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缅甸赤脚的日子

时间:2022-02-27 03:59:58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语概括对缅甸的感觉,我会毫不犹豫地用“有趣”去形容。如果让我用一个词语记

录我在缅甸的经历,我会毫不犹豫地用“赤脚”去形容。

也许这不能代表我对缅甸的全部感觉,但至少是最深刻的部分。

现在的缅甸虽然模仿中国也走上市场经济的道路,但依旧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赤脚——那是—种虔诚

按照缅甸的习俗,缅甸人不分男女,不分场合均穿拖鞋,军人除外。因为他们一天中有不少时间要进入寺庙,进入寺庙的时候要赤脚进入,那是一种对佛祖的尊重,那是一种虔诚。为了方便脱鞋子,才会穿上人字拖,可以说人字拖就是他们的“国鞋”。

因为光脚是表示赤诚,所以那些沿着缅甸的大街小巷,甚至在乡村小道化缘的和尚,无论天晴下雨,我所见都是一律赤脚而行。真的对他们无比佩服,也为他们的赤诚所感动。每当有和尚走过来化缘,我一定施舍,让我也体会一下施比受更幸福的道理,虽然我这施舍算不了什么。

此次旅程,我最常做的动作就是脱鞋子脱袜子,并且还得把鞋子藏在稍微不显眼的地方。因为我不习惯穿人字拖,都是穿着帆布鞋,所以只有我的鞋子是最显眼的。可能这是我的“小人之心”,因为满地都是人字拖,怕谁心生邪念拿走了我的鞋子。但其实,这里是一个夜不闭门,路不拾遗的乌托邦,我这城市未的人,永远摆脱不了这“恶念”,看来,我得在这里赤脚修行一段日子,才会清除这些城市人的“陋习”。

记得在曼德勒参观因瓦古域的柚木宫的时候,正是下午最热的时候,木头被烤得似乎能着火了,我们必须得赤脚进入,脚下的那种烫不能再用言语形容的,加上年久失修,经常会不经意地踩在木板突出的钉头上,虽然我已经步步为营,但是“啊……啊!!”的声响还是我参观柚木宫最多的发音。由于天气炎热和地板的煎熬,在柚木宫我并没有拍出好照片,不过,我肯定这里会毕生难忘。这种难忘的烤脚经历,在缅甸的旅程里是必定的节目,岂止在曼德勒呢!

在蒲甘,每逢到了正午时分,太阳毒辣,天气炎热得透不过气,加上脚下的煎熬,更让我深深觉得我此行是未修行的,而不是旅行的。记得在有名的阿难达寺,从原地要想过去看看对面,必须鼓起勇气,心里数:1、2、3 1冲!!因为中间就是被太阳烤焦的地板,必须使出“乾坤大挪移”才能安全到达。当我到达对面的时候,与在那边并不相识的其他外国朋友眼神接触,大家都会心地笑了。队友幽默地说:“我们这次吸取了很多正能量,而且是从脚板开始吸收的。”

多少佛塔烟云中——浦甘

与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束埔寨的吴哥窟齐名的亚洲三大佛教遗址之一的蒲甘,是我们此程的重点。了解蒲甘历史,才会知道为何万塔之乡诞生在这里。

1044年,阿奴律陀国王在这里创建了缅甸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即蒲甘王朝。阿奴律陀国王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便下令在蒲甘大兴土木,营建大量佛塔、佛寺,之后在位的国王也不断兴建佛塔,13世纪全盛时期,佛塔达到了400万座。后未经历战火洗礼和地震灾难,再进行一番修补,外貌无损和屹立不倒的只剩下2000余座,虽然如此,也不能掩盖蒲甘皇朝遗址的辉煌。蒲甘既是当时缅甸文化、宗教的中心,迄今依旧是缅甸佛教的圣地。

蒲甘的群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蒲甘佛塔的结构大体分为塔基、坛台、钟座、复钵、莲座、蕉苍、宝伞、风标、钻球九大部分,而佛塔工匠围绕这些基本的结构,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使之变幻无穷,务求使建成的佛塔姿态万千,没有一座佛塔是相同。

游览蒲甘佛塔,方法多样,既可以骑自行车,又可以步行(在旧蒲甘塔与塔之间距离不太远),又可以租马车。我选择了最后者。坐在马车上,双脚踏在马车后,在宁静中的旷野草丛中穿梭,身体少不了地随着马车摇晃颠簸,马蹄声有节奏的踢踏踢踏,使我情不自禁地低声哼起了《斯卡波罗杂市》,“Areyou going to scarborough fair,parselysage rosemary and thyme……”

蒲甘能够登高的地方,在今年已经关闭了很多,据说缅甸政府关闭其他能够登高的塔是为了保护遗产,现在只剩下3个地方可以登高观日出日落,一个是SHWE-LEK-TOO瑞丽陀塔,一个是SHWESAN DAW瑞山陀塔,还有一个是OAK-KYAUNGGYI废弃的修道院。

我眷恋蒲甘日出日落的美丽,每到日出日落时分,我总要站在制高点上,君临天下般目睹这个“多少佛塔烟云中”的奇景。逆光下,空气仿佛就是金色的烟云,无数佛塔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弥漫于飘渺烟云中,透过金色烟云看到的是一层又一层,一簇又一簇的佛塔剪影,总算明白这句美丽的话为何是蒲甘独有。

原始与怀旧,但愿时光倒流40年!

为了贯彻我一向的穷游理念,长途车与飞机之间我往往选择前者。仰光、曼德勒和蒲甘之间夜车选择非常多,既可以赶路,又可以省下一晚住宿费用。但请你记住,缅甸实在是一个不能与时间竞赛的国度,所以对于交通工具的速度也不能给予奢望,既然选择了这种方式,也千万要有忍受夜车速度的耐性和心理准备。

夜车上我往车窗外看,无意中瞧见了那一片天,清夜无尘,月色如银,星如墨斗,举目无云。缅甸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只是大约20%,有得必有失,你瞧,这个偌大的星空就很有说服力。想想今天还是我们中国的中秋节呢,只能在车上切个月饼,再加几颗国内带来的板栗,在此过个中秋吧。

10月的天气依旧炎热,很容易让人忘记北半球已经逐渐进入秋冬季,只有抬头看到了猎户座,才让我记起被遗忘的秋季。这里生态原始,但大自然会笑纳。

说起生态,想起我在仰光、曼德勒与蒲甘,视野范围内到处都是低矮的灌木丛,植被覆盖率极高,满目翠绿,我们队友还感叹:“这里虽然落后,但是绿化率比我们高多了,在这些地方开车,一望无际的绿色,自然眼睛舒服,驾驶也心旷神怡。”

由于行程紧张,在仰光和曼德勒并没有能够好好看看这些植物,在蒲甘的3天行程,终于能近距离看看这些灌木丛林,并且享受它带给我们的自然感受。它们形态各异,枝节横生但苍劲有力,坐在树下享用午餐,喝着旁边小摊档制作的冰冻鲜榨甘蔗青柠汁,微风徐徐,清凉自然,写意无比。小摊档的年轻人指指头顶这棵大树,问我们知不知道缅甸为什么要大面积种树?我示意他说下去,“为了保持这种自然与原始,保持这里的生态,保持这种凉风,我们才需要大面积种树。”他说。听着我就陷入了沉思,路边小摊的人尚且也有这般保护环境的意识,何愁他们国家没有美好的自然环境呢?

中午,温度高得难受,但是在树下却是另一翻清凉的世界。车夫也需要休息,大家都在大树下休息起来,我躺在凳子上,仰看着大树,在凉风中沉沉睡去。

白天坐着马车奔波于各佛塔之中,晚上才有难得的休闲。

缅甸人爱喝茶,不管是中国茶,还是英国茶。在旧茶馆,一切的摆设都是那么的怀旧,矮板凳,四方桌,锑托盘盛着油炸的咖喱角,电视只有2个官方台,大家坐在板凳上聚精会神地注视着电视。我对这电视节目没什么兴趣,却对看电视的人们感兴趣,我边看着他们,逐个留意他们的表情,边用勺子搅匀杯中茶与糖,茶在杯中旋转,时光也仿佛倒流了40年。

佛自在心中

缅甸信奉小乘佛教,她的理念,以自我完善和解脱为宗旨,人们很注重自身的修行。这正体现出“施”比“受”更幸福,大家都是默默无闻地帮助别人、相信别人。大概大家都是佛自在心中,菩自在行中。

很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情,在曼德勒和蒲甘的路上到处是水龛,水龛里装着水,供渴了的路人免费饮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就可以记下功德,帮助自己修行。记得我在爬实皆山的时候,水已经喝完,正在我渴得不得了的时候,我看到了免费供应饮用水的地方,这是对我的一种救赎。同样在蒲甘,我们想着只是在镇上逛,就没有把水带身上,烈日当空,晒得人有些眩晕,偏僻的街道上人影也不见,想买水喝也找不到地方,就在这时候,看到一户人家,我们向他讨点水喝,主人热情地带我们去他本来就准备好的免费供应饮用水的地方取水。我应该感谢佛祖,也应该感谢虔诚的缅甸人。

按理说,司机等待客人拍照是漫长而沉闷的,免不了给客人一些脸色,让我感到意外的是,此行租车司机和马夫在等待我们拍照的时候并没有任何的不耐烦,虽然租用时间很长,从早上一直到晚上,但是他们都是一直嚼着槟榔,一直微笑着,真让我感叹。我想微笑应该是他们面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吧!记忆深刻的一个菜市场大蒜档摊的小女孩,那一笑,犹如灿烂的阳光,直到此刻,还烙印在我心中。说起更有趣的事情,在中国商家之间肯定是互相诋毁从而抬高自己,但是在缅甸这个接近乌托邦的地方,这些伎俩似乎“无用武之处”。我们在曼德勒去蒲甘的夜车上,遇到一个在蒲甘经营旅馆的缅甸人,她推荐我们来住她那,当她得知我们已经订了INNWAGUEST HoUSE,她也并没有表现出不高兴,而是称赞INNWA一番,说那是一个好旅馆,最后还介绍了自己旅馆,欢迎我们下次来的时候住她那,或者有什么需要可以去她的旅馆找她。

佛自在心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才能修身养性,锤炼品格,看来缅甸人很明白,而且还能持之以恒呢。回味缅甸印象缅甸,不是看一眼就会爱上的地方,因为这里并不适合小资与享乐,如果你是向往香港、曼谷这种腐败游的地方,那么,缅甸并不适合你。在这里,需要的是更多的静心和随遇而安,更需要你去接纳地感受、体验和回味,这个“有趣”才会刻录在你的记忆中。

停电是家常便饭;各大城市的客运站都如同一个菜市场,甚至比菜市场更乱更脏;我乘坐的仰光、蒲甘、曼德勒之间的夜车上播着很土很难听的MTV,甚至好几次我都情不自禁的笑了;仰光的火车也是认不出什么年代的了,残旧非常,只是外表用木板重新钉上,再涂上五颜六色,以作装饰,你也别奢望火车上有空调和舒适的位置,不过,我还是躺在长凳上安心地睡着了;末代皇城贡榜王朝的首都曼德勒,现在缅甸第二大城市,她的出租车却是没想到的在小型货车后面搭个棚,就是出租了,但是我还兴味盎然地坐上它游历了皇城街道……

不要以为我在数落缅甸,其实,这些正是值得回味的经历,回来后我还津津有味地与朋友分享。

说起对于缅甸的印象,少不了的要提缅族的服饰,很特别,外形与我国云南傣族相似,不论男女下身都穿筒裙,统称“笼基”,男裙称“布梭”,女裙称“特敏”。缅甸女性身材瘦小的,加上特敏裹在下身,更显身材高挑好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说爱看美之心,人皆有之。从我第一天坐飞机,看到空姐的服装是显身段的特敏,来到缅甸,看到全国女学生的校服统一也都是特敏,再看看街上几乎所有人的服装,没有几个不是特敏的,我经常沉迷于观看她们漂亮的身段而忘记走路。

缅甸人天生就有环保天分,别说其他,就是这个“特纳卡”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发明,是缅甸人就地取材自制的一种物美价廉的天然防晒美容霜,抹在脸上,既可防止紫外线,又起到清凉、美容的作用。“特纳卡”完全是天然的,无任何添加的化学成分,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妇女和小孩的脸上都涂抹着。出于好奇,我们也请早餐档的老板娘免费帮我们涂了一次,就这一试,导致我最后买了好多回国送给朋友,让她们也来一次纯天然的美容。

记得我在缅甸期间无论到哪,总听到当地人对我们的一句话:“你要相信我!”不知道这是他们一种习惯性口头语呢,还是知道我们中国人特别不容易信任别人才特别强调的呢?无从考证,不过我知道缅甸的点滴回忆充斥着我整个大脑,回国后也一直挥之不去,要说喜欢缅甸,我觉得还不够贴切,倒不如说缅甸十分让人喜欢。

落后?质朴!满足!

缅甸的各方面落后,以及生活方式和我们平时的生活习惯相违背,对于来自现代化大城市的我们,实在令人忍俊不禁。但这并不影响缅甸人头脑与内心的丰实,缅甸的识字率远高于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因为读书是他们平常生活的一大部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缅甸人,物质是落后的,心灵是满足的。不追求物质的丰厚,烦恼从何而起?有信仰是幸福的,这是他们的现状,我不知道多少年后,这样的局面最终会否被打破?作为游客,当然希望这里维持现状,这是世界上一种珍贵的旅游资源;但是作为缅甸人,会否希望这种贫穷快点结束,迎未富裕的一天?

上一篇:我给北马当“兔子” 下一篇:休闲运动的天堂 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