容由中央电视台《今日观察》栏目提供)

上一篇:北京石景山区与欧盟中国经济文化委员会进行战... 下一篇:制度创新 实现阳光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