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后继发低血钠54例治疗体会

时间:2022-02-25 02:28:04

颅脑外伤后继发低血钠54例治疗体会

中、重型颅服外伤患者病情多较严重,机体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机能减弱,容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其中钠与水代谢失衡最常见。低钠血症如不及时治疗,可加重脑水肿,诱发脑疝,应予重视。现将我科1998-2007年颅脑外伤继发低钠血症54例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历料 本组男38例,女16例。年龄22~67岁,平均51.2岁。均为中重型颅脑外伤,GCS评3~8分42例,9~12分12例。CT检查示硬膜外血肿9例,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或硬膜下血肿31例,弥漫性轴索损伤8例,原发脑干伤脑6例,其中21例发生小脑膜裂孔疝。

1.2 床表现 本组患者入院1~2 d内栓查血电解质均正常,出现症状多在病程5~15 d(平均8 d)。多在症状好转后出现乏力、精神萎糜,纳差等症状。多不喜欢饮水,继出现呕吐,嗜睡,甚至昏迷,少见抽搐,意识不清者则表现意识障碍进行加重。

1.3 实验室检查及临床分型 分三型[1],轻型:血清钠

1.4 治疗及结果 除常规颅脑外伤治疗,停用或减量使用甘露醇、速尿,颅内压增重者使用用甘油果糖或白蛋白脱水。补充钠盐,本组均根据血清钠测定浓度计算缺钠量,第1天补充缺少的1/2及生理需要量4.5 g,第2、3天分别补充1/4量,并根据血清钠复查结果作相应调整。补钠以2%~3%氯化钠溶液,先快后慢。经及时补充其中49例血清钠浓度于3~6 d恢复正常,症状状消失。5例经补钠2 周后血清钠仍低,120~130 mmol/L,患者无自觉症状而停止补钠,1个月后血清钠自行恢复正常。

2 讨论

2.1 颅脑外伤后常见致低钠血症原因 ①钠摄入不足,颅脑外伤患者,清醒者多因头痛、头晕、恶心,或因卧床胃肠蠕动功能下降,应激期血糖高,饥饿感不明显等原因而不愿进食,昏迷者多鼻饲混合奶,缺少钠盐;②补钠不足,临床工作中,颅脑外伤患者多严格限制补钠,输液多不含Na+或含量很低;③脱水剂,利尿剂应用:临床常用甘露醇、速尿,甘露醇为高渗性脱水剂,使用后尿量达(2480±860)mmol/d,经尿排钠(77 ±37)mmol/d,较正常多1倍,速尿抑制肾脏对钠的重吸收,促使钠排出体外;④患者多频繁呕吐、多汗,或因脑脊液引流使钠额外丢失增多;⑤中枢性低钠血症、颅脑外伤后下丘脑-垂体功能失调,可引起外周心房利钠多肽(ANP)释放的中枢调节障碍,引起心脏的ANP释放增多,血浆ANP含量增高[2],引起肾脏的神经调节障碍,远曲小管对钠的重吸收障碍,致低血容量性低钠血症,即脑盐耗综合征(SWS)。另一方面可造成抗利尿激素(ADH)和促肾上腺皮质素(ACTH)分泌异常,致ADH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致稀释性低钠血症。本组患者均因上述一种或多种因素致血清钠下降。其中33例为第2、3种因素所致。

2.2 神经细胞在正常生理件下,细胞外Na+浓度介于130~145 mmol/L,细胞内Na+浓度仅为 10 mmol/L,细胞内外Na+电化学浓度差在10倍以上。Na+有不断侵入细胞内的倾向。细胞内Na+浓度恒定依赖细胞膜上Na+-K+-ATP酶的活性维持,以把细胞内多余Na+逆化学梯度不断泵出细胞外。当脑细胞受损后,细胞膜通透性增加,Na+顺化学梯度不断进入细胞内。此时,脑细胞因缺血缺氧,线粒体受累,产生ATP不足,膜磷脂代谢障碍等因素,导致钠泵功能障碍,不能将细胞内Na+泵出。由此可见,限制补钠,降低血清浓度既不能阻止Na+顺化学梯度进入细胞内,也不能促进细胞内Na+排出而减轻水肿。相反,因血清钠浓度下降,致血浆渗透压下降,促使更多水进入细胞内,加重渗透性脑水肿[3]。本组有11例出现此种情况,低钠后复查头颅 CT,示脑挫伤周围水肿较前明显加重,3例血清钠降至110 mmol/L,血浆渗透压降至210 mosm/kg。CT显示脑弥漫性肿胀,脑沟基底池消失,脑室受压变小,全脑密度降低。

2.3 颅脑外伤后继发SIDH临床少见,理论上继发SIADH时补钠会刺激ADH分泌增加,从而水潴留,加重血液稀释。但继发SIADH时尿钠都升高,在治疗过程中多使用脱水剂及利尿剂,尿量并不减少,日排钠量增多,机体总钠量减少,在治疗时控制补液量同时仍需补钠[3],从本组3例SIADH患者,虽经较大量补钠,并未发现病情加重者。综上所述,结合本组54例低钠血症治疗体会,笔者认为中重型脑外伤患者补钠宜适当放宽标准,使用脱水疗法患者,每人每天补充氯化钠7.0~12 g,经胃肠道补充安全性高,昏迷患者伤后2~3 d及早鼻饲含盐流质,定期检查血电解质,及时调整补钠量,以维持血钠正常浓度,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增进食欲,促进康复。对慢性低钠患者如无明显症状可在严密观察下停止补钠。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

[2] 徐淑军,孙炜,何守俭.心钠素与急性脑损伤.中国急救医学,1995,15(1):10-12.

[3] 江基尧.现代颅脑损伤学.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0:67-68;404.

上一篇:参芎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下一篇: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引产96例分析