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打不垮的铁汉

时间:2022-02-26 12:09:48

黑暗打不垮的铁汉

2004年9月19日,希腊雅典残奥会田径场上,F11级(全盲)男子跳远比赛颁奖仪式正在举行。随着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义勇军进行曲》的奏响,获得冠军的中国小伙儿忘情地大声和着国歌高唱,这也创造了雅典残奥会的纪录——冠军选手高唱国歌的最大音量!这个中国小伙儿就是来自体工队的盲人运动员李端。

一声巨响,“乔丹梦”断

1978年的端午节,长春市的一个普通家庭里,一个7斤多重的长胳膊,长腿儿娃呱呱坠地了,父母给这个娃取名李端,意为做人端正、踏实。把李端培养成为一名中国最优秀的篮球运动员,自然成了原为吉林女篮队员的母亲的最大心愿,于是,5岁的李端就在母亲的带领下走进篮球馆,用一双稚嫩的小手抓起了篮球,开始了他的梦想之旅。

根据美国、俄罗斯的篮球运动员选材经验,父母身高相加达到3.6米的孩子有可能成为一颗体育苗子。父亲1.85米,母亲1.76米,8岁时,李端自然和母亲队友的孩子莫科等一起入选了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业余体校的希望班,开始了自己的篮球生涯。

一转眼,8年过去了,当年的一双白嫩小手被篮球逐渐打磨成了满指粗糙硬茧、运球如杂耍般的“魔手”,在教练和母亲的悉心指导下,李端的篮球技艺在体校中日益凸显出来。同龄孩子中技艺超群的李端顺理成章地在13岁这年穿上了绿军装,成为体工队的一名专业篮球运动员、一名体育兵。

肩负父母的希望,从事自己心爱的事业,勤奋和刻苦的训练终有回报。李端的球技突飞猛进,不久后,他就和王治郅等成为国家青年男篮的队友,一起参加了1993年的全国青年男篮扣篮赛,比赛中身高不及王郅治的李端勇夺冠军,他打趣地说:“大郅的扣篮动作没我漂壳!”

1995—1996赛季是CBA联赛的首个赛季,李端作为绝对主力代表沈部雄狮出战首届CBA联赛,正式踏入了职业篮球的殿堂。此时的李端,年少得志,意气风发,正是大展拳脚的好时机!身高和位置都与自己的偶像——乔丹相同,“成为中国的迈克尔·乔丹”自然就成为了李端的梦想1

1996—1997CBA赛季快开始了,一个上午,李端与队友训练回来,打扫卫生。当李端移动一个灭火器时,它爆炸了。那是个平时用来挡水房门的灭火器,底部已经彻底腐蚀了。

那一声“砰”的巨响,无情地击碎了少年李端的“乔丹梦”。

“老师你就教吧,我行!”

当李端醒来后,发现自己的脑袋缠满了纱布,肿得大了好几圈,两眼什么都看不见了!右手食指的第一节也不在了。当护士为他换药打开脸上的纱布时,李端下意识的用手摸了摸自己的眼睛,右眼居然是个窟窿(右眼球被摘除),左眼倒还是鼓的,可一点光感也没有!一种不祥的预兆浮上心头:不会失明吧!老天爷也太不公平了,哪怕给我留一只眼,留一点儿光明也好啊!

在病床上吃饭,分不清饭菜,李端便连饭带菜混在一起狼吞虎咽地迅速吃下肚。听到母亲在一边抽泣,李端连忙开导母亲,陪母亲聊天,让母亲带自己出去散步……由于李端的伤势严重,母亲决定带他到北京求医,希望能有奇迹出现——保住左眼的一丝光明!但是,走遍了北京的各大医院,遍访名医,结论都是残酷的:李端的左眼无法复明!

回到沈阳,母亲发现一向开朗、爱说爱笑的儿子变得沉默寡言了。此时李端的内心正在经受痛苦的煎熬:自己的将来是一片黑暗,必须依靠别人生活!无法接受的现实,让彻底解脱。结束永远黑暗生活的念头油然而生。每天这个念头都在他脑海里盘桓着,他等待着时机的到来。

就在这时,同院的一位病友、身患癌症的老大爷从楼顶跳了下去,彻底解脱了,但是留给他家人的是无尽的痛苦和泪水。眼前的现实好像给了李端当头一棒!他猛然醒悟了:自己是家中的长子,弟弟还小,父母自从他出事后苍老了许多,身体也衰弱了许多,这个家还得靠我去支撑!从此,笑容又回到了李端的脸上,母亲也惊奇地发现:自己的儿子一夜间好像突然长大了,懂事了!

在队领导的安排下,李端上了盲校。由于长年的训练比赛,满是老茧的一双大手让盲校老师犯了愁:“面对密密麻麻的小细孔盲文,你行吗?”李端坚定地说:“老师你就教吧,我行!”由于右手食指的第一节没有了,而食指是五指中最敏感的,李端摸起盲文来特别费劲,别人下课了,他仍在屋里摸。别人休息了,他还在那里用功。长年训练比赛的刻苦和顽强精神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上结出了硕果,李端创造了沈阳盲校的纪录:两周便掌握了基本盲文的读写!

在新的生活中,李端也体会到了以前不曾感受过的快乐。

盲校的同学中许多是先天失明的小孩子,他们问李端大哥哥:“坐飞机是坐在飞机翅膀上吗?红色是什么样的?电视机是方的还是圆的……”此时,李端感到自己并不是世界上最失意的人。他耐心回答小同学的问题,用诗情画意般的语句向小同学们描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小同学们听后纷纷“嘻笑”李端大哥哥:“那你还不如我们呢!我们从来就不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所以我们也感觉不到痛苦啊!”小同学们稚气的取笑让李端感慨万分:“这个世界我还看到了十几年,比起他们,我幸福、幸运多了!”

十一二岁的小同学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但由于家庭经济状况,盲校的伙食条件等原因,孩子们的伙食标准跟不上身体的发育。已经提干、拿工资的李端便托队友来看他时给小同学们每人带一只烧鸡腿,发给孩子们吃。看不到孩子们脸上兴奋的样子,但从他们的咀嚼声中,李端可以充分感受到孩子们的满足。晚上入睡后李端被一阵异样的响动惊醒,他问身旁的小同学们发生了什么事。小同学们轻轻地告诉他:“端哥,没事儿,我们再啃啃鸡骨头,还挺香呢!”李端偷偷地笑了,心里乐滋滋的。

乐观幽默的李端又回来了

掌握了盲文之后,组织上又送李端去学习盲人按摩,然后安排他在体工队担任按摩师。母亲也被调到体工队做后勤工作,方便照顾李端的生活。

能够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重回自己熟悉的环境工作,生活好像又恢复了平静,但是,老天爷好像对李端的考验还不满足,就在这年,父亲因照顾儿子劳累过度,身患癌症,最终离开了他深爱的家人们……

又一次的沉重打击把刚刚挺过来的李端再次打入了底谷,李端感觉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照顾母亲和弟弟的重担责无旁贷地落在了自己的肩上,自己无疑成为了家中的顶粱柱!

再次陷入沉默的李端,每次经过篮球馆时,听到篮球在地板上的跳跃声和与篮板、篮筐的撞击声时,他都不由自主地加快脚步,害怕队友们看到自己的伤感,这是他心中一个永远解不开的结。

一天洗完澡后经过篮球馆门口时,李端被队友们“劫持”到了篮板下,“逼”着他投 篮!站在熟悉的三分线上,李端鼓足勇气运了运手上的篮球,顺着站在球篮下队友的喊声投去,三不沾。队友们鼓励他:“没关系,再来!我们在球篮底下给你拍手。”第二次出手,篮球居然“撞”到了篮筐,队友们一片掌声:“我们看得见的都不一定能投中,来,再来!”听到队友们的鼓励,顺着队友们拍手的提示音,凭着自己多年对篮球的感觉,李端果断地第三次出手,这次他不仅听到了全场的掌声和喝彩声,更听到了自己非常熟悉的、久违的篮球直落网袋的声音。李端在队友们的欢呼雀跃中找回了昔日奔跑在篮球场上的感觉,也找到了再次扬起新生活风帆的信心!队友们都说:“那个风趣诙谐、乐观幽默的李端又回来了!”

这一切让一旁观看的母亲欣慰不己,她为儿子面对生活重拾信心、找回自我而高兴!之后,只要李端手痒了,心痒了,娘俩儿就会来到篮球馆过过瘾,久而久之,李端在母亲篮下拍手提示的引导下投篮命中率逐渐提高了,这也预示着体育苗子的运动天赋并未泯灭!

父母给自己健壮身体注入的运动细胞,再一次被激发出一股强大的力量。当残疾人运动向李端伸出橄榄枝时,他再次坚强地走向了田径场。

从好像踩在棉花上一样不敢踏出一步到重新踏上赛场跑、跳、投,李端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刚开始训练时,教练把他领到场地上,说前面就是平地,来来来,就给他拍手,让李端往他那个方向跑,李端根本不敢往前跑,仿佛后面被一根绳子拽着。通过反反复复的练习,距离是越来越远。练习立定跳远和三级跳远就更难了,首先得和教练配合好,教练在前面拍手,引导方向。他数着第几步起跳,另外还要跑得直,要是哪一点做不好,都要出现问题。每天训练下来,他浑身都摔得青一块紫一块的。

集训时他和腿脚不方便的队友组成对子,生活上互相“取长补短”,争取少麻烦教练。在训练、比赛的间隙,他为队友们按摩,并且克服各种困难,学会了电脑打字,能够和网友在网上用QO聊天……就连一直给他理发的大姐都说:“李端啊,你这一辈子的苦都让这一件事儿给‘吃’了,以后就没什么坎儿了!”

天道酬勤,李端的运动成绩不断提高.先后获得了国内、国际比赛的众多冠军,奖牌不计其数。和每一名运动员一样,在这些奖牌中,李端多么希望有一块奥运金牌啊!听到《义勇军进行曲》在奥运赛场上奏响啊!

但是,对于盲人运动员李端来说,悉尼残奥会上的一枚银牌和一枚铜牌只升国旗,不奏国歌,他只能在心中默唱《义勇军进行曲》。

离开悉尼时,李端撂下一句话:“我一定要让《义勇军进行曲》在奥运赛场奏响!”

圆梦雅典,奔向2008

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体现人生的价值,李端重新投入到更加艰苦、枯燥的训练中!

立志成为奥运冠军的李端把自己手机的铃声自编成了国歌的前奏。不到30秒的旋律包含了一个符点音符,一个三连音,八个八分之一音符,连正常人对着说明书都不一定能够编得这样准确无误,但是李端硬是用他九个半手指编出了精准的旋律!

2004年9月,雅典残奥会拉开大幕。经过令人难以想象的“魔鬼训练”后,又黑又瘦地李端踏上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

9月19日,希腊雅典残奥会田径场跳远场地,F11级比赛正在进行。起跳犯规、跳出场地外、水泥池边碰伤脚踝,李瑞的前三跳没有成绩,第四跳坐了一个屁股蹲儿有了成绩。姿势最漂亮的第五跳,李瑞的成绩跃升至第一;虽然姿态还有些歪,但李端这最后一跳以破奥运会纪录、个人最好成绩为中国代表团夺得了第一枚田径金牌!

终于等到颁奖、升国旗、奏国歌的这一刻了。五星红旗徐徐升起,《义勇军进行曲》伴着身披国旗,头顶橄榄枝环的李端响起,此时的李端再也抑制不住内心对祖国、对全国人民的感激之情,对着电视镜头,向全世界观众忘情地大声和唱“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面对即将在北京举行的2008年第29届奥运会,李端心中又有了一个新的梦想:在北京蝉联奥运冠军,在祖国首都北京的赛场上升起五星红旗,奏响国歌!

选择坚持就意味着要超越自我I雅典归来后,在家只呆了一个月,李端便收拾好行装赶赴自己很熟悉的上海残疾人运动员训练基地,集训后又返回沈阳训练基地继续坚持如复印机般枯燥的训练生活。除了日常的训练外,李端每年还要参加全国锦标赛,在6月至8月赶赴青海国家队训练基地参加高原测试。2005年4月,李端参加了在重庆举行的全国锦标赛,2006年他将参加6月在广州举行的全国锦标赛、9月的荷兰阿姆斯特丹世锦赛和12月马来西亚的远南运动会。在这些比赛中,已获得北京奥运入场券的李端还要为中国代表团争取更多的奥运参赛名额,还要争取他个人的“大满贯”。

身为中国残奥代表团中唯一名现役军人,李端坚定地表示:“我不仅要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还要参加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只要祖国需要,我就继续参加比赛!”

李端现在主攻的项目是跳远和三级跳远,兼项是标枪。如果参加2012年伦敦奥运会,那时的他已届34岁的超高龄,这对于一名盲人运动员来说简直难以想象,到那时是否还能保持高水平就更难说了!面对人们的惊讶,李端斩钉截铁地说:“跳远不行我就练标枪,只要还能练,就要继续我的体育人生!”

“失去了光明,灵魂不能坠入黑暗;看不见道路,脚步不能停滞不前;战士可以受伤,但受伤的战士仍然是战士;军人可以倒下,但军人的意志不能被打垮!”谁说盲人的世界是一片黑暗?正如中央电视台《心的力量》——残奥英雄专题节目录制现场激动的观众朋友们兴奋地喊出的:“你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李端用坚强和不屈走出了厄运布给他的黑暗沼泽,给人们带来的是一片光明!一份振奋!一股力量!

责编/张冬梅

上一篇:一个人一个城市和一场马拉松赛 下一篇:NEC杯再见“超级小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