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物教学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2-25 05:38:50

关于生物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 要:生物教学要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教师就得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新课程标准既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又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教学方法的更新换代是迫在眉睫。

关键词:生物教学 角色转型 情感调节 创设情境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生物教材也几经变更,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也要随之改进。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笔者对于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生物教学有了较为深入的思考,有了一些粗浅的见解和体会。

一、突出角色转型

一是由控制者到促进者的转型。控制者是传统教师角色的定位,其特点是:控制学生的时间、空间、思想和权力,培养会听话、会考试的学生。促进者是现代教师角色的定位,其特点是:解放学生的时间、空间、思想、权利,培养能够自主发展的人。强调教师由学生学习的控制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意味着要把学习的自由和权利还给学生,从而实现学生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以按照自己擅长和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并可以独立地思考、个性化地理解和自由进行,可以质问、怀疑、批判教师观点或教材观点。

二是由讲授者到引导者的转型。从讲授者到引导者的转向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独立性的认可和尊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三是由主角到配角的转型。在传统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角,是课堂节奏的驾驭者,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要全方位地“配合”教师。而新课程理念认为学生应是课堂的主角,教师是配角,教师要成为方便学生学习的人,这也说明教学中教师应配合学生。当然,教师配合学生绝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是消极的,教师的配合是创造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育的根本保障。

二、实现师生互动

随着课改实验的不断深入,“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师生互动”的根本目的是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因此,“师生互动”是否成功就要看学生是否在进行积极思维。实施“师生互动”,作为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心理、情感体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去。

三、重视情感调节

情感往往直接影响着认知水平。一个人在愉快时,就容易通过感知觉接受外界信息,一个人在忧郁、苦闷时,往往不能接受外界信息,出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情形。教师就要根据情绪对学生认知活动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正面情绪来促进学生的认知过程,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例如,在学习“遗传与变异”时,关于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知识,学生觉得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和掌握。如果教师在讲此知识之前,先讲个故事或谚语,比如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克隆”技术、“一母生九子,母子十个样”等,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处于愉快、兴奋的正面情绪状态下,再画出若干个从属关系的包涵图表来解释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学生就会容易理解及掌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应用情感调节,对提高教学质量是有很大帮助的。

四、促进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有自主选择权(包括学习目标、学习方式、训练内容等)的学习,具有独立地自学探究和主动地与同学、教师交流互动的双重特征。在实际教学中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因材施教。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进入学习情境,自学探究,感悟、领会、理解知识;根据训练题目自练、自测、自评,强化掌握知识;遇到疑难,主动与同学或教师交流互动。教师的教学方式是:走进学生,了解学情,与学生交往互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的要引导兴趣,有的要帮助解决知识疑难,有的要指导方法,每个都要评价激励,端正学习动机。二是组织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带倾向性的疑难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解决;教师参加小组互动,扮演合作者。全班合作学习:小组仍未解决的疑难,或需要强化的重、难点问题,由全班同学互动解决。由小组推举代表发言,谈认识并介绍思维过程;其它小组补充或质疑,引发争论;教师给予肯定或补充。若产生了分歧,教师要小心呵护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思维,点拨矫正;一旦出现创新,要给予赞扬,使每个学生的闪光思维都成为全班同学共享的财富。

五、创设探究情境

创设情境是教学的起始环节。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在生物教学中若能辅之以设计合理的小实验,则势必容易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食物的消化”时,酶的催化和胆汁的乳化如何区分,确实有一定难度,不妨一试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教师可以随手捏一个小粉笔头成粉末状,随手烧一张小纸片,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分析及讨论这个实验的现象和成分的变化,在教师的指点下,酶的催化和胆汁的乳化就容易分辨和掌握了。这样一来,无疑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拓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上一篇:浅谈提高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下一篇:引领积累让学生不再怕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