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技术在配网自动化建设中的应用

时间:2022-02-26 01:44:30

GIS技术在配网自动化建设中的应用

摘 要: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高新技术,它把几何学、地理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方面融为了一个整体以方便开展工具体的工作。随着电网使用范围的逐渐扩大,GIS技术在配网自动化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针对配网自动化建设对GIS技术的应用进行总结归纳,进一步探讨其应用价值。

关键词:GIS技术;配网自动化;应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也在逐渐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GIS技术也逐渐应用于在配网自动化建设之中。其中,“GIS”即地理信息系统的英文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缩写,它是一种多个学科交叉、服务于地理研究和决策的计算机系统技术,基于地理空间,通过地理模型的分析方法来实时提供多个空间或动态的地理信息。GIS技术已经成为成配网自动化系统中关键技术,其不仅可以提供可靠的地理位置数据和图形数据,构建出具有地理环境信息的一个网络模型,将地理信息形象地展示出来,为配网管理提供方便,并有效避免了操作失误的风险;另一方面,还能大大减少电力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为决策提供可靠的处理工具,实现了由传统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分析型管理的转变。因此,在电力行业中使用并推广GIS技术的使用,能够进一步推动电力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配网自动化建设的内容

在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中,配网自动化在目前是一种重要的操作手段,其不仅可以扩大了供电能力,加强供电质量,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配网自动化作为现代电网管理中重要部分,对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工作质量具有很大的提高作用。配电自动化主要是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把配电网的实时运行、结构、设备、用户信息、地理图片等资料自动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自动化系统,从而实现配电网在监控管理过程中的自动化和信息化[1]。配网自动化的主要功能有运行自动化和管理自动化两个方面,在运行自动化中,配电网能够自动化进行监控、故障隔离、恢复供电以及自动读表等功能;在管理自动化方面中,配电网自动化能够将实时性不强的或者离线的管理内容,例如设备、生产、停电、用电等,具有自动化管理功能。

二、GIS技术在配网自动化建设中的应用措施

1、GIS技术在配网运行调度中的应用

首先,在网络拓扑上,通过GIS系统的网络拓扑引擎NTE,能够为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后续启动软件提供网络拓扑信息。其次,GIS系统可以为配网自动化提供的一个使用的功能,那就是DNC,其具体内容是指动态网络着色。在一般的自动化配网系统中,都是通过NTE来获得网络拓扑信息,其信息与潮流计算结果辨认起来不够简易,DNC能够把网络拓扑信息快速转换为颜色代码,以便于相关调度人员获得想要的信息结果,使配网网络的拓扑关系更加容易辨认。再次,在潮流计算方面,通过GIS技术建设的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软件中,LFC是极其重要的一种,其负责的主要内容就是计算配电网的潮流。通过此计算软件,能够使配网中各个节点、支路的相关潮流数据,例如电流值、电压值、功率等,得以真实的反映,相关调度人员通过这些数据信息可以对配网线损害进行准确的计算分析。接下来,对于负荷校准方面,相关调度人员需要在配网调度过程中取得一些十分精准的负荷值,通过这些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而后才能使调度工作的正常运行得到一定的保障[2]。在配网自动化系统中,负荷校准软件的运行是通过网络拓扑信息、实测数据、相关负荷曲线等展开的,它不仅能够有效校准负荷值,还能校准整个网络的状态,从而能够取得有效的负值数据信息,将其应用于潮流计算,并为潮流计算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最后,在故障准确定位方面,配网自动化系统只要是通过FLISR来准确定位配网的相间短路故障,与此同时,还能够进行故障隔离、恢复等操作。相关调度人员可以通过此功能,进一步的有效缩小故障区域范围,以便于快速恢复供电。

2、GIS技术在配网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配网管理工作主要有巡视管理、设备管理以及终端管理三部分。在巡视管理中,利用GIS技术能够实时显示配电线路的巡视路径,然后根据当时位置信息将相关设备电气参数的界面自动打开,便于相关人员对设备巡视工作的进行。而且,在巡视过程中,如果发现现场资料和GIS系统显示的资料出现差异,它能够自动打开差异信息的界面,并把这些信息刷新到数据库里,便于以后使用。

在设备管理中,由于配电网具有地域广、线路较长、电压变化频繁等特征,因此在供电时,就需要同时对多种类型的设备进行使用,如果使用传统的数据库软件,无法对所有设备进行全面管理,很容易导致操作失误或运行事故。而如果在配网自动化管理中使用GIS技术,通过GIS技术对各类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显示出直观形象的电子地理图片,将电力设备、电网分布、终端用户连接等具体信息如实的反映出来。与此同时,GIS系统还可以对各种设备的功能、特点、安装位置、使用范围等信息进行储存,以便对设备进行远程监控。另外,GIS系统能够对设备和图形建设一定的拓扑关系,为管理人员检查设备故障、处理设备检修等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从而有效提高配电网的工作效率。

在终端管理中,通过GIS系统能够直接从地图中取得每个电力终端使用点的具体情况,例如载荷、设备周期和运行、电力消耗等,根据这些信息能够对改造方案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改造施工过程中,如果客户有什么疑问,可以通过GIS系统及时对其做出详细解答。另外,营销部门能够按照用户地址进行编码,通过GIS技术构建出良好的管理秩序。

三、推广GIS技术应用于配网自动化建设的意义

在我国目前的配网自动化系统中,大多是基于电压质量、降低线损、供电可靠性等目的,针对配电线路的自动化,使用相关技术以达到对配电线路自动化管控的目的。GIS技术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空间信息分析技术,配网自动化建设对GIS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对一些具有空间属性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地管理以及快速分析测试其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实践模式,还可以对多个时间的资源环境情况和生产流程变化状态实施动态监测和有效的分析比较,并把数据搜集、空间监测分析等过程集中起来,合为同一个的信息流。如此一来,以便于决策、政策等评价标准的制定,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为电力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的同时,还使资源环境问题得到一定的缓解。因此,GIS技术应用到配网自动化中的推广对我国电力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综上可知,配网自动化GIS技术作为电网行业的生产信息共享平台,在整个电力企业生产流程的业务环境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洲茹. 配网自动化系统中GIS技术的运用[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0:55-56.

[2]严海华. GIS技术在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 中国新通信,2013,08:51.

上一篇:110KV某站526开关储能异常分析报告 下一篇:浅谈多媒体怎么运用到体育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