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政治教学主角定位的思考

时间:2022-02-26 06:51:48

关于初中政治教学主角定位的思考

摘要:关于教学主角的定位,一直是教师工作中心的侧重。以前,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主角是教师,教师一人担负着多项任务,一个是教学的组织者身份,一个是问题的设置者,再有就是教学内容的详细讲解者,学生在课堂上处于知识的接受者,跟着教师的思路去思考,去接受。

关键词:主角 个性 自主探索 尊重

初中政治教学已经被新的教学理念所渗透,一线政治教师不断地在反思在调整,以更好的体现全新的教学理念,其中关于教学主角的定位,一直是教师工作中心的侧重。以前,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主角是教师,教师一人担负着多项任务,一个是教学的组织者身份,一个是问题的设置者,再有就是教学内容的详细讲解者,学生在课堂上处于知识的接受者,跟着教师的思路去思考,去接受,一堂课,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设计完成,学生无异议,能理解,甚至能背过,这就是一堂好课。但教师独角戏的身份压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阻断了学生探索性学习的途径,长期下来,学生不仅被动,而且懒惰,甚至厌恶政治课。

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师的角色必须转变,学生课堂主角位置必须得以确立。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许多教师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本文主要谈谈我在初中政治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与同仁探讨。

一、改变唯我独尊的旧教师理念,树立学生本位的教学意识

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只有一个,但并不因只有一个教师而受忽视,而学生好多,可即使有很多学生,还是容易被忽视,忽视他们的思想,忽视他们的个性,忽视他们主观能动性,有的教师以为,我讲透了,他们听懂了,会做政治试题,会拿高分,不就得了吗,我不就是一个成功的初中政治教师吗?其实,这是一种很普遍又很滞后的思想。学生不是教师的传声筒,他们应该通过参与政治教学,成为有思想、有个性,且会自主学习的个体。不仅要具备知识,还要具备多种能力,知识固然重要,但成长和能力更为重要。因此,教师要创设多种适宜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活动,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其能力的提高,个性的发展,思想的不断成熟,学会用政治思想意识客观的分析认识世界。

二、让学生动起来,且动的有价值

对于让学生动起来,并不难。你看一些政治公开课上,学生活动的不亦乐乎,讨论,板书,独立发表见解,看着真是眼花缭乱。但这样的公开课内行人一看就知道,那肯定是排练了很多次,只为了在这个特定的场合表演一下。看着红火热闹,其实一节课下来,并没有解决多少实际问题。也就是说有效活动并不多。我认为,学生活动不应该是作秀,而是应该真正从教学出发,让学生通过活动自主的解决问题,不应该怕出错,如果怕出错,怕耽误时间,就肯定无法从错误中总结经验。太完美本身就是一种失败。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放开手脚,不能因为要赶教学进度而在学生活动进入僵局时代替学生回答问题。若教学活动进入僵局,说明教师需要抓住关键启发,需要学生改变思考角度,而不是急于求成,越俎代庖,如果教师由于心急,而过早地把教学活动的结论说出来,那前边的活动等于做了无用功,长此下去,学生也会厌烦,觉得自己的活动无价值。因此,让学生活动起来并不难,关键是教师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让学生做有用功,要有价值。

三、变换形式,体现活动的实用性

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出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目前的政治课教学中,我们教师仍然是在唱主角,在尽情地灌输,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一派教师主体性的体现。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里往往充满着严肃的氛围。要打破这种沉寂的气氛,可以将活动在适当的时机引入课堂,这种方法既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又能够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活动是为教学服务的,如果脱离教学,再炫目的活动也是不可取的,教学活动要考虑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学生层次,不能只追求形式上的抢眼,要注重实效性。

四、改变教师评价机制,尊重学生见解,凸显学生个性主体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我们教师以前在讲课时,对学生的能力往往是信任不够,总怕学生听不懂。对此,我的体会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真正解决之道。让学生由“要我学”、“我要学”变成“我会学”、“轻松学”。在这样宽松的教学环境下,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评价机制,不能过于苛刻,对于学生的见解,若有错误,也应该委婉地指出,并指出其别的方面出色的做法,保护其自信心很关键。不能动不动就奚落嘲笑呵斥,尊重学生的见解,就是静静的听完学生的表述,客观委婉的评价。这样学生被尊重之后,也就认识到自己作为主体的重要性,因而更加积极地表现自己,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学习。

总之,初中政治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确立学生的主角地位,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

上一篇: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下一篇:历史教学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