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江西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2-26 07:30:21

试论江西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一、江西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

1、体育健身娱乐市场发展较成熟

随着我国体育健身娱乐市场 80年代初期起步,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体育产业发展纲要》的颁布, 90年代中后期,体育健身娱乐市场在我国迅速成长,目前已初步形成多种投资主体并存、高中低档体育服务产品共同竞争的市场格局,在拉动内需,扩大就业等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江西体育健身娱乐市场发展虽比发达地区相比较晚,但相对其他体育市场发展较成熟。

2、竞赛表演市场发展缓慢

从市场学的角度看,单项协会实体化改革,尤其是与商业化运作相适应的新赛制(如俱乐部联赛、巡回赛、分站赛、大奖赛等)的实施,实现了竞赛表演市场的细分,为培育各类运动项目的竞赛表演市场提供了可能。但江西除了拥有一支中甲足球队南昌八一队之外,没有其他体育项目职业协会。各种商业化赛事少之又少。

3、体育用品市场开发匮乏近年来,随着国内体育用品市场持续活跃,中国体育用品企业与国外体育用品企业在产品品种、质量、价格和销售市场等方面的竞争愈演愈烈,一批代表中国体育用品业整体水平的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脱颖而出。但江西还没有育用品名牌企业。

4、体育中介市场有待开发

随着部分项目职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际上一些著名的体育经纪公司纷纷涉足中国竞赛市场,开展商业赛事的推广和营销工作。体育中介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体育市场在我国未来的体育产业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江西体育中介市场处于有待开发阶段。

二、江西体育产业发展不足的原因

1、受整个国家体育产业发展水平的制约,限制了江西体育产业的发展。受传统思想观念的约束,体育产业发展思想不够开放,缺乏市场条件下的运作环境和缺少市场化运作的商业赞助。体育产业在我国还刚刚起步,在实践中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而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没有将体育产业理论形成规范性的理论体系,缺少一套完整的体育产业法规来规范体育市场,这些都将影响体育产业的发展进程。因此,江西体育产业的发展也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

2、缺乏体育产业管理的一流专业人才,因受到我国体育人才培养体制的影响,其中的体育经营管理人才紧缺。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培养体育经营管理人地物机构,这也是江西体育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3、政府对体育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不够。体育产业政策是指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体育产业路线而制定的行动准则,它是国家规范体育产业发展的一种经济政策,也是国家宏观指导、调控、优化和监督体育产业发展和运行的重要依据和手段,它对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体育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政府行政部门在制定体育产业政策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并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仍有许多方面(如资金、税收、土地等)因缺乏长期、稳定的政策扶持而使发展受到限制和制约。

4、江西体育产业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不合理。体育产业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必须通过市场调节,生产要素按市场法则流向能产生更大效益、回报率更高的领域。多年来,由于体制和思想意识等方面的原因,管理者和经营者不能适当、适时地对江西体育产业结构进行重组和转变,无法做到产业要素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流动性,出现体育产业各部门之间发展不平衡,人力、物力、财力等有限资源不能被充分作用。

三、江西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1、转换经营观念,引入市场机制。只有合理配置资源要素,才能推进江西体育资源的商品化和社会化,缓解社会体育资源短缺的矛盾。江西体育产业的经营者,要建立市场意识、服务意识,与社会建立密切的联系,了解社会对体育消费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多渠道、多形式的发展体育产业。经营者在监督体制下有自和决策权,实行独立方式运作,避免行政干预。政府应采取有偿资助、联办、共享等方式,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弥补资金不足的矛盾,加快江西体育产业化的发展。建立效益机制,围绕效益抓经营,围绕经营抓管理,管理要以效益为中心,在保证正常运作下,在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2、积极探寻适应江西发展的产业项目。首先,应选择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充分利用现有场馆和人才力量搞培训,包括优秀运动员、教练员的培养,社区体育干部、体育辅导员、健身指导员、裁判员及各类体育项目爱好者的培训与培养等。还可通过开设函授班、进修班、自考证、研究生班等形式开发利用教育资源。其次,以“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为依托,大力开发科技含量高的全民健身器材、全民体质测量器材及运动竞赛器材等。充分利用高校人力、科技、场地、器材等资源,大力开展高校和社区健身活动,并建立相应机构,有目的地计划地开展区域性、小型多样的群众体育活动和竞赛活动,如健身操、形体训练、体育舞蹈、健身气功、武术等培训以及组织体育旅游等。这样,体育不但可有体育活动和竞赛活动,如健身操、形体训练、体育舞蹈、健身气功、武术等培训以及组织体育旅游等。这样,体育不但可有力地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而且将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丰厚的经济效益。

3、加强对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门人才的培养。在体育市场中,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解决体育市场人才资源短缺和提高运作人员的素质,是体育市场向成熟发展的重要条件。江西体育产业的发展必须具有能够提供良好市场服务的高素质人才,否则,再好的市场策略也没有意义。要实现江西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以人为本,大力培养产业人才,不断提高体育产业管理水平。加强体育院校体育管理、体育经营专业人才的培养,在高校建立新兴的体育广告、体育新闻、体育经济等专业,培养互补型的人才。重视对体育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对有突出贡献者要在政治上给荣誉,经济上给实惠,社会上给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和带动效应。注重人才流动,优化配置。要积极吸收体育圈外的人士加盟,借助外脑,使体育教育产业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

4、政府应加大对体育产业的扶植力度。任何一个产业,要在国际竞争中占一席之地,必须靠国家政府扶植。体育产业属于准公共产业,而且是新兴产业,它具有一定的外部经济性,特别需要各级政府的政策性支持,为其发展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今后江西政府应在提供信贷、税收、土地使用、技术力量配备、市场保证方面给予一定程度的支持和帮助。

5、完善体育产业结构,实现体育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江西体育教育产业化过程中,根据区域体育人口的现状和不同消费结构特点,深入而细致地研究区域群众的生活习性和消费层次结构,及时而科学地调整江西体育教育产业发展的结构。按不同地位的产业层次合理配置体育资源,确定优先发展的领域,在产业结构的市场运行中不断完善产业功能,不断调整体育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为江西体育产业的规模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论

1、江西体育产业经济发展,应从江西的实情出发,找到既符合实情又遵循惯例的,既尊重市场规律又尊重体育规律的发展模式。

2、江西体育产业管理者应打破传统的思想束缚,主动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转变观念,更新意识。

3、加速对体育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真正把江西体育产业经济发展起来

上一篇:发展交通职业教育的一管之见 下一篇:自然环境评价的心理学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