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级的服务与管理研究

时间:2022-02-25 02:55:57

“国培计划”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级的服务与管理研究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国培计划”中贵州省农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级服务与管理的策略及路径,并从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给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提高了培训服务与管理水平。

【关键词】国培计划 服务与管理 小学数学 骨干教师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0-0157-03

“国培计划”是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简称,是教育部、财政部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要求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它对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同时,引导地方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贵州省小学数学特岗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是由贵州师范学院2013年承担的“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之一,培训类型属于为期10天的短期培训。由来自贵州省不同州(市)的特岗骨干教师学员组成一个班级,班级成员相处时间短、年龄差距较大、教龄长短不一、学历和职称结构层次不同,这给班级服务与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国培班不同于大学生或者中学生组成的班级,具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班级成员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很强的获取知识的意愿,并且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获取知识的方法,同时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第二,班级成员在工作单位都是比较优秀的教师,来到我校参加培训却是作为学生,如何把握教师与学生的双重身份对参训学员来说有难度。鉴于此种情况,班级服务与管理者与学员之间的交流及管理的方式将影响整个培训的效果。如何有效地进行班级服务与管理,推动学员之间进行积极的教学经验交流,将是值得班级服务与管理者深入研究的课题。

班级服务与管理者在培训中承担班级服务与管理工作,事实上,班级管理者更应该是一个为培训班级提供优质服务的服务者,服务学员,服务上课专家,同时是学员与专家之间的桥梁。依据贵州省小学数学特岗骨干教师的特点,结合自己近四年国培班服务与管理的工作经历,我个人觉得应该从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三个阶段去把握班级服务与管理工作。

一 培训前的服务与管理

培训前的服务与管理是做好培训工作的前提。在学员没有来学校报到前,作为班级服务与管理者,应参与到学员培训需求调查中,通过问卷调查或者实地走访的方式,准确了解学员的实际需求,包括所要培训的内容、对培训班的服务与管理及培训时生活上的要求,为培训课程的设置提供依据,为培训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应提前了解学员的情况,越详细越好,至少要包括其所属民族、所学专业、现在工作单位所承担教学的年级、在学校所担任的职务及特长等。及时传递培训的相关文件与动态,提醒学员报到时携带相关材料与证件。最好能按照培训的季节,给出温馨提示。尽量为学员做好培训前的服务工作,让学员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爱。

二 培训中的服务与管理

培训时的服务与管理是整个班级服务与管理最核心的部分。班级服务与管理工作是否到位,将影响整个培训的效果。因此,作为班级服务与管理者,应尽心尽力为全体参训学员服务,做好后勤保证,让学员在学习期间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更新观念,同时生活过得愉快而充实。依据班级服务与管理的相关理论,结合自己承

担国培班主任的工作经历,我个人觉得对于培训时的班级服务与管理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报到时,应该让学员进一步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爱。在学员报到时,班级服务与管理者(班主任)应面带微笑,耐心介绍报到程序,介绍第二天的安排,提醒学员熟悉校园环境。并利用此机会进一步了解每位学员的详细情况,关注学员报到时的表现,为后期组建班委物色好人选。在学员来学校报到的当晚,项目领导及班主任应该走访学员宿舍,与学员交流,了解学员对学校的第一印象及对培训安排的意见。同时也显示出学校领导对项目的重视、对学员的关心,让学员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爱。

第二,适当开展“破冰”活动是学员相互认识和初步了解的有效方式。组建班委,形成小团队是培训所必需的。由于参训学员来自不同的地方,彼此不认识,非常陌生。陌生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人与人越陌生,心理距离就越大。有了心理距离,彼此之间的沟通将会非常困难。因此,短期骨干教师培训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让学员之间多交流,可以谈教学经验与困惑,也可以谈个人爱好等。为了尽快缩短学员之间的心理距离,畅所欲言地交流教学经验,班级服务与管理者必须开展一次“破冰”活动。破冰,顾名思义就是打破厚厚的冰层。“冰”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相互之间不愿意交流,从而形成一层不易融化的坚冰。而“破冰”就是通过一些特殊的活动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把本来比较陌生的学员变成相互合作、相互信任的伙伴,甚至是一生的朋友。这层冰只能先从内部慢慢融化,不能通过外部方式强行打破。破冰的方法就是通过活动。当然,用来“破冰”的活动非常丰富,这需要根据参训学员的特点来进行选择。破冰活动不仅仅是一场游戏,更是一次契机,一次融合,一次心灵之旅。本次参加小学数学特岗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教师年龄大都在25~35岁之间,他们很乐意接受新事物,思想开放,思维敏捷。基于参训学员的实际情况,培训服务与管理者精心设计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活动――合力吹气球,实现了从“破冰”到“融冰”的完美过渡,消除了学员们的紧张心理和陌生感。同时培养了学员的沟通配合能力,增强了小组分工合作的意识。活动准备:主持人准备每组各六张签,写上嘴巴、手(二张)、屁股、脚(二张);气球(每组三个)。具体活动规则如下:(1)分组,不限几组,但每组必须要有六人。(2)主持人请每组每人抽签。(3)首先,抽到嘴巴的必须借着抽到手的两人的帮助来把气球给吹起(抽到嘴巴的人不能用手自己吹起气球);然后,两个抽到脚的人抬起抽到屁股的人去把气球给坐破。(4)以上动作重复三次,所用时间最短者为胜者。活动结束后,主持人随机采访各小组的组员,谈谈参与活动的感想,其中有一位教师认为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让自己又过了一把学生瘾,同时通过这个活动一下子就认识了不少同行,也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

在培训过程中,由于学员人数较多,班主任不可能做到实时跟踪班级情况,在通知相关事宜时也不可能一一电话通知学员,培训时间虽然只有10天,但为了能使班级服务与管理更加高效,组建一个愿意为学员服务、团结向上的班委是很有必要的。由于学员都来自不同的地方,彼此不熟悉,而班委在培训中承担的更多是责任,需要比其他学员付出更多的劳动与心血。如何组建有责任心、团结向上的班委将是摆在班级服务与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难题。为了确定班委,班级服务与管理者应对学员进行查、望、闻、问,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最好采用学员个人主动参选与他人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公开公平地选拔班干部。一定要在培训开始的第一天就要让学员感受到班主任对所有的参训老师都是平等的,这对后续培训工作的开展很有作用。

第三,经常走访学员宿舍,与学员建立深厚友谊。参训学员远离家乡,来到学校参加培训,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有困难时不主动向班级服务与管理者寻求帮助,使得学员在培训时不能够集中精力参与培训,从而影响培训效果。针对此种情况,我觉得作为班级服务与管理者,应充分发挥服务功能,经常走访学员宿舍,多与学员交流,准确了解学员在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让学员感受到家的温馨,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培训中,确保达到培训的目标。

第四,组织文体活动,能够增进学员彼此之间的友谊。在全体学员辛苦学习的过程中,作为班级服务与管理者,有必要为参训学员搭建文体活动的平台,这将会大大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增进他们之间的感情。同时也能让学员在辛苦学习之余有机会放松、锻炼身体。在培训即将结束的时候,组织联欢晚会,进一步增进学员之间、学员与班级服务与管理者之间的感情,让学员感受到培训机构的人性化服务与管理。同时也为培训的跟踪指导工作奠定基础。

三 培训后的服务与管理

作为培训服务与管理者,在学员培训结束后,应该与学员通过QQ、微信、邮箱、微博等方式进行联系,详细了解培训之后他们回到工作单位的工作情况,是否将培训期间所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应用于他们的实际教学中,回到工作单位后是否充分发挥了辐射作用。同时,如果学员在工作中有什么困难,可以及时与班主任进行沟通。作为班级服务与管理者,很乐意为学员服务,很乐意为他们提供帮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培训的预期效果,从而提高贵州省的基础教育水平。

总之,班级服务与管理者(班主任)在培训前应尽可能多地了解每位学员的基本情况,报到时关注学员的表现,为后期组建班委物色好人选。另外,在培训的第一天,有必要开展“破冰”活动,消除学员之间的陌生感,拉近学员与学员之间、学员与老师之间的距离,营造积极交流的氛围,提高班级服务与管理的质量与效率,为培训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在培训过程中,班主任应该深入走访学员宿舍,关心学员的生活、学习,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增进学员之间的友谊。培训即将结束时,班主任有必要组织本班的学员开展联欢晚会,这将会进一步加深学员与学员之间、学员与班级服务与管理者之间的友谊。培训结束后,班主任还应继续与学员保持联系,帮助学员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共同为贵州省的基础教育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栋玉、张坤香、张忠玉等.“国培计划”班级的管理策略[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1(6):105~107

[2]龚孝华.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的基本理念[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125~128

[3]刘华锦、叶正茂.专业发展理念下的农村骨干教师培训[J].继续教育研究,2010(4):69~70

[4]范仲远.论高校教师培训管理的氛围文化视觉[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1):243~246

上一篇:史论结合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改革与建构探析 下一篇:李白诗中的明月意象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