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情感渗透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时间:2022-02-25 03:15:39

简论情感渗透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思想还不是很成熟,有很大的可塑性,尤其是老师的思想情感对学生的影响巨大,他们愿意模仿老师的言谈举止来比对自己,而在数学教学中更应注重情感渗透,因为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对其概念、理论、方法等,并不是无动于衷,而是常常抱有各种不同的态度,会有各种复杂的内心体验。如果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会感到满意、愉快和欢乐;学习失败时,则会感到痛苦、恐惧和憎恨;遇到新奇的问题、结论和方法时,会产生惊讶和欣慰。虽然这种情感不直接参与数学的认知活动,但对数学学习起着推动、增加、坚持、调节等作用。因此,重视情感教育不仅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其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也是有益的。

首先,老师本身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以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数学课上师生之间必须建立一种稳的和谐的“情感场”。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为此,老师必须带头树立模范作用,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人范”。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老师必须尊重、爱护、体贴学生,能够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为人正直、诚实守信用和一颗乐于奉献的精神。由于受到学生的尊敬、爱戴与钦佩,学生将确信其教导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对于所传授的知识、认真领会;对于其谆谆教导,言听计从,师生的感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共鸣。此时,老师的赞扬会引起学生的内心愉快和深深的满足。老师的忠告和批评会激起学生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使他们真正感觉到老师不是有意为难,而是一种善意的批评和忠告。

其次,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基础上,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情感场"的作用。正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试想: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清醒理智的人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呢?陶醉观众首先得陶醉自己。学生的思维一旦和你协调,那么你讲上一句,他便知下一句。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同样,老师也会有顺心的时候和不顺心的时候,此时,老师必须将自己的烦恼留在教室门外,有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学生的情绪、情感的产生。面带微笑的老师在站上讲台的那一瞬间,这种和蔼可亲的教态便可将部分精力尚未完全集中同学拉回到课堂中。这样的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师生已经有了心灵沟通,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例如:我们班上有一位同学的父母离婚,学生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精力不能集中,课堂上老师对她的一个微笑便可以化去她心灵的伤痛,用这颗爱心去鼓舞她。可想而知;情感渗透对教学有多大的作用。

课堂上难免有许多疑虑和困惑,这些难理解的概念、复杂的公式、抽象的符号、以及难懂的逻辑推理。老师除了以口、手、耳、目来相传、示范、模仿来传递信息;还须根据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困难,审时度势、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发挥自己拥有的教学艺术,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为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的情感必须有感染力。要具有感染力,老师必须要有对学生真挚无私的爱。正如有一位学者所指的: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从泉眼里流出来的是水,从一位充满爱心的老师的教学里,涌出来的是一股股极大的感染力。老师只有对教育事业有着执着追求,才会全身心地投入,而并不是仅仅当作职业来从事。如果学生感觉到学习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那么他(她)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有一次,我在讲解数形结合时,同学们对刚接触的内容很难理解。我举了勾股定理来说明,直角三角形这个图形,符合两直角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和的数量关系,这是由形到数;而一个三角形,只要有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数量关系,那么它就是直角三角形,这是由数到形,通过实例的讲解增加了同学们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课后通过对学生作业的批改和测试,学生对数形结合的理解程度是令人满意的!

在课下,一般说来,如果学生把数学学习取得的成功归功于内部因素,则会使他们感到兴奋、自豪、和充满信心。这些情绪反应将促使他们作出更大的努力,增强学习的动力。正是这种情感,学生才会有持之以恒的学习劲头。每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正是这种情感在支撑着他们。据参考消息报道:世界上许多杰出的科学工作者都承认情感对他们的事业有很大的帮助。因而,情感对学生今日的学习乃至明日的辉煌都将有重大作用。

所以,真正的情感渗透在于无形,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使师生的感情深化,从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潜能,会使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觉得老师就在其身边,他们便会逆境扬帆,乘风破浪

上一篇:痛并坚持着 下一篇: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