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凝四项检测的应用实践及注意事项分析

时间:2022-02-27 01:11:09

血凝四项检测的应用实践及注意事项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血凝四项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与相关注意事项。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住院肝病患者200例作为肝病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均运用德国BE Thrombolyzer Compact全自动血凝仪以及配套试剂对我院住院患者的血凝四项检测,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及相关注意事项。结果 慢性迁延性肝炎组、慢性活动性肝炎组、肝炎后肝硬化组及重型肝炎组的PT、APTT及TT均较对照组显著延长,而FIB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且重型肝炎组显著低于肝炎后肝硬化组(P0.05)。结论 血凝四项检测对于肝病的诊断以及治疗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影响血凝四项检测的因素并严格执行检测操作规程,能够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

关键词:血凝四项;实验室检验;注意事项

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纤维蛋白原(FIB)检测是临床判断机体凝血系统变化以及机体止血情况的重要指标,也是临床抗凝、溶栓治疗和术前必要检查项目[1]。本研究分析了肝病患者的血凝四项检查结果,探讨了血凝四项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与注意事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住院肝病患者200例作为肝病组,其中男124例,女76例,年龄25~62岁,平均(43.25±10.32)岁。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20~65岁,平均(44.07±10.39)岁。两组年龄、性别构成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采用德国BE Thrombolyzer Compact全自动血凝仪以及配套试剂进行样本测定,均质控合格。均在空腹状态下晨取空腹静脉血3ml,以3.8%的柠檬酸钠作为抗凝剂,与血液标本按照1:9的比例混匀8次以后,在2500r/min转速下离心15min。均在采集标本后2h内完成测定,均采用磁珠凝固法进行测定。

1.3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

2 结果

肝病组中,除急性肝炎组外,其余各型肝炎的PT、APTT及TT均较对照组显著延长,而FIB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且重型肝炎组显著低于肝炎后肝硬化组(P0.05),见表1。

3 讨论

3.1血凝四项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 PT是一种外源性的凝血因子,多用于外科手术前及各类外源性凝血途径中的检查。PT延长多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异常。而在多发性骨髓瘤以及血液高凝状态(例如脑血血栓、急性心梗以及DIC早期等)患者中常见PT缩短[2]。APTT是筛选内源性凝血系统异常的常用指标,多用于肝素治疗监控。但凡存在任何参与血浆凝血酶生成的印子缺陷均可表现出APTT延长。而在妊娠高血压血栓性疾病、DIC高凝期以及Ⅴ、Ⅷ因子活性增高患者中常见APTT缩短[3]。FIB主要用于反映出血紊乱症状,也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故FIB升高多提示心血管疾病以及血栓形成。此外,在大手术后、急性传染性疾病、细菌性感染以及恶性肿瘤等急性时相反应中也常见FIB增高。而在严重肝损伤、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以及DIC高凝期则多见FIB降低[4]。

本研究以肝病为例,探讨了TT、APTT、PT和FIB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结果显示,肝病组患者的TT、APTT、PT和FIB均较健康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慢性迁延性肝炎组、慢性活动性肝炎组、肝炎后肝硬化组及重型肝炎组的PT、APTT及TT均较对照组显著延长,而FIB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且重型肝炎组显著低于肝炎后肝硬化组,而急性肝炎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这对于临床诊断肝脏病变并判断其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3.2血凝四项检测注意事项

3.2.1标本采集与处理 血液标本采集应采用一次性塑料管或者是硅化玻璃管,采用真空采血管采集以后应及时去真空处理。进行静脉采血时,尽量一针见血,以免出现组织污染、淤血或者气泡溶血等。采集标本应立即采用抗凝剂抗凝处理并充分混匀,离心后应尽快测定,不宜超过2h,以免导致凝血因子消耗影响检验结果。

3.2.2试剂准备 在进行干粉试剂溶解配置时,应准确辨认溶剂的种类,严格遵循说明书选择溶剂,需轻轻摇匀,避免距离震荡。复溶后应置于室温下保存5~10min,确保干粉剂充分溶解以后方可使用。

3.2.3检测过程 血凝四项检测过程中应严格执行试剂盒以及仪器说明书规定以及实验室操作规程,标本以及试剂移液管均应为一对一专用。检测前应进行仪器校正,一旦出现试剂批号、仪器型号以及测定环境变化时,应重新测定FIB标准曲线。所有仪器均应确保性能完好,试剂质控合格。

综上所述,血凝四项检查对于临床诊疗决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检测质量影响因素较多且复杂,严格掌握血凝四项检测相关知识,加强质量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影响因素,为露出提供高准确可靠的血凝指标检测结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建军.血凝四项检测的应用及注意点[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7):1108-1109.

[2]徐育军.样本放置时间对血凝四项检测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6):74-75.

[3]张明路.血凝四项诊断标准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6):52.

[4]陈国新,陈月梅,周善明,等.血小板四项参数及凝血四项指标在妊高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7):89-90.

上一篇:爱康肤银敷料治疗32例III~IV期压疮的效果观察 下一篇: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