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像狼一样凶残”探究英汉动物词的隐喻意义构建

时间:2022-02-27 11:43:26

从“像狼一样凶残”探究英汉动物词的隐喻意义构建

摘 要: 概念整合是自然语言中的一种普遍认知过程,对隐喻意义建构过程中的认知机制进行了深入描写和阐释。本文运用概念整合理论,以“像狼一样凶残”为例,探究英汉动物词隐喻的意义构建,为隐喻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关键词: “像狼一样凶残” 英汉动物词 隐喻意义

1.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隐喻成为众多学科(哲学、符号学、认知心理学、语用学、和语义学等)的研究热点。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而且是一种人们普遍使用的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G.Lakoff、M.Johnson,1980;Johnson,1987)。语言中的隐喻从本质上讲,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自“概念隐喻理论”以来,语言学者开始对以往的各种阐释隐喻的理论进行反思,并把隐喻纳入思维和认知的轨道,尤以著名认知语言学家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理论令人瞩目,该理论发展了传统的概念隐喻,更好地对隐喻现象做出解释。隐喻为认知活动转化成语言提供了可能,隐喻的意义建构与推理机制日渐引起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关注。本文拟从CBT出发探究英汉动物词“像狼一样凶残”的隐喻意义构建。

2.概念整合理论

基于心理空间理论,Fauconnier与Turner发现了反映许多语言现象中的一条重要的心理空间的认知操作――概念整合(conceptual blending)。概念合成是人们进行思维和活动,特别是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活动时的一种认知过程,这一过程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例如电脑桌面是在电脑命令和带有桌子、文件及文件夹的办公室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合成的。概念整合包括建立相互映现的心理空间网络,并以各种方式整合成新的空间。

上图为概念整合网络空间模型。类属空间向两个输入空间映射,它反映输入空间共同常见的更抽象的组织与结构,规定核心空间映射。输入空间的映射具有部分与选择的属性。当输入空间1和2部分地投射到合成空间后通过“组合”(composition)、“完善”(completion)和“扩展”(elaboration)三个彼此关联的心理认知过程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层创结构(emergent structure)。层创结构的产生,即意义的运演与产生过程。可见,整个模型是动态的。据此,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空间网络反映人类抽象的思维认知过程,心理空间的映现是人类思维组织的一部分,虽然语言为这种映现提供了相当多的素材,但映现在本质上不是语言的,它们存在于概念形成之中。简言之,合成就是将两个空间中的部分结构整合为第三个空间中带有层创特性的一个结构。这一理论对意义建构过程中的认知机制进行了深入仔细的描写和阐释,不论是对语言学,还是对认知科学都具有开创性意义。

3.概念整合理论对动物词隐喻的意义构建

3.1隐喻与概念整合

隐喻贯穿于人类一切自然语言中,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认知活动。语言中的隐喻是人类隐喻性认知活动的结果,它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隐喻在人的思维与语言中无处不在(束定芳,1998)。概念整合是在自然语言的意义建构过程中的一种极为普遍的认知过程,几乎所有的隐喻和转喻都可用概念整合来解释(Fauconnier、Turner,1998)。心理空间是基于某一域之上建构的暂时性的、短时的表述结构(representation structure),有较强的实时性。跨空间映射是两输入空间在结构上的对应关系,而不是某种具体的对应关系。类属空间反映的也是两空间所共有的抽象结构与组织。合成空间的核心是层创结构,层创结构含有虚拟的性质,其形成也是一个高度抽象的过程,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它启发我们以语义、概念为出发点,通过语言形式挖掘语义结构,帮助我们解读隐喻、建构新概念和范畴等(汪少华,2002)。

由于隐喻现象中同样包含着概念整合过程,而CBT主要可用于阐释实时隐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如笑话、新词、卡通漫画和日常对话中的隐喻(汪少华,2002;李福印、田聪,2005;陆佳英、肖运初,2006)。根据CBT,心理空间的映现是人类思维组织的一部分,它们存在于概念形成中。概念整合的内涵是建立相互映现的心理空间网络,并以各种方式整合成新的空间。动物词隐喻具有整合网络构建的特征。

3.2英汉“像狼一样贪婪”隐喻意义的构建

词汇是集语音、句法和概念于一身的特殊语言单位,沉淀着文化、习俗、传统等诸多因素,被赋予了丰富的含义。福勒指出,严格来说,词一旦脱离它原来所属的范畴,而用于新的语境,隐喻便出现了,据此,几乎所有的词不表示一种具体的意义(physical meaning)时,就可以表现出隐喻性(李国南,2002:42)。由于动物形象鲜明,特征突出,人们常把动物词与修辞格联系起来,从而达到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练等目的。

狼是狗科食肉的哺乳动物,在英汉语中,狼负载的隐喻意义是相同的:生性凶狠、残忍、贪婪,是畜牧业的主要害兽之一,给人以极坏的印象。其隐喻基本上都是从这一属性出发。下面将用CBT阐释英汉中“像狼一样凶残”的隐喻意义构建。

下图中,人的品质和狼的本性存在对应的映射关系:人为获取利益不择手段,贪婪、无情,会使别人蒙受损失;狼以其他动物为食,不顾一切,嗜血成性,凶残,对其他动物构成极大威胁。类属空间对每一输入空间进行映射,它反映两输入空间(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存在相似的结构与组织:为各自所需,人和狼都会不顾一切,暴露出其本质:贪婪、凶残,他们都会对其他人或动物造成严重后果。源域空间中狼的本质与目标域空间中人的品质相关特性一起投射到第四个空间――合成空间,通过“组合”、“完善”和“扩展”三个彼此关联的心理认知过程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层创结构“像狼一样凶残”。层创结构的产生即意义的运演与产生过程。

4.结语

虽然CBT是高度抽象而理想的认知模式,但对意义建构过程中的认知机制进行了深入描写和阐释。隐喻是以喻体和本体之间的相似性作为意义转移基础的(束定芳,1998),合成空间理论强调源域空间与目标域空间的相似和对应元素之间的映射,类属结构反映的也是两空间所共有的相似结构与组织。Fauconnier模式中推理机制是在相似性基础上才产生合成空间中的层创结构。毋庸置疑,相似性是映射的基础,但该映射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

总之,概念整合是一种普遍的认知活动,它帮助人们理解即时的在线意义,创造新奇的概念,而这种新奇的概念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得常规化、凝固化,成为新一轮概念整合的基础(汪少华,2002)。CBT极大地启发了我们的思维,并为隐喻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我们应从具体语境出发,根据语言所提供的有限线索,从不同的视角去分析、理解和阐释隐喻现象。其实,隐喻在很大程度上与文化有关,因为经验域在所有的文化中并非一样,但一些最抽象和重要的隐喻可作为普通和基本的来源域(王德春、张辉,2001)。本文仅探讨了英汉相同文化动物词的隐喻意义构建,并未涉及英汉异质文化中不对等的动物词的隐喻意义,相关不同文化和民族国俗语义的动物词的隐喻意义将在以后的文章中陈述。

参考文献:

[1]Fauconnier,G.Mapping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CUP,1997.

[2]Fauconnier,G.,Turner,M.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s[J].Cognitive Science,1998,22(2):133-138.

[3]Johnson,M.The Body in the Mind: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 Imagination and Reason[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4]Lak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5]李国南.辞格与词汇[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6]陆佳英,肖运初.新词概念合成的认知语义学研究[J].外语研究,2006,(5):5-8转4.

[7]束定芳.论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J].外国语,1998,(6):10-19.

[8]汪少华.概念合成与隐喻的实时意义建构[J].当代语言学,2002,(2):119-127.

[9]王德春,张辉.认知语言学研究现状[J].外语学刊,2001,(2):1-10.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下一篇:中医语言的模糊性及其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