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六盘山林业局林木种苗发展的若干思考

时间:2022-02-28 01:35:29

对六盘山林业局林木种苗发展的若干思考

【摘要】本文通过对六盘山林业局林木种苗发展现状分析,查找出了六盘山林木种苗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种苗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现状问题

种苗是林业生产建设的前提基础,是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重要载体。种苗质量的高低,供应能力的强弱,不仅是衡量林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而且直接关系到林业生产建设的兴衰成败。六盘山林业局是宁夏唯一针叶树、容器苗种苗基地,根据当前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新形势及我局种苗发展现状,对今后我局林木种苗发展提出几点看法。

一、林木种苗建设发展现状及取得的成绩

1.种子生产良种化、基地化、规模化

要培育优质壮苗,首先得林业生产的源头种子抓起。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六盘山林区的技术人员就开始了林木种子的选育和引种工作,并在六盘山取得成功。七十年代在二龙河林场建立了华北落叶松无性系种子园,现为西北仅存的唯一种子园,为35亩895株20个无性系。后来的发展中,在二龙河林场重新对华北落叶松种子园进行了挂牌、进行了各项形质指标和子代测定,并建设华北落叶松母树林200亩、白桦母树林200亩、油松母树林100亩;在西峡林场建立了华北落叶松采种基地3000亩,华山松采种基地1000亩,红桦采种基地1600亩,在卧羊川后沟建立了日本落叶松采种基地400亩。通过对种子基地的精心管护,现良种、采种基地林木生长旺盛,结实量较高,华北落叶松、华山松、桦树等种子除满足本局育苗外,还可外销到周边市县,促进了宁南山区生态建设。我局生产的华山松种子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南方林木种苗检验中心检验为优良种子,华北落叶松种子园生产的种子2007年被自治区审定为宁夏唯一的针叶树良种。2011年乡土优良树种白桦、红桦、暴马丁香5种通过良种审定。

2.国有苗圃发展势头强盛。

六盘山林业局是宁夏唯一的针叶树、容器苗培育基地。主要以培育华北落叶松、青海云杉、油松、华山松等针叶树和容器苗为主,兼育本林区遗传品质优良、珍稀阔叶树和花灌木。现有国有苗圃地1300亩,自流喷灌系统7套,工厂化育苗中心1处。每年可出圃常规造林苗木1500余万株、容器苗300余万株、花灌木150余万株,绿化大苗120余万株。除满足六盘山及周边地区生态建设用苗外,每年可用于外调苗木1200余万株,苗木已成为全局的一大优势产业。2007年春季造林过程中,国家林业局派督查组对我局造林苗木的质量、产地检疫、生产经营许可证等进行抽查,合格率达100%。被国家林业局评为“特色种苗基地”和“种苗质量信得过单位”。

3.非公有制苗木产销两旺

在注重国有苗圃发展改革的基础上,积极鼓励职工发展苗木产业,增加收入,形成了职工发展苗木的热潮,职工个人苗圃达5000亩,定植绿化苗木2500万株,容器苗1500万株,职工每年苗木收入人均2万元左右。

4.种苗行业管理不断趋于完善

在加强种苗硬件建设的同时,我们积极加强软件建设,设立了林木种苗管理站,并对种苗管理站的人员进行种苗检验、检疫培训,建立了行政执法队伍,全局现有林木种苗检验员3名、专职检疫员8名,兼职检疫员16名,形成了局、场、基地三级种苗管理网络。制定了《六盘山育苗技术规程》,建立健全了种苗基础台账。种苗质量检测向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迈进。

二、种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局林木种苗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现代林业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一是林木种苗生产在总体上还处于低水平阶段,良种使用率低,树种结构性矛盾突出,常规树种多、珍贵树种少。二是林木良种投入不足,难以进一步提高。三是种苗产业化进程相对缓慢,国有苗圃尚未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市场意识差,缺乏内在发展动力,生产能力不高。四是种苗生产特色不明显,在苗木生产中不重视苗木新品种培育,注重短期效益,苗圃生产品种雷同,缺乏特色苗木。五是种苗信息化服务跟不上,苗木生产盲目、一哄而上、忽冷忽热。

三、我局林木种苗发展的几点建议

根据国家林业工程的实施和宁夏及周边省市生态建设的需要,结合我局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现状,我局今后种苗建设的总体思路应该是:以提高良种基地的利用率为依托,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加大乡土树种的选育推广和种苗科技应用,提高林木种苗质量;以国有场圃为抓手,使全局种苗生产由数量型向品牌效益型转变,实现林木种苗生产基地化、良种化、品牌化、多元化。

1.加强种苗信息调度工作,以信息引导市场,制定科学规划,提前安排年度计划,超前发展林木种苗生产,努力提供品种对路的良种壮苗,面向大林业、大市场,培育生态林苗木、商品林苗木和绿化美化苗木。

2.加强和完善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树立“林以种为本、种以质为先”的种苗发展理念,将良种繁育基地作为种苗建设的基础和出发点。要在保护、利用好现有良种资源的前提下,建设新的良种繁育基地,重点抓好优良资源的收集、繁殖和推广。我们要抓住华北落叶松种子园是宁夏唯一、西北一流的这一有利条件,加强高世代种子园建设,充分发挥优良种质资源优势。

3.坚持科技创新,把提高林木种苗质量作为关键环节。种苗科技含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林业的发展水平和三大效益的发挥。一是要加强科研攻关。要针对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特点,组织林木育种重点攻关,加快培育适宜宁南山区恶劣自然条件的抗逆性针阔叶树种和花灌木。二是抓紧现有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加强技术培训。我局现有科技成果有六盘山针阔造林模式、六盘山花灌木筛选与繁育、工厂化容器苗的培育与造林试验等,要加大推广应用,带动种苗产业发展。

4.抓好国有苗圃建设,加快育苗速度

充分利用国有苗圃的优越条件,有计划的培育良种壮苗,是发展苗木产业的关键。

4.1将工厂化苗木培育中心打造成兼科研、生产、销售一体化的苗木生产龙头企业,实行试验、示范、推广一条龙,使之成为我局国有苗圃示范的龙头,走出一条集生产科技化,示范效益化、苗木优质化、品种多样化为一体的发展之路。

4.2加强对国有苗圃的管理。重点在国有苗圃技术人员素质、技术水平和国有苗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在苗木生产的树种、品种、数量和质量上下功夫,强化以质量求信誉、以质量求市场、以质量求生存的市场竞争意识,不断调整苗木生产结构,培育出名、特、稀、优、新的市场急需的高质量苗木,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4.3探索国有苗圃发展改革步伐。积极探索、改革国有苗圃发展模式,充分调动国有苗圃发展活力和自我造血能力,实行苗圃收入和职工利益挂沟,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苗圃管理实行场长任期目标制和台帐制,严防苗木培育“短期行为”的发生。

5.发挥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六盘山苗木品牌”

为切实提高种苗市场的竞争力,加大新品种的引进和乡土树种的开发力度,打破传统育苗观念,着力将我局打造成绿化大苗、容器苗兼花灌木为一体的苗木品牌,使我局种苗产业由常规造林树种向多品种、多规格、多色调、多品味、有特色的多元化发展。

6.鼓励多种形式,加快产业化发展

充分发挥国有苗圃的资源、人才、设备、信息等优势,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鼓励带动和指导集体和个体育苗,与分散的、规模小的育苗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集团式发展,形成一批有特色、区域化、专业化生产的苗木生产基地。

7.加大种苗建设投资力度,提高投资使用效果

种苗是林业建设的基础,是影响林业建设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根本因素。要加快种苗建设必须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在资金投入上给予倾斜。一是建立种苗工程奖励制度。对种苗投资实行“以奖”,重点补助,奖励在科研、繁育、推广工作中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二是建立“以购”的扶持方式,使有限的种苗投资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质保量的完成我局种苗工作各项任务。

上一篇:保护地果树栽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科技创新-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永恒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