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住宅如何做好防震抗震

时间:2022-02-27 02:00:18

农村居民住宅如何做好防震抗震

摘要:地震灾害是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它具有突发性强,波及面广,难以预测,破坏性大的特点。据统计,地震时90%以上的人员伤亡是由于建筑物倒塌破坏造成的。而农村房屋在地震时破坏尤为严重,其主要原因是农村建房缺乏防震知识和技术性指导,没有采取适当的抗震措施。因此,加强对农村房屋建设的抗震设防指导,切实提高农村房屋抗震能力,对于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保障广大农村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居民住宅, 防震抗震

Abstract: earthquake disaster is dangerous to human life and property safety of serious natural disasters, it has a sudden strong, down wide, is difficult to predict, the destructive characteristic.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more than 90% when the earthquake casualties is building collapsed because of destruction. And the countryside house during an earthquake is particularly severe damage, the main reason is the lack of the rural house shockproof knowledge and technical guidance, and does not take proper seismic measures. Therefore,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houses the seismic fortification guidance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untryside buidings anti-seismic ability, to minimize loss caused by the earthquake disasters, to en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fast, maintain social stability, has the extremely vital significance.

Keywords: residential, shockproof seismic

中图分类号:TU97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农村居民住宅防震的基本措施

(一)场地选择要恰当

1、建房要选择地势平坦、开阔,场地土层密实、均匀或稳定基岩等有利的地段。

2、不宜在软弱土层、可液化土层、河岸、湖边、古河道、暗埋的滨塘或沟谷、陡坡、松软的人工填土以及孤突的山项或山脊等不利地段建房。

3、不应在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的地段以及有活动断裂、地下溶洞等危险地段建房。在此类危险地段上,即使把房屋建得很坚固,一旦遭受地震灾害,难免墙倒屋塌,赞成毁灭性灾难。

(二)地基要做牢做稳

如果实在无法避免在软弱土层等不利地段建房时,基础沟槽必须宽厚,槽底均匀设灰土层并分层夯实后,用水泥浆砌砖或石料混凝土做好基础,还可用加桩等技 术加固地基,也可以实行地基土置换。对于一般的软土地基,应设置大脚,预防不均匀沉降。如果是建楼房,应设置地圈梁,以防不均匀沉降对上部结构的影响。为防止不均匀沉降,墙基应设放大脚,分别用三合土、毛石或钢筋混凝土做基础。

(三)房屋结构布局要合理

设计房屋时,要避免立面上突然变化,平面形状也宜简单、规则,墙体布置要均匀、对称,增强房屋的抗震性能。屋面和外走廊应用现浇板,下设砖立性,纵横墙体间咬砌搭接,房屋的整体性较好。

(四)墙体连结要牢靠

1、纵、横墙交接处要同时咬槎砌筑。不能同时砌筑时,应砌成踏步式斜槎;严禁用直槎和马牙槎。

2、横墙要加密。横墙支撑着纵墙,并限制纵墙的侧向变形。同时还承受屋顶、楼层和纵墙况等传来的地震力,在房屋抗震上起着很大作用。所以,在VI度以上 地区建造的房屋,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横墙宜布置得密一些,一般居住用房以不超过两个开间为宜。如果需要更大的开间时,就要采用诸如加墙垛、圈梁等措 施,来增强纵墙的强度和稳定性。

3、墙体要选择优质材料,要考虑墙体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一般来说,采用砖墙比石头墙好,禁用土坯墙。

4、注意墙体砌筑形式和方法。普通粘土砖砌筑的墙体,除卧砌实心砖墙外,必须采取适当的加强措施,首先,房屋的高度应加以限制,其次,在施工中,除应确保施工质量外,还须在墙体联结处加构造柱、接结钢筋等。

5、灰浆要饱满。砌筑墙、柱时,炭浆要饱满,不要用“带刀灰”,不能单纯用砂浆和泥,要适当加水泥、石灰,以提高灰浆强度和粘结力。砖石表面要干净,干砖要浸水后再砌,这样才能使砖石与灰浆粘结牢靠。

(五)圈梁的设置

在砖墙的底部和楼层、屋面处设闭合的钢筋混凝土梁叫圈梁,圈梁在加强房屋整体性上可起到很好的作用。圈梁设置应在楼层、屋盖处外墙上做成闭合外圈,同时,也可以在内墙同一标高处的所有承重墙上设置内墙圈梁,并于外圈连成整体。

(六)构造柱的设置

在纵、横墙相交处,砌墙时留出位置,然后用钢筋混凝土浇成的柱子,叫构造柱。构造柱可以提高砖墙的抗震能力,并可起到约整砖墙的作用。

1、二层及以上楼房外墙拐角外都应置构造柱。

2、砌墙时在构造柱处留出马牙槎,并按要求铺设砖缝拉筋。

3、构造柱钢筋在下部锚入基础圈梁中不少于40厘米;在层处,上、下钢筋相互反搭接也不小于40厘米。

4、构造柱要与圈梁、现浇楼板浇成整体。

(七)楼板现浇为好

1、现浇楼板比预制楼板整体性要好。阳台、挑檐、外廊、雨篷等外挑部分,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应与圈梁同时浇筑,并进行加强。

2、使用预制楼板时,预制板板端伸进砖墙中的长度不小于10厘米;预制板搁在圈梁上的长度,不小于8厘米。

(八)楼梯要实在

地震时,楼梯是人员疏散的重要通道,应注意如下要求:

1、楼梯周边要用24厘米厚的墙。

2、不应采用由墙上悬挑踏步板的做法,也不应采用无筋砖砌拦板。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方法,并也墙体浇筑搭接。

(九)破屋顶山墙要加固

用硬山搁檀时,山墙顶最好做成钢筋混凝土卧梁,在搁檀处做成平台。檀条端部用螺栓锚固,或钢筋锚固后用混凝土现浇固定。

1、屋顶要轻。农村居民的屋顶,一般为平顶和斜坡顶二种。由于各地做法不一,它们的重量差别很大,轻的每平方米只有十几公斤,重的每平方米可达数百公斤。在地震基本烈度VI度以上的地区建房,应优先采用轻质材料做屋顶。

2、屋顶上不要设置笨重的附属物。屋顶上的附属物,如女儿墙、高门脸等,既笨重又不稳定,在破坏性地震中极易受损,甚至造成人员伤亡。所以,屋顶应当尽量不做或少做这类装饰性的附属物,如果必须建造女儿墙或马头墙时,要做得矮些和稳固些。

上一篇:浅谈混凝土多孔砖在建筑上的应用 下一篇:建筑检测分析及存在的问题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