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阔步迈向东陇海线上第三大城市

时间:2022-02-26 08:35:37

新沂:阔步迈向东陇海线上第三大城市

新沂市地处苏鲁两省交界,是江苏的北大门,也是亚欧大陆桥东起第一座枢纽城市。近年来,新沂广大干部群众努力追求“不含水分的大发展,群众得实惠的大发展,社会和谐的大发展”,发展一年比一年快,一年比一年好。工业经济和财政收入两年翻番,城乡居民现金收入三年翻番。新沂的综合实力、区域竞争力迈上了一个大台阶,两次当选“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市)”和“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

2007年6月1日,原江苏省委李源潮书记来新沂视察,对新沂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新沂近几年工作做得很好,发展思路清晰,理念很新,工业增长速度很快,城市面貌变化很大。希望新沂广大干部群众继续努力,早日把新沂建成东陇海线上第三大城市、第三大工业城市。”

抢抓历史机遇,明确城市定位

2003年,是新沂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做出加快苏北振兴、东陇海产业带开发的战略决策,新沂作为东陇海产业带的中心节点城市,支撑作用显著,地位举足轻重。

准确的城市定位是城市发展的前提和依据。我们围绕省委、省政府的总体要求,适时提出了“跨越发展、快速崛起”的奋斗目标,确保全面达小康走在苏北前列。在城市发展方向上,我们确立了“四个定位”: 一是建设东陇海线上第三大城市。到2020年,城市人口达到50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50%。二是建设东陇海线上第三大工业城市。到2010年,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超过50%。三是建设苏鲁接壤地区现代化的物流中心。到2010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力争达到40%。四是建设苏北重要的旅游城市。打响“一山一湖一镇两带”(马陵山、骆马湖、窑湾古镇、大运河风光带、沭河景观带)旅游品牌,让新沂成为本地人喜爱、外地人向往的旅游度假胜地。

新目标、新定位的提出,明确了新沂城市发展的方向,拉开了建设“东陇海线上第三大城市、第三大工业城市”的序幕。

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功能

近年来,我们把城市建设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引擎”来抓,坚持走工业化和城市化互动并进之路,在建设“最适宜人居和创业的现代化中等城市”上下功夫,外拉框架,内上水平,大力提升新沂在东陇海线上的中心城市地位。

在高起点规划中做美城市蓝图。规划是龙头,是政府最宝贵的资源。我们牢固树立“规划失误就是最大失误”的理念,充分发挥规划的调控和引导作用,不断提高城市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在规划理念上体现前瞻性,摒弃小城镇、小城市的眼光,以超前的眼光规划未来,为下一步发展拓展了空间。在规划设计上体现科学性,建立了群众参与、专家咨询、领导决策“三位一体”的规划研究平台,聘请清华大学等单位对城市总体规划和各项专业规划进行高起点修编,为城市建设提供了科学的蓝图和依据。在规划执行上体现严肃性,坚持“每一寸土地都有规划的用途,没有规划的土地一寸也不能开发”,增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在高强度建设中做大城市规模。近年来,新沂城市建设步伐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进入了大开发、大投入、大建设、大变化的时期。城市建设抓建设质量,多出精品。我们把盖“不拆迁的房子”,上“不走弯路、不留遗憾的项目”,搞“不雷同的建筑”,建“经得起后人评说、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工程”贯穿于城市建设的始终,努力做到件件是精品、处处有艺术。特别是在一些标志性工程中,选择一流的人员设计,采用一流的队伍施工,始终做到一草一木精挑细选,一砖一瓦精雕细刻,始终坚持干一项工程,打造一座丰碑,留下一个亮点,增加一个精品,城市的档次和品位不断提高。

在高效益发展中做强城市经济。城市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为此我们重点做好“三篇文章”:一是做好“工业强市”文章。抢抓国际国内产业资本转移的战略机遇,狠抓招商引资、园区建设,积极引进大项目,全力培育大企业,努力构造大产业,呈现出外商、内商、民商纷纷看好新沂、投资新沂的集聚效应。开发区升格为省级开发区,当选首届“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尤其让我们振奋的是,无锡新区与我市合作共建的无锡―新沂工业园,它的启动建设使新沂形成了酷似苏州“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将大大加快新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二是做好“商贸兴市”文章。“有城无市是空城,有市无城是乱城”。我们正确把握“城”与“市”关系,使二者互动并进。注重发挥交通区位优势,重点在“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上下功夫,全力加快商贸服务设施建设。三是做好“旅游旺市”文章。加快“一山一湖一镇两带”开发进度,马陵山升格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总投资10亿元的沭河景观带、10亿元骆马湖旅游开发项目、8亿元的马陵山度假村、占地1000亩的湿地公园等项目已经落实,加快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创建步伐。

在高水平管理中做靓城市形象。“三分建,七分管,建设容易管理难”。我们遵循“建管并重、重在管理”的方针,不断健全城市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方法,在抓好重点区域管理的同时做到管理全覆盖,在专业队伍严格执法管理的同时开展全民性活动。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围绕“市容秩序好、绿化美化好、环境保护好、卫生习惯好”的“四好”目标,深入开展“治违、治脏、治乱”活动,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出店经营、马路市场这些“老大难”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一个“洁净、有序、文明、优美”的城市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

突出以人为本,彰显城市魅力

城市是人的城市,人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核心。我们把“以人为本,追求和谐”贯穿到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不断满足城市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努力为广大市民创造优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培育城市文化,建文明之城。城市发展和竞争的最终选择是以文化论输赢,以文明比高下。我们注重在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在满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的过程中提升市民的思想境界,在建设民主法制的过程中培育现代社会的公民意识。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广大市民确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讲究社会公德,养成良好习惯,遵守公共秩序。引导广大市民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践行文明,抵制不文明,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塑造了“勤奋、热情、文明、开放”的城市精神,形成了“知荣辱、守法律、讲诚信、促和谐”的社会风尚。

加强环境保护,建生态之城。生态环境是城市的特殊资源,也是城市发展的现实基础。我们把生态理念融入城市发展的全过程,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坚持“环保优先、节约优先”的方针,加快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坚决不上“污染重、有污染治理难”的项目,有污染的企业必须达标排放,坚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近年来依法取缔关闭34家不符合产业政策或污染不能得到有效治理的企业。加大环保基础设施投入,总投资3亿元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一、二期工程,全市污水集中处理能力达到7万吨/日。大力植树造林,大搞城乡绿化,城区绿地面积达246.91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35.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02平方米,全力打造“绿色新沂”,努力建设青山常在、碧水长流、清新宜人的生态环境。

高度关注民生,建幸福之城。民生问题,件件关系群众冷暖,事事关乎人心向背。近年来,我们把民生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切实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力发展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更加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就业是民生之“本”,对31家市属工业企业进行深化改制,做到了“六到位一健全”,2万多名职工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全市民营企业累计达4592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教育是民生之“基”,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大力开展“扶困助学”活动,确保每一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机会,确保每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都不因贫失学。社保是民生之“依”,着力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市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覆盖面分别达到了95%、90%和85%,城乡低保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弱势群体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建成和在建经济适用房、廉租房12万平方米,解决了1300多户居民的住房困难问题。稳定是民生之“盾”,大力开展“法治新沂”、“平安新沂”创建活动,全市治安状况明显好转,呈现出“社会安定、百姓安宁、投资安全”的和谐局面。

新沂,一座潜力无穷的新兴城市,一方充满希望的投资热土,日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坚持高目标追求、高速度发展、高强度推进不动摇,加快建设最适宜人居和创业的现代化中等城市,力争“十一五”末建成部级开发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尽显“东陇海线上第三大城市、第三大工业城市”的魅力风采。

(作者系中共徐州市委常委、新沂市委书记)

上一篇: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十堰 下一篇:明光:三个带动 统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