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我对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的认识

时间:2022-02-27 03:13:37

新课程改革下我对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的认识

【摘要】音乐欣赏课的创意性改革,重在建设,贵在坚持。我们不企求全面推进,也不寄希望于有一套固定的、完整的模式、套路来指导实施,而只能建立有限目标,小步快跑,不断总结,加以改进,逐个击破,最终达到全面开花。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认识

【中图分类号】G648.6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4-0014-01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在当今科学技术和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音乐教育在促进人的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更加显示出它所具有的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我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在经历了一个曲折、迂回的发展历程后,虽说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现行基础音乐教育已不能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音乐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如今,全国上下新课程教学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其他课程改萆现已初见成效,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也势在必行。

一、高中音乐欣赏教学的本质与作用

音乐欣赏教学的本质是审美训练。审美训练是对主体的审美观、审美能力、审美人格的训练,其本质上既是一种价值取向(审美态度、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等),同时又是审美想象、审美理解和审美情感等审美心理活动。这里所提到的审美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心理都和个体的人格修养、文化修养有密切的联系,因此,音乐欣赏教学必须以学科的培养目标为依据,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选择不同的内容,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

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普通高中音乐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都分。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培养学生感知音乐的能力;二是发展学生的音乐联想力和想象力;三是增强学生的音乐记忆力、鉴赏力,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目的;四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感。

二、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的现状

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长期以来还一直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

第一,长期以来固定的教学模式、方法、内容陈旧,把音乐本身富有的感染力冲淡。音乐本身是多姿多彩的,高中的音乐欣赏课也可以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但是多年来那种人为的固定不变的模式、呆板陈旧的方法、单调枯燥的内容,注定要使学生久而生厌,继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第二,现有的教学模式跟不上时展,和现代中学生的兴趣爱好不相适应。人们总把中学时代称为“黄金时代”,这时的中学生思维最活跃,求知欲最旺盛,特别是高中生,都极富个性,对身边的一切事物具有好奇和探求心理,而注意力却不容易集中,一旦出现新因素,注意力和兴趣就很容易发生转移。

所以高中的音乐欣赏课怎样培养学生对音乐课具有持续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课题。如果按过去的老一套,势必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兴趣没有了,别的都是空话。

第三,音乐教材有一定的局限性,我认为完全根据教材来上课,给教师创作的空间很小,有很多东西制约我们的思维发展。

三、高中音乐欣赏课的创意性

课型设计笔者认为,如果能在遵循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以现有的教材为基本依据,依照新课改的理念,对高中音乐欣赏课作一些改革创新,特别是在课型设计上作一些有创意的改动,也许会更适合现代高中生的口味。正如厨师在烧菜过程中,用相同的一些原料,进行不同组合,烧出一桌别具风味的菜肴一样,一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一些实践和想法,谈谈高中音乐欣赏课中如何进行创意性课型设计。

(一)由表及里,遵循心理反应过程音乐欣赏教学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经过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

们的音乐前辈黄自先生认为音乐欣赏时,要经过么一个心理反应过程:感知外部音响一开展想象想一得到情感共鸣一理解认识。所以欣赏教学时须遵循这一心理反应过程。

(二)精讲多听,开展启发式教学欣赏是通过听觉来感受的。学生要理解音乐品,首先对音乐表现手段要有灵敏的感知能力,达这一要求必须要通过大量的音乐欣赏才能完成。

言是不可能代替音乐表现作品的,所以在教学中,能离开音乐的艺术形象而作繁琐冗长的讲述,如讲述过多,必然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同时也阻碍了生的独立思考。必要的作品分析和知识介绍应该练、富有启发性,使学生深入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三)灵活多变,注重对比教学将题材、演唱(奏)形式及作品曲同点明显,易于对比的音乐作品安排学。这样能使学生比较准确地感受、作品所表达的不同思想感情,同时还深入地理解音乐,并在音乐欣赏的过表现的规律。

1、以题材为中心设计课型。即以某一题材为中心,将不同表演形式的音乐 音乐作品组合在一起,进行音乐欣赏教学。这能使学生从不同表演形式的音乐作品欣赏中,集中体会、理解音乐家是如何运用不同音乐表现手段来表现共同的音乐与主题的。

2、以演唱(奏)形式为中心设计课型。这一课型将同一音乐表演形式、内容、主题不同的音乐作品组合在一起开展音乐欣赏教学。如以“独唱”为中心的音乐欣赏课,就可将男声、女声、童声等不同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风格等形式的独唱曲组合起来进行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了解不同表演形式的经典音乐作品,拓宽音乐视野。

3、以作品曲式与体裁为中心设计课型。这一课型将同一曲式结构或乐曲体裁的音乐作品组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如以“一段体”为中心或以“进行曲”、“变奏曲”等为中心开展音乐欣赏教学。这样做有助于学生了解曲式、体裁等有关音乐知识,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到音乐内容与音乐表现形式的相互关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的形式美。

总之,音乐欣赏课的创意性改革,重在建设,贵在坚持。我们不企求全面推进,也不寄希望于有一套固定的、完整的模式、套路来指导实施,而只能建立有限目标,小步快跑,不断总结,加以改进,逐个击破,最终达到全面开花。只要我们高中音乐教师都有创新的意识,结合本专业努力去尝试,走个性化、艺术性的道路,相信我们的教学逐渐会形成各自独特的风格,以适应当今发展越来越快的社会。

上一篇: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尝试 下一篇:浅谈体育的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