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的美丽

时间:2022-02-26 05:14:47

1991年,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汽,第一年见习期带我的老师是一位女同志,她毕业于吉大法律系,当年不到30岁。

因为是在工厂,无论是在劳动车间还是管理部门,新人都管带教者统称为“师傅”,于是她便成为我的师傅。那时,她2岁多的孩子刚刚送入幼儿园,据说很不适应,时常哭闹,哭得厉害时阿姨都哄不住。这大概是真的,因为我上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亲眼见她有两次接了电话后,便慌慌张张地往幼儿园跑。

刚从校门出来,我对企业的法律事务十分陌生。师傅一点一滴地教我,如何审查经济合同,如何对经济项目进行法律论证,如何企业出庭应诉……那时她已经是兼职律师了,听说我也有意参加律师资格考试,一有可能,她便带我出庭,旁听她或她的同行办理案件,并告诉我说,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增加司法技能,以后考试时我的“律师实务”那个科目才能拿高分。

1992年我参加了律考,因为题目都没答完,我感觉很不好。两个月后,据说成绩都出来了,但需统一制发通知单,个人无法查分。师傅在司法系统有熟人,我便求她先帮我查查。她回来后满脸遗憾地对我说,小赵,只差3分啊,唉,你还年轻,下一次好好准备准备再考吧。我那时满脸死灰,似乎眼泪都在眼眶里转,见我这个样子,她噗哧一声笑了,尔后告诉我,我的成绩超出录取线25分,其中分数最高的科目真的就是“律师实务”。

那年年底,我们修缮办公室,临时的办公地点设置在生产车间楼上,上班时噪音不小,再加上当年的工作任务完成得都差不多了,所以整个部门只上半天班,下午就不用来了。我无处可去,下午也只好去上班,自己看看书。后来我发现师傅也去,有时带着毛线编织毛衣,更多的时候是和我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从阅读的书籍到各自的爱好,从大学生活又说到“当初为什么选择法律专业”,后来她又讲到了她的丈夫和孩子……。那时我们两个人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不是她带一包瓜子就是我带一袋花生米,一边说着话,一边享着“口福”。有一天下午,我睡午觉过了头,又有些疲累,便没有去。第二天一上班师傅就把我叫到一旁,面有愠色地问我,为何昨天下午没来?我随意地说,累了,不想去了。听了我的回答,她好一会儿没吭声,尔后盯着我,幽幽地说:“那你应该给我打个电话啊,我昨天在这儿等了你一下午,走的时候天都黑了……”

自那以后,我们似乎都在小心翼翼地回避着什么,工作上还是和以前一样,但闲聊的时候少了,只是在当年我过生日时,她送给我一本当时风行的《罗兰小语》,扉页上写了8个字:走过冬天,走过自己。

第二年夏天,师傅随同其丈夫去了深圳。不久,我也离开了一汽,从此和师傅彻底断了音讯。

人这一生,注定要遇到一些人,也要离开一些人。有些人一旦分开,或许便永世不见。然而在尘封的记忆中总会沉淀下一丝感怀、一丝忧伤,还有……一丝过往的美丽!

(作者单位:省人大财经委)

上一篇:关于房地产开发软环境建设的建议 下一篇:一桩伤害案牵出贪腐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