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让信息技术课生动起来

时间:2022-02-25 03:50:52

新课程改革让信息技术课生动起来

【摘要】信息技术这一全新的课程正飞速向我们走来,而该门课程具有与其它学科所不同的独特性,因而,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要研究新课标,掌握新课标,快速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善于反思,不断总结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宝贵经验与教训,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

【关键词】信息化;启发;多元化教学;信息技术;课堂

【中图分类号】G348.6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4-0013-01

人类已经迈进高度信息化的21世纪,信息成为构成现实世界不可缺少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世界继新技术革命以后,又掀起了一场以加速社会信息化为宗旨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浪潮,信息正以其前所未有的迅猛态势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原有的社会空间,信息已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趋势,高中信息技术课就成了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阵地。那么,在我们如何趁新课程改革之风,促进我们的教学变化, 让信息技术课生动起来呢?

一、用“启发式”教学代替“讲授式”教学

课改前,有部分老师发出这样的感慨:“信息技术课太好上了!”还有老师说:“我上课从来不需要备课,备课笔记都是应付学校检查的”。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中老师的作用是依次对各种常用的办公软件进行介绍,于是出现了“微软说明书”式的教学。基础好的学生已经会用这些软件,于是觉得信息技术课索然无味。许多教师从来不需要备课,上课的时候随心所欲、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课堂教学实际上处于一种无目标、无定位的混乱散漫状态!

课改后大家都想方设法从学生日常生活需求出发来设计课堂教学,如“网络技术应用中《认识IP地址》这节课,有的老师采用开心辞典的答题方式来进行教学,这样很容易激活课堂气氛。有的老师在讲IP地址的构成的时候是这样设计的:

师:“大家家里都有固定电话吧?”

生:“有!”

师:“下面我把我们学校部分部门的电话号码告诉大家,请大家寻找规律”

板书:语文办公室:62153345 教导处:62153354 数学办公室:62153342

部分同学回答:“前面都是621533。”

师:对了,日常生活中的电话号码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表示该电话号码的所属地区,后一部分表示该地区一个电话的号码。在因特网中,计算机的IP的地址也分成两部分:即‘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

同学们一下子对IP地址的结构就有了认识,然后老师再趁机引导,“电话号码能相同吗?”同学们异口同声说,“不能!”于是老师说:“我们的IP地址同样不能有重复。同一个网络所有计算机都使用同一个网络标识,其中的每一台计算机又有惟一的主机标识,这两部分构成了IP地址。”

经过这样的引导,许多同学茅塞顿开,不需老师再多费口舌。

可见,此类精心的教学设计,符合新课程新课改的理念。现在的信息课堂方法启迪多于操作灌输、师生思维碰撞多于简单形式的互动,老师扮演的角色不再是各种办公软件的介绍员!我们积极贯彻新课改的要求,在教育教学中进行反思,积累经验,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二、变单一的教学模式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小组讨论是新课程教学中经常用的教学形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动口、动手、动脑,通过操作、实验、参观等进行多元化、全方位、参与式的学习。这种形式有利于改变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起到优化学习效果的作用。

例如,在讲“网页制作”这一节时,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一一讲解FrontPage的各项功能,然后学生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巩固各项操作,但是学下来后只会做题目,却不会系统地制作网站。新课改后,我们把这部分的教学分为:“建站规划”,“初建网站”,“网站优化”,“动态网页”和“网站的与评价”5部分。学生学下来对建设网络家园有了一个系统的掌握,大部分学生能做出比较优秀的作品。

三、学生掌握技术的同时重视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

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而不是对知识与技能的简单反对。新课程标准别强调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特别强调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应用到生产、生活乃至技术革新等实践活动中。

例如,在进行“良莠并存的信息世界”的教学时,涉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非常富有挑战性。一方面,我们在享受着信息技术带来的种种益处,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来自信息世界的侵扰,尤其是来自于网络的。教材中虽然也已经提到了“网吧困扰”,但如果仅仅作为教学补充资料阅读可能难以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因此,我们就“高中生上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展开辩论,将对这一问题持相反意见的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发表各自的观点,阐述理由批驳对方的观点,加深对网络的认识。

总之,“高中生上网利与弊”辩论课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和竞争欲,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敢于畅所欲言,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并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堂辩论课不仅提高了学生对网络的认识,而且培养了他们表达、交流和评价信息,以及相互合作的能力。从而更早地适应新课程标准,沿着新课程标准确定的思路,来创新开展信息技术新课程的教学。

上一篇:浅谈体育的育人功能 下一篇:新课标下英语教案设计的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