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状态下的企业生态链建设浅析

时间:2022-02-26 06:10:19

集群状态下的企业生态链建设浅析

当前,企业集群理论和集群生态的发展受到大家的关注,如何在企业集群状态下推进企业生态链的建设?这需要对企业集群理论进行深化认识与研究。本文通过对企业生态链的定义、理论基础、作用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建设我国企业生态链的对策。

一、 企业集群、企业生态链的定义

所谓“企业集群”,是指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在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

众所周知,在自然界众多动植物各自的生存环境中,存在着一条看不见的生态链,它维系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生物界的繁衍生存。而同样,在企业中,也存在着这样一条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生态链。企业生态链是指同一行业或产业中的上下游企业通过具体分工、紧密合作形成的一种链条式关系,它可以将行业或产业中众多不同角色的企业有机联系起来,形成良性互动,从而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提高整体效益。企业生态链强调的是两个环节之间的连接与交互,注重的是产业内部各种资源的流动。

二、 企业生态链存在的理论基础

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是指经济发展中的一种相对优势,各微观经济主体按自己的特长实行分工,进行专业化生产,并通过市场进行交易,最终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生态链中的企业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了良好的集体收益。

交易费用与交易成本理论:科斯认为,企业将外部行为内部化,以内部生产代替市场购买,可以节约交易成本。但是我们发现,一个大型企业将生产的所有环节全部纳入自己的体系之内,那么企业内部的车间就会缺少竞争导致生产的不经济。所以,企业将部分生产活动通过承包或委托加工等方式转嫁给其他企业,引入了竞争,降低了成本。

规模经济问题:1958年,施蒂格勒发表《规模经济》一文,提出企业最佳规模的概念,我们认为企业的本质是要赚钱的,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要做大作强,成为行业的巨无霸,毕竟大企业的数量是有限的,更多的企业需要立足自身来发展,只要自身不断创新,成长的空间依然很大。

木桶理论:一个木桶的最大容量,不是由围成木桶的最长木板或平均长度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那一块木板决定的。要最大限度地增加木桶的容量,必须着重解决好“短木板”的“补短”问题。生态链上的企业通过细致分工,长期合作弥补相互之间的短板,实现共赢。

三、 企业生态链的作用

我们用“生态”两个字来诠释这种链条关系,主要在于产业内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共存共赢、相互之间不能或缺的关系,一旦其中一个角色缺失,都将损害到该系统中的其他角色的收益,这就如同自然界形成的天然生态链与食物链,“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企业生态链的作用有以下四点。

1.整合各种资源,实现整体收益最大。伴随着企业生态链的建设可以形成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以及人才流等活动的自由流动,建立业务运营和管理一体化的协同关系。降低内部交易复杂度,提高运营效率,增强在终端产品、技术和服务的综合竞争力。从而使企业的生产更加具有针对性,避免资源的浪费。完备的生态链能够产生巨大吸附作用,可以源源不断地吸引企业加入到这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寻求最大的商业利益,实现整体收益最大化。

2.共享公共资源,降低生产成本。生态链上的企业大多位于同一地理区域之内,它们可以共同使用某一些公共资源,例如水、电、气以及人才等,形成一种集群效应。我们来看一个例子,浙江诸暨大唐镇现有大唐袜业特色工业园区、青山工业小区、大唐轻纺工业小区三大工业区和劳动力市场、袜子市场、原料市场、生产设备市场以及联托运市场等五大市场。已经基本形成了织袜为主,轻纺原料生产、销售、印染和袜子定型包装一条龙服务的经济格局,其企业生态链已日趋成熟。这其中包括550家原料生产企业,400余家原料经销商、2453家袜子生产企业,312家缝头卷边厂,5家印染厂,112家定型厂,305家包装厂,208家机械配件供应商,635家袜子营销商,103家联托运服务企业。这种企业生态链大大降低了相互间物质与信息的运移成本,从而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3.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由于企业生态链建设的集中性、区域性,势必带来某一地区的集中开发,并且对周边地区产生良好的辐射作用,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尤其是生态链中的大量中小型企业更是为吸收就业人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为就业提供了新思路。

4.增强抗风险的能力,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企业生态链可以聚集大量的中小型企业,它们在技术上既替代又配套,在市场上既竞争又结盟,互相创造需求又共同向着更高水平迈进。企业生态链符合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的要求,形成上下游关联、产品互补、资源互补、功能互补的企业链条,从整个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上分析,这种互补式链条可以发挥稳定区域经济乃至一国的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抵抗风险的能力。

四、 我国企业生态链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设我国企业生态链的对策

我国企业生态链存在的问题主要受到企业集群发展的影响,目前,我国的企业呈现集群式的发展态势,出现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而且是以轻工业为主。专业化程度低、企业生态链不够完善、诚信水平不高、相互之间合作程度不够、金融担保和公共配套体系薄弱,这些问题对于建设企业生态链构成了障碍,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对策来维持生态链优势的持久化和最大化。

1.政府在创办大型企业的同时,必须要有一种群落的意识,积极扶持周边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围绕某一产业千方百计引进上下游相关企业,使他们形成生态链。大企业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中小企业同样具有自己的专长:(1)中小型企业能力在增强,日本自动控制公司只有职工32人,年销售额却达到25亿日元,人均产值是一般大企业的三倍;(2)中小型企业促进了社会进步,20世纪的飞机、光纤检测设备、心脏起搏器、个人计算机等都是小企业的发明。(3)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合作得到加强,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有4万家中小企业与之有协作关系,通用汽车公司有6.2万家中小企业为之提供零部件。此外中小型企业技术逐步改进、不再处于受支配地位,而且彼此之间的协作得到加强。

2.协调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建立一条畅通的企业生态链,这里包括上下游之间良好的业务合作,创建风险共担利益分享机制,大企业与中小型企业要有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地位平等、相互信任、相互依存。中小企业是大型企业长期生存的土壤。它们通过降低成本,找准市场定位以及产品出路,为大型企业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持。然而目前大型企业的周边环境不断恶化,大型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支持要么自产,要么远道购买,这与它们在处理同中小型企业的合作关系中所采取的姿态有关,试想有几家中小企业愿意长期被大型企业欺负。

3.强化各种中介机构的作用。包括生产活动支援服务中介,例如,在纺织和服务的集群地,有大量多种多样的纺织和服装设计所和设计咨询组织、专门销售图案的设计所和为生产企业提供图案设计咨询服务的机构等。此外,还有会计、法律、经营管理、市场调查、国际贸易、职工培训等服务机构。这些中介机构为生态链上的企业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加强了企业之间的联系,对于企业生态链功能的发挥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4.加强与周边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将研发和制造紧密结合在一起。建立一个产学研结合的基地,让各种创新思维在生态链中得到最有效的应用。

上一篇:打造区域经济发展的平台 下一篇:追求完美应从“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